分析測試百科網訊,4月29日先河環保公布2019年財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4,326,135.32元(13.74億),銷售毛利率49.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2,648,290.96元(2.63億),凈利潤率19.12%,較上年同期增長1.24%。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達到2,532,378,571.10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062,694,664.65元,分別較上年期末增長2.50%、14.07%。2019年凈資產收益率13.59%,研發投入6107.71萬,研發占比4.45。
報告期主要業務或產品簡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否則就 會嚴重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要以解決制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為重點,加快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嚴懲、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和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污染防治,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環境治理將以“效果化”為導向,進入強監管時代。 公司作為國內高端環境監測儀器儀表領軍企業,已發展成為集環境監測、治理、服務為一體的集團化公司,業務涵蓋生態環境監測裝備、運維服務、社會化檢測、環境大數據分析及決策支持服務、VOCs治理、農村分散污水治理等領域,具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行業所處的發展趨勢
1、自《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以來,大氣監測這幾年的工作重點一直是“細化”,根據不同地區情況,從國家層面劃分重點區域和重點監測因子,如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顆粒物組分網、光化學組分網等。2019年空氣質量監測的需求主要來自于鄉鎮空氣監測、揚塵監測、激光雷達、機動車尾氣監測、微型站、大氣溯源組分監測等方面;隨著“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項目”拉開了我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的序幕,2019年各省市開始了自動水質監測網絡的建設。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完成“十四五”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其中,空氣站點從1436個增加至近1800個,填平補齊城市站點;地表水斷面從1940個增加至近3700個,實現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水體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區“四個全覆蓋”;海洋監測點位整合優化到1400個,實現近岸與近海統籌。這將釋放新的增量市場。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和企業面臨環境治理成效考核壓力,環境監測需求相應增加,環境監測任務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領域拓展;從常規理化指標監測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態指標監測拓展,將促進細分技術領域專業化發展。
目前,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移動監測等多層次、多技術類別的地面大氣監測網絡。隨著雷達、無人機、衛星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大氣質量監測已經形成立體綜合監測態勢。由于數據源眾多,需要進行數據融合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可靠的大氣數據模型,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支撐。在區域環境達標的基礎上,大數據應用的廣度深度方面,將繼續向智慧環保方向發展。管理咨詢服務將延伸到企業端的環保管家服務,在綜合分析區域整體空氣質量的基礎上,為政府的環境管理提供治理建議,并協助企業提升治理能力,減少污染排放,降低環保運行費用。
隨著省控水質監測網絡的建設、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等行動規劃的穩步推進,水環境監測市場空間巨大。
2、隨著2019年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涉及VOCs污染控制方面的標準規范制訂工作持續推進,VOCs相關政策標準管理體系逐漸完善,VOCs的減排與控制行業將延續精細化、規范化的發展方向。2020年將繼續以重點行業為主要著力點,繼續實施重點行業VOCs治理和工業園區綜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污染源監管及監督性監測能力建設,削減VOCs排放總量。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性要求與限值要求并重,采用密閉生產技術,提高廢氣收集效率,減少無組織逸散,將成為化工、涂裝、印刷、制藥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的治理工作重點;末端治理方面,國家將發布包裝印刷、表面涂裝等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VOCs治理工作將繼續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3、為補齊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短板,2019年7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結合國內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現狀,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農村污水治理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2019年1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全面推動農村地區啟動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促進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
競爭格局
環境監測行業一方面吸引了眾多小體量技術型公司紛紛進入市場,推動環境監測新技術發展應用;另一方面,IT公司、治理公司甚至房地產公司等其它行業公司,跨界進入環境監測領域,市場呈現競爭加劇態勢。公司可以提供生態環境全產業鏈綜合服務,為政府提供環境監測、咨詢服務、治理為一體的全方位、一站式環境改善方案,具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在行 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中在常規空氣監測市場,公司仍繼續保持較高市場份額;在網格化監測市場及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咨詢服務市場,公司擁有著齊全的產品線和完善的質控體系,擁有著專業的專家團隊,結合網格化的數據應用,均占據市場領先地位。同時,公司通過河北省先進環保產業創新中心創建環保應用新模式:一是區域全面感知、智慧診斷、科學減排、精準治理、持續達標;二是 “測管治聯動”一站式第三方服務,實現區域環境質量改善與經濟協調、綠色發展。該模式契合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創新環境治理模式。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開展園區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探索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治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試點,強化系統治理,實行按效付費。”目前公司提出的環保應用新模式已正在辛集實施應用,與邯鄲市永年區也于簽署了相關框架協議。通過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將進一步推動公司業務的拓展,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報告期主要業務或產品簡介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 作會議上強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 量持續好轉。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否則就會嚴重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 導意見》,要以解決制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為重點,加快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損害嚴懲、責任追 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和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李克強總理在政 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污染防治,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環境治理將以“效果化”為導向,進入強監管時代。
公司作為國內高端環境監測儀器儀表領軍企業,已發展成為集環境監測、治理、服務為一體的集團化公司,業務涵蓋生 態環境監測裝備、運維服務、社會化檢測、環境大數據分析及決策支持服務、VOCs治理、農村分散污水治理等領域,具有 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一)行業所處的發展趨勢
