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工作相關問題及解答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組織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環境保護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編制了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疫情醫療廢物工作相關問題及解答,供各地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疫情醫療廢物工作參考。
問題一、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可行性如何?答復: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強化管理、衛生防疫要求和人員培訓,使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爐排型)應急處置醫療廢物具有較好的可行性,在國內外均有實際應用的成功案例。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在妥善采取衛生防疫措施和確保處置效果前提下,選擇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在技術可行性方面,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國衛辦醫函〔2020〕103號),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的溫度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根據《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醫療廢物集中焚燒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規范》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試行)》,生活垃圾焚燒爐和醫療廢物焚燒爐的主要技術要求相同,工況要求接近。生活垃圾焚燒爐爐膛內溫度應≥850℃,生活垃圾在爐內的停留時間一般在1~1.5小時(爐排爐),在該焚燒條件下,新型冠狀病毒完全能被滅活。在控制摻燒比例且做好衛生防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置醫療廢物是可行的。在國內應用方面,上海市、廣東省汕尾市、珠海市、山東省東營市、福建省莆田市、湖北省仙桃市等地陸續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開展了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詳見附件)。其中,上海市是國內較早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城市。2013年,上海市公布《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 31/768),規定了應急情況下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置醫療廢物(化學性廢物除外)的入爐要求,醫療廢物摻燒比不超過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理能力的5%。在國外應用方面,《巴塞爾公約生物醫療和衛生保健廢物環境無害化管理技術準則》指出,感染性廢物采用公認的方法消毒后,可按與生活垃圾處理相同的方法處置。挪威奧斯陸市克拉梅特斯魯(Klemetsrud)生活垃圾焚燒廠利用機械爐排式焚燒爐處置感染性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摻燒比不超過生活垃圾的5%。日本2009年H1N1新型流感病毒疫情期間發布《新流感廢物管理措施指南》指出,如果擔心感染性廢物數量超過處置能力時,可與市政當局等討論市政垃圾焚燒設施接收的可能性。美國醫療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一般在醫療機構進行消毒處理后,運至危險廢物焚燒設施或者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焚燒處置。
問題二、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如何選定,爐型如何選擇?答復: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衛生健康、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等單位共同研究選定。爐排式生活垃圾焚燒爐可以用于應急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不宜采用流化床式焚燒爐。
問題三、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可以應急處置哪些類別的醫療廢物?答復:生活垃圾焚燒爐可以處置“感染性廢物”“損傷性廢物”“藥物性廢物”等醫療廢物。《醫療廢物分類目錄》中的“化學性廢物”不宜在生活垃圾焚燒爐中處置。
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期間,宜對醫療廢物實行分流分類處置,即:1.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優先保障用于處置疫情醫療廢物以及其他不適宜應急處置設施處置的醫療廢物,其他醫療廢物可以分流至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等應急處置設施進行處置;2.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處置能力確實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需要將疫情醫療廢物送往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等應急處置設施處置時,要加強消毒處理,降低感染性風險。
