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7-07 16:10 原文鏈接: 葉綠素熒光參數及定義

    葉綠素熒光參數是一組用于描述植物光合作用機理和光合生理狀況的變量或常數值,反映了植物“內在性 ”的特點 , 被視為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與環境關系的內在探針 。

      為了統一葉綠素熒光參數名稱, 在1990年召開的國際熒光研討會上對上述的大部分參數給出了標準術語( standard nomenclature)。

      現常用于分析葉綠素熒光參數的技術稱葉綠素熒光動力學技術,其在測定葉片光合作用過程中光系統對光能的吸收、傳遞、耗散、分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該技術被稱為研究植物光合功能的快速、無損傷探針,已逐漸在環境脅迫對植物光合作用影響研究方面得到應用。葉綠素熒光技術通常有調制和非調制兩種。調制葉綠素熒光測定技術,是利用具有一定的調制頻率和強度的光源誘導,通過飽和脈沖分析方法,使葉綠素熒光發射快速地處于某些特定狀態,以進行相應熒光檢測的技術。即其激發熒光的測量光具有一定的調制(開/關)頻率,檢測器只記錄與測量光同頻的熒光,因此調制熒光儀允許測量所有生理狀態下的熒光;打開一個持續時間很短(一般小于1 s)的強光關閉所有的電子門(光合作用被暫時抑制),從而使葉綠素熒光達到最大。該技術方便野外觀測之用。

      部分葉綠素熒光動力學參數的定義

      F0:固定熒光,初始熒光(minimalfluorescence)。也稱基礎熒光,0水平熒光,是光系統Ⅱ(PSⅡ)反應 中心處于完全開放時的熒光產量,它與葉片葉綠素濃度有關。

      Fm:最大熒光產量(maximalfluorescence),是PSⅡ反應中心處于完全關閉時的熒光產量。可反映經 過PSⅡ的電子傳遞情況。通常葉片經暗適應20 min后測得。

      F:任意時間實際熒光產量(actualfluorescence intensity at any time)。

      Fa:穩態熒光產量(fluorescence instable state)。

      Fm/F0:反映經過PSⅡ的電子傳遞情況。

      Fv=Fm-F0:為可變熒光(variablefluorescence),反映了QA的還原情況。

      Fv/Fm:是PSⅡ最大光化學量子產量(optimal/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in the dark)或(optimal/maximalquantum yield of PSⅡ),反映PSⅡ反應中心內稟光能轉換效率(intrinsic PSⅡefficiency)或稱最大PSⅡ的光能轉換效率(optimal/maximalPSⅡefficiency),葉暗適應20 min后測 得。非脅迫條件下該參數的變化極小,不受物種和生長條件的影響,脅迫條件下該參數明顯下降。

      Fv’/Fm’:PSⅡ有效光化學量子產量(photochemicalefficiency of PSⅡin the light),反映開放的PSⅡ反應中心原初光能捕獲效率,葉片不經過暗適應在光下直接測得。

      (Fm’-F)/Fm’或△F/Fm’:PSⅡ實際光化學量子產量(actu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of PSⅡin the light)(Bilger和Bjrkman,1990),它反映PSⅡ反應中心在有部分關閉情況下的實際原初光能捕獲效率,葉片不經過暗適應在光下直接測得。

      熒光淬滅分兩種:光化學淬滅和非光化學淬滅。光化學淬滅:以光化學淬滅系數代表:qP=(Fm’-F)/(Fm’-F0’);非光化學淬滅,有兩種表示方法,NPQ=Fm/Fm’-1或qN=1-(Fm’-F0’)/(Fm-F0)=1-Fv’/Fv。

      表觀光合電子傳遞速率以[(Fm’-F)Fm’]×PFD表示,也可寫成:△F/Fm’×PFD×0.5×0.84,其中系數0.5是因為一個電子傳遞需要吸收2個量子,而且光合作用包括兩個光系統,系數0.84表示在入射的光量子中被吸收的占84%,PFD是光子通量密度;表觀熱耗散速率以(1-Fv’/Fm’)×PFD表示。

      Fmr:可恢復的最大熒光產量,它的獲得是在熒光P峰和M峰后,當開放的PSⅡ最大熒光產量平穩時,關閉作用光得到F0’后,把飽和光的閃光間隔期延長到180s/次,得到一組逐漸增大(對數增長)的最大熒光產量,將該組最大熒光產量放在半對數坐標系中即成直線,該直線在Y軸的截距即為Fmr。以(Fm-Fmr)/Fmr可以反映不可逆的非光化學淬滅產率,即發生光抑制的可能程度。


    相關文章

    中國科大首次觀測到原子共振熒光中的雙光子糾纏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的李傳鋒、王健等基于光纖微腔-銣原子系統,首次實驗觀測到原子共振熒光中的雙光子糾纏。2月5日,該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共振熒光是二能級系統在被共振激發時輻射的光場,......

    分子光譜年會分會報告:熒光發光新法層出診療成像應用廣闊

    2024年11月30日-12月2日,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暨黃本立院士百歲華誕學術研討會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會議第2天,在“熒光與發光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分會場中,趙書林、那娜......

    熒光與發光光譜專場深究機理創制新儀器、新探針

    第23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和第五屆光譜年會上,11月30日下午在“熒光與發光光譜新方法、新技術”分會場中,多位專家學者就儀器研制、熒光探針、標記技術、機理等方面做出精彩報告。嶗山實驗室、山東師范大......

    通微重磅亮相202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創新驅動未來科技賦能分析領域

    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高精密分析儀器研發和制造的高科技企業,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上海。公司主要提供加壓毛細管電色譜,毛細管電泳儀,液相色譜儀及相關配套產品,廣泛應用于制藥、食品檢測和科......

    聯合團隊解析熒光RNA同染料識別和發色機制

    華東理工大學藥學院、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交叉學科研究中心教授楊弋、朱麟勇,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任艾明課題組聯合,在熒光RNA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理解和探索熒......

    我國學者實現金屬團簇“油到水”相轉移的熒光調控

    科技日報合肥5月10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0日從安徽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化工學院朱滿洲/康熙團隊在金屬團簇熒光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化學領域國際期刊《德國應用化......

    蘭州化物所紅色熒光水凝膠研究獲進展

    三維交聯的親水性聚合物網絡構成的熒光水凝膠材料,在發光傳感和檢測等方面具有優勢。近年來,科研人員開發出不含傳統大π共軛結構的發光系統。基于簇集誘導發光效應(CTE)的新興的、非常規的發光材料備受關注。......

    新研究為金屬離子熒光探針提供合理優化措施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草畜農產品質量安全技術中心在國際期刊《配位化學評論》(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在線發表用于金屬離子檢測的硫屬元素熒光探針研究最新進展的綜......

    我所“小型熒光檢測模塊(mFLD)”通過成果鑒定

    4月24日,由我所儀器分析化學研究室微型分析儀器研究組(105組)耿旭輝研究員、關亞風研究員團隊研發的“小型熒光檢測模塊(mFLD)”通過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

    螢火牽牛花來了,發光植物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現在,美國的消費者可以預訂一種持續發光的基因工程植物了。美國48個州的居民只需花29美元就可以得到一株能持續發出淡淡綠色光芒的矮牽牛。美國生物技術公司LightBio將于4月份開始運送一批5萬株“螢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