1、自《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發布以來,大氣監測這幾年的工作重點一直是“細化”,根據不同地區情況,從 國家層面劃分重點區域和重點監測因子,如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顆粒物組分網、光化學組分網等。2019 年空氣質量監測的需求主要來自于鄉鎮空氣監測、揚塵監測、激光雷達、機動車尾氣監測、微型站、大氣溯源組分監測等方 面;隨著“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及運行維護項目”拉開了我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建設的序幕, 2019年各省市開始了自動水質監測網絡的建設。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在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完成“十四五” 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優化調整,其中,空氣站點從1436個增加至近1800個,填平補齊城市站點; 地表水斷面從1940個增加至近3700個,實現十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水體省市界和重要水功能區“四個全覆蓋”;海洋監測點位整合優化到1400個,實現近岸與近海統籌。這將釋放新的增量市場。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和企業面臨環境治理成效考核壓力,環境監測需求相應增加,環境監測任務逐步向 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領域拓展;從常規理化指標監測向有毒有害、生物、生態指標監測拓展,將促進細分技術領域專業化發展。
目前,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移動監測等多層次、多技術類別的地面大氣監測網絡。隨著雷達、無人 機、衛星等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大氣質量監測已經形成立體綜合監測態勢。由于數據源眾多,需要進行數據融合應用,利用 人工智能技術,建立智能可靠的大氣數據模型,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支撐。在區域環境達標的基礎上,大數據應用的廣度深 度方面,將繼續向智慧環保方向發展。管理咨詢服務將延伸到企業端的環保管家服務,在綜合分析區域整體空氣質量的基礎 上,為政府的環境管理提供治理建議,并協助企業提升治理能力,減少污染排放,降低環保運行費用。
隨著省控水質監測網絡的建設、長江大保護、黃河大保護等行動規劃的穩步推進,水環境監測市場空間巨大。
2、隨著2019年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涉及VOCs污染控制方面的標準規范制訂 工作持續推進,VOCs相關政策標準管理體系逐漸完善,VOCs的減排與控制行業將延續精細化、規范化的發展方向。2020 年將繼續以重點行業為主要著力點,繼續實施重點行業VOCs治理和工業園區綜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污染源監管及監督性 監測能力建設,削減VOCs排放總量。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性要求與限值要求并重,采用密閉生產技術,提高廢氣收 集效率,減少無組織逸散,將成為化工、涂裝、印刷、制藥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的治理工作重點;末端治理方面,國家將 發布包裝印刷、表面涂裝等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VOCs治理工作將繼續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
3、為補齊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短板,2019年7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農村 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結合國內不同地區的發展水平現狀,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農村污水治理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 2019年1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指南(試行)》,全面推動農村地區啟動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促進形 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模式。
(二)競爭格局
環境監測行業一方面吸引了眾多小體量技術型公司紛紛進入市場,推動環境監測新技術發展應用;另一方面,IT公司、 治理公司甚至房地產公司等其它行業公司,跨界進入環境監測領域,市場呈現競爭加劇態勢。公司可以提供生態環境全產業鏈綜合服務,為政府提供環境監測、咨詢服務、治理為一體的全方位、一站式環境改善方案,具有全產業鏈服務優勢,在行業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中在常規空氣監測市場,公司仍繼續保持較高市場份額;在網格化監測市場及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咨詢服務市場,公司擁有著齊全的產品線和完善的質控體系,擁有著專業的專家團隊,結合網格化的數據應用,均占據市場領先地位。
同時,公司通過河北省先進環保產業創新中心創建環保應用新模式:一是區域全面感知、智慧診斷、科學減排、 精準治理、持續達標;二是 “測管治聯動”一站式第三方服務,實現區域環境質量改善與經濟協調、綠色發展。該模式契合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指導意見》中提出的“創新環境治理模式。積極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開展園區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示范,探索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治理的一體化服務模式。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試點,強化 系統治理,實行按效付費。”目前公司提出的環保應用新模式已正在辛集實施應用,與邯鄲市永年區也于簽署了相關框架協議。通過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將進一步推動公司業務的拓展,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波士頓--(BUSINESSWIRE)--(美國商業資訊)--908Devices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ASS)是用于化學和生化分析的專用手持式和臺式設備的先驅,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
近日,聚光科技公布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聚光科技營業收入約34.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1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96%。聚光科技實......
4月26日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營業收入約2.8億元,同比減少39.63%;凈利潤為-7337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6333萬元。2022年1至12月份,禾信儀器的營業收入構成......
近日,海能未來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能技術)發布2022年業績快報。海能技術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16.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57.32萬元,較上年同......
近日,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2年度業績快報,報告顯示華大基因2022年度營業總收入約71.26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增加5.32%。2022年度營業利潤約10.4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年減少4......
近日,安捷倫科技報告了第一季度財報,截至2023年1月31日顯示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7.60億美元,同比增長5%,核心(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 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安捷倫第一季度凈收......
近日,StandardBioTools (原“Fluidigm富魯達”)發布2022財年財報,全年GAAP營收為9790萬美元,核心產品和服務營收為9450萬美元。第四季度及全年財政概況20......
記者從20日舉行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底,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
近日,伯樂發布了2022年Q4財報及2022財年財報。其中,2022年Q4收入7.3億美元,同比下降0.3%。2022財年,伯樂收入28.02億美元,相比于2021年收入29.23億美元,同比下降4.......
近日,沃特世發布了2022年Q4及全年財報。其中,2022年Q4收入8.59億美元,同比增長3%。2022財年收入為29.72億美元,增長了7%。凈利潤為7.0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022年Q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