問題四、如何防范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過程中的感染性風險?答復:國內外實踐經驗表明,經過加強源頭控制、適當技術優化、工藝流程調整、加強衛生防疫防護管理等措施后,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用于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風險是可控的。通過“分流-消毒-強化包裝-改進投加工藝-負壓-衛生防護”等六重屏障,可以有效防范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過程的感染性風險。一重屏障:分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優先處置疫情醫療廢物及其他感染性廢物,盡量不將感染性醫療廢物送往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置;二重屏障:消毒,對送往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的感染性醫療廢物,在包裝、轉運、處置的相關環節加強消毒處理,降低感染性風險;三重屏障:強化包裝,通過強化包裝(如雙重塑料袋包裝后再用一次性紙箱包裝、膠帶纏封)可以降低抓料過程的破損概率;四重保障:改進投加工藝,通過設立單獨卸料口(如可通過檢修電梯直接翻斗進料)、改用彎鉤和網兜配套抓料(不用抓斗)、視頻監控指導精細化投料、縮短在垃圾料坑停留時間等操作降低醫療廢物包裝破損可能性;五重屏障:負壓,對垃圾料坑嚴格實行“微負壓”環境,氣體收集后直接進入垃圾焚燒爐處置,以保證即使包裝破損感染性物質也不會釋放到環境中;六重屏障:衛生防護,加強操作工人的衛生防護措施和培訓,有條件時可以選調有醫療廢物處置經驗的專業人員參與處置。此外,各地選擇承擔醫療廢物應急處置任務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時,應集中定點,避免遍地開花。
問題五、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包裝和轉運過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答復:應注意采取預先消毒和強化包裝的措施。建議對需要送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的疫情醫療廢物,在收集點由醫療機構采取消毒措施,并按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試行)》的有關規定強化包裝并密封后,再裝入周轉箱(桶)轉運至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疫情醫療廢物采用醫療廢物專用運輸車轉運,并執行醫療廢物專用轉移聯單。涉疫情的生活垃圾消毒后應選用密閉性能良好的環衛車輛運輸。
問題六、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投加入爐等過程的操作注意事項有哪些?答復:按照HJ/T 228、HJ/T 229和HJ/T 276要求進行破碎毀形和消毒處理并滿足消毒效果檢驗指標的感染性廢物可直接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爐處置。在應急狀態下處置不滿足直接入爐標準的感染性醫療廢物時,應注意以下操作要點:劃定醫療廢物進廠后的運輸路線和暫存區域。無獨立上料裝置的,盡量固定醫療廢物卸料口。醫療廢物卸入料坑前,可在垃圾料坑內提前鋪設已發酵充分的垃圾作墊層。卸料后進入垃圾料坑的醫療廢物應隨卸隨清,與其包裝一同直接入爐,并建議通過視頻監控等手段精細化操作抓斗、改用彎鉤和網兜配套抓料,盡可能避免破損。醫療廢物的投加速率原則上控制在生活垃圾5%以內,根據實際情況可適當調整。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安排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的專業人員負責或者在其指導下開展收集、包裝、運輸、卸料、投料工作;可以對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增加獨立上料裝置。
問題七、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過程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衛生防疫事項?答復:操作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護目鏡、手套、口罩等防疫裝備,及時消毒,定期測量體溫,發現異常立即向疾控部門報告。
應急處置醫療廢物期間,應對醫療廢物進入料坑的區域進行隔離,醫療廢物進場道路、運輸車輛、卸料區域和接觸醫療廢物的設備設施,應每日定期用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考慮到抓斗抓料時可能出現包裝破損、感染性物質泄漏的情況,應保證垃圾料坑持續處于微負壓狀態,抽取的空氣直接送入焚燒爐處理。料坑滲濾液及醫療廢物轉運車輛、容器、車間清洗水盡量回噴爐內焚燒處置,不能回噴焚燒處置的進行消毒處理,保障廢水排放符合要求。
附件: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應用案例 附件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應用。
案例
一、上海市為應對醫療廢物焚燒設施檢修停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狀態,2014年初,在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綠化市容局的支持下,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完成《上海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保障預案》,并在老港一般工業固廢填埋場預處理車間完成醫廢周轉箱裝卸區、清洗消毒區、堆放區以及污水收集等配套設施建設,在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完成醫廢卸貨區、上料電梯、醫廢進料裝置以及衛生防疫控制等配套設施建設。應急處置設施經專家驗收通過后,上海市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di yi次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于2014年2月啟動。2014年至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焚燒設施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量分別為0.085萬噸、0.193萬噸、0.463萬噸、0.756萬噸、0.931萬噸、1.449萬噸。應急處置過程按照《上海市醫療廢物衛生管理規范》和《醫療廢物管理有關物品消毒方法》進行衛生防疫控制,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混合焚燒每小時比例控制在5%以內,污染物排放指標執行《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31/768-2013)。
