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溫州際高YG461G型數字式織物透氣量儀。
測試方法參照國標GB/T5453—1997 《紡織品 織物透氣性的測定》,測試面積為50cm2,試樣壓差為127 Pa,選擇7號噴嘴,保證所測的流量壓差示壓管的讀數在600 L/m2s~3500 L/m2s之間。透氣量測試結果見表2。
3.2測試結果分析
織物透氣性實質上是織物兩邊的空氣在一定的壓力差的條件下,從壓力較高一邊通過織物流向壓力較低一邊的過程。氣體通過織物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從織物經緯紗線交織的空隙中通過,二是穿過纖維間縫隙。因此,織物透氣性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織物中的空隙大小、多少,同時與纖維性狀、織物幾何結構以及后整理等因素有關。
一般情況下,當織物組織相同時,對織物透氣性產生影響的結構因素主要是織物的總緊度、經緯緊度比及經緯紗的線密度。1~4號竹炭滌綸纖維織物試樣在織物組織、原料粗細相同的情況下,織物緊度成為影響透氣量的主要因素
根據透氣量測試數據以及織物緊度值繪制織物緊度與透氣量之間的關系曲線圖
我們可以看到1~4號織物中,隨著總緊度和緯向緊度的增加,織物的透氣量呈不斷下降趨勢。這是因為當織物緯密增加時,紗線在織物中排列的緊密程度增加,織物總緊度增加,織物空隙面積減小,紗線之間構成的氣體通道變小,導致空氣垂直于織物流動的黏滯阻力增大,所以織物的透氣性下降。但是當緊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紗線中纖維的孔隙已經很小了,再增加緯紗密度只能加大織物對紗線的擠壓而孔隙變化很小,透氣量的降低幅度也減小了。
四、結論
由上可知,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可以考慮調整織物緊度來改善竹炭滌綸纖維織物的透氣性,使其具有更佳的穿著舒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