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作坊”內部分工明確:雇請的專職運輸司機和灌裝工,多是本家或親戚;在封閉車間里,趁夜生產,運輸、銷售也是趁夜進行。
將用地溝油煉制的“精油”摻入正規食用油,搖身一變成為金龍魚桶裝食用油。
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警方近日打掉一個家族式地溝油犯罪團伙,該團伙禍害5省28個縣市達4年之久,所幸流入市場的1500噸地溝油被追回。目前,52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刑事拘留,32人被依法提起公訴。
蘄春縣警方公布了案件的偵破詳情,揭開了跨湖北、山東、江西、湖南、重慶5省市的地溝油黑色產業鏈。
“名牌食用油”僅3項達標
2011年8月28日,一封舉報信送到蘄春縣工商局局長手中。舉報信稱,蘄春縣城區一糧油批發市場內,有兩家店鋪在出售地溝油。
蘄春縣工商局當即部署突擊檢查。當檢查到丁某和王某的店鋪時,工商人員查獲了一批假冒偽劣的金龍魚食用油。因數量眾多涉嫌犯罪,工商部門將此案移交給蘄春縣公安局。
警方初步調查發現,丁某等人為應付檢查可謂煞費苦心:其門店擺放的全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金龍魚食用油,乍看上去是正常合法經營;但如果買家需要成件乃至數十件的食用油時,他們便帶人到倉庫里搬油,而這些油都是劣質食用油。
蘄春警方將疑似劣質食用油送到武漢產品質量檢驗所進行檢測,發現30多個檢測項目中,只有3項達標。
警方隨即將犯罪嫌疑人丁某和王某逮捕,并收繳大批劣質食用油。
據丁、王二人交代,食用油是從毛某和趙某等運輸商手中買來的,“他們都是半夜三更來送貨,卸完貨后當晚就離開了蘄春”。
經深入追蹤,毛某、趙某和羅某等人先后落網。
警方查明,41歲的羅某是湖北省石首市繡林街居民,長期經營油脂業務。2010年年初,羅某與蘄春人毛某、石某等人勾結,先后購買并銷售假冒金龍魚食用油700多件,從中獲利近20萬元。
落網的運輸商交代,這些假冒偽劣食用油全部來自湖北省廣水市。警方循線調查,最終在廣水市十里河鎮蘆興大道附近一私人樓房內,發現了一秘密煉制劣質食用油的制假窩點,并抓獲犯罪嫌疑人胡某和常某等人。
假油原料均為地溝油
據胡某交代,2009年,他伙同常某等人共同出資成立了煉油廠,在各類小作坊大量收購劣質油,然后利用仿冒工具,通過改變包裝和型號的方式,使劣質油搖身變成金龍魚食用油。
“單從食用油的外包裝來看,很難分辨出真假。”辦案民警郭強說。
為開拓銷路,胡某等人還在武漢市蔡甸區鐵鋪村租用了兩處民房作為制假倉庫,大批量生產劣質食用油。
在制假倉庫,辦案民警當場收繳了有金龍魚標志的紙箱1萬個、商標4.6萬份、瓶蓋提環10.5萬個,油壺3600個。仿真程度,令參與行動的金龍魚廠家的專業人員頗感驚嘆。
此外,警方還在生產車間收繳了大量香精。據胡某交代,他們正是利用這些香精勾兌出花生油、葵花籽油以及各種調和食用油。
隨著案情的深入,蘄春警方發現,廣水這一制假窩點的主要原料來自山東和重慶,而來自山東和重慶的原料竟然全都是地溝油。
胡某交代,2011年4月,他從一個名為“天下糧倉”的網站獲悉,山東廣饒縣通泰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有貨”,從此按照每噸8000元價格購進地溝油,每噸可省下3000元。
蘄春警方初步查明,山東省廣饒縣通泰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宋某,他在“天下糧倉”網站發布有售動物油的消息后,自去年4月至7月,胡某等各級下家200人先后多次從他處低價購進500余噸地溝油。
在魯、鄂兩地警方的配合下,公安部門一舉打掉了宋某的地溝油作坊。
瞞天過海真油里摻假
“附近的居民都不知道,這個公司倉庫,竟然是生產劣質油的‘黑’工廠。”郭強說,通過偵查取證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印證,警方查明了這個“黑作坊”的組織結構。
胡某的“黑作坊”內部分工明確:雇請的專職運輸司機和灌裝工,多是本家或親戚;在封閉車間里,趁夜生產,運輸、銷售也是趁夜進行。
雖然以胡某為首的制售地溝油家族團伙被打掉,但蘄春警方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繼續追查流入市場的劣質食用油去向。
專案組民警了解到,胡某生產的劣質食用油,在省內銷往了武漢、咸寧、黃岡等地,省外則流到了湖南岳陽、江西九江等地。
蘄春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教導員劉求喜介紹,胡某生產的地溝油主要流向一些縣級城市的糧油批發市場,批發商為了既牟取高額利潤又能瞞天過海,往往會在正規食用油中以一定比例摻入精煉后的地溝油,最后以每噸9200元至10500元的正品價格銷售給下級零售商,并最終形成原料、生產、運輸、銷售“一條龍”的黑色產業鏈。
目前,“黑作坊”生產的劣質食用油已被警方悉數追回。
■鏈接