二、廣東省汕尾市廣東省汕尾市自2020年1月27日以來,利用陸豐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應急處置汕尾市產生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陸豐市(東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處置能力是1200噸/日,按1%比例混合焚燒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能力為12噸/日。截至2月7日,已累計使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42.75噸。
三、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東營市自2020年1月29日以來,利用東營華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應急處置東營市產生的醫療廢物。
東營華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生活垃圾處置能力是400噸/日,按5%比例混合焚燒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能力為20噸/日。截至2月7日,已累計使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0.87噸。
四、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市自2020年1月20日以來,利用莆田市圣元環保電力有限公司應急處置莆田市疫情期間涉及疫情的生活垃圾,包括全市5家定點醫院、di yi批8個隔離觀察點產生的生活垃圾,以及增設的隔離觀察點由醫務人員、確診病人、被隔離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
莆田市圣元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燒能力是2850噸/日,按5%比例混合焚燒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能力為142.5噸/日。截至2月7日,已累計使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28.23噸。
五、廣東省珠海市廣東省珠海市自2020年2月1日以來,利用珠海市生活垃圾焚燒項目應急處置珠海市產生的醫療廢物。珠海市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生活垃圾焚燒能力是600噸/日,按5%比例混合焚燒醫療廢物,應急處置醫療廢物的能力為30噸/日。截至2月7日,已累計使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應急處置醫療廢物12.29噸。
六、湖北省仙桃市2020年2月7日,湖北省仙桃市市政府組織市生態環境局、衛生健康委員會、城市管理執法局、湖北圣堃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仙桃市綠色東方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燒處置單位)共同完成利用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試燒工作,成功試燒處置醫療廢物2.96噸。仙桃綠色東方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現有2臺生活垃圾焚燒爐,總焚燒能力是1200噸/天,目前選用其中1臺實際能力500噸/天的焚燒爐作為仙桃市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設施,于2月8日正式投入疫情肺炎醫療廢物應急處置工作,當日實際應急處置醫療廢物3.04噸。
垃圾焚燒尾氣相比于傳統的燃煤鍋爐尾氣具有高粉塵、高水分、高污染、強腐蝕的特點,尾氣中含有HCL、HF、SO2等高腐蝕水溶性氣體,這對監測系統的預處理,分析儀表、設備材質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傳統的在線分析儀不再適用。特別是HCL、HF、SO?等組分的測量中,傳統的分析儀表必須冷卻后再測量,這些組分會溶于凝結水造成損失,導致測量誤差增大,使得測量結果失去意義。此外,HCL、HF溶于水,對樣品預處理的腐蝕性很強,設備難以長期運行。
垃圾焚燒高溫傅立葉(FTIR)紅外污染源煙氣連續監測系統(CEMS)通過全程高溫(180℃)伴熱采樣方式,采用傅里葉紅外方法測定煙氣中氣態污染物濃度,同時測量煙氣的顆粒物濃度、溫度、壓力、流速和煙氣的含氧量等參數,計算煙氣中污染物排放率和排放量;顯示和打印各種參數、圖表并通過數據、圖文傳輸系統傳輸至管理部門,為目前環境監管、企業生產過程控制提供一種有效的技術手段。
我公司可根據用戶需求,可為系統選配HCL、SO、NO、NO、NO、NOx、CO、CO、O、HF、VOCs、TOC、HO等監測儀器,并升級系統軟件。
TR-9300E型固廢垃圾焚燒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是采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分析(簡稱FT-IR)即基于紅外吸收原理的廣譜分析技術與中國環保檢測技術相結合,通過我公司多年在工業流程領域中積累的豐富經驗精心打造而成的專用于固廢垃圾焚燒煙氣監測系統。也可用于最新冠狀病毒醫廢垃圾焚燒煙氣在線監測。西安聚能儀器有限公司在結合當前新冠狀病毒疫情突發,將以往醫廢垃圾焚燒技術再次升級,為緩解國內醫療環境,解決疫情醫用垃圾污染蔓延盡責。
文章鏈接:儀器設備網 https://www.instrumentsinfo.com/technology/show-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