浙江省溫嶺市繁昌油脂廠自 2006年4月正式投產后,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里生產出100多噸有毒豬油。臺州市衛生監督所查實,繁昌油脂廠的原料油一部分來自于賓館飯店的泔水油、過菜油等廢棄油脂;另一部分則是皮革廠在加工豬皮時廢棄的工業用油脂。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繁昌油脂廠先后購進170多噸廢棄油脂,這些充滿惡臭的油脂經脫臭、脫色、降酸和增稠等工藝處理后,加工成一般人不易辨別的“食用豬油”。
■說“法” 食品安全需全環節嚴防死守
依舊是老問題。違法廠商及人員敢于制假售假甚至形成黑色產業鏈,是因為有高額利潤的吸引,更為重要的是犯罪成本低;食品安全多頭監管的問題,則使違法廠商有了可乘之機;如果食品加工行業嚴格按規定處理廢棄物,將會在源頭上堵住劣質油等問題食品的產生。食品安全問題的改善不僅依賴于食品生產廠家樹立誠信、守法的自律意識,還應在原材料、制造、銷售、監督等各環節上嚴防死守。
關于開展2024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研究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社局(職改辦),省直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人事處(人力資源部):根據省職改辦《關于做好2024年度全......
9月11日,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在湖北武漢召開院士建議書專家咨詢會。該項目在中國工程院和湖北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進展順利,已進入成果總結階段。項目研究助理、......
9月3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下達《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并要求做好標準的組織起草、征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工作。通知顯示,《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
隨著近期媒體曝光的油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問題,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8月27日,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發布關于征求《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擬立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項目意見的通知,......
近期,國務院食安辦等七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針對媒體報道的“罐車運輸食用植物油亂象問題”進行了調查。8月25日,國務院食安辦通報該事件的調查處置情況。一,認定涉事罐車冀E5476W相關違法違規事實和涉事......
根據《省科協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湖北省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舉工程的通知》要求,經各地各單位推薦、專家評審、省科協黨組會審定,省科協擬確定2024年湖北省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舉工程A類入選者20人、B類入......
關于湖北省科協優秀科技論文(2023年度)遴選結果的公示根據《關于開展湖北省科協優秀科技論文(2023年度)遴選工作的通知》(鄂科協辦﹝2024﹞37號)要求,經學會推薦、材料審查、專家評審、省科協黨......
北技術交易所技術轉移服務中級論文促進技術轉移機構成果轉化效能的對策研究——以湖北為例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22.1第一作者平級轉評94江偉湖北技術交易所技術轉移服務中級技術標準湖北省地方標準《科技成果......
省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2023年,全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
檢測產品:產品編碼產品名稱檢測項目規格MK280A1黃曲霉毒素B1快速檢測卡谷物、油10樣/盒HEM0396黃曲霉毒素B1ELISA檢測試劑盒玉米、小麥、大米等糧食、植物油、調味品、酒類等96T/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