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大醫療器械公司與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劉小林為研究主體的團隊合作,研發出去細胞同種異體神經修復材料――“神橋”,日前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批,正式獲得準產注冊證,獲準臨床使用與上市。
周圍神經損傷,在和平年代和戰時均十分常見。受損神經的修復與重建非常復雜,到目前為止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近兩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的醫學家、材料學家嘗試選用各種材料來修復缺損的神經,但至今仍未達到理想效果。
據介紹,目前采用挖肉補瘡式的自體神經進行修復,既是臨床通用手段,也是無奈的選擇。這種無奈來源于使用自體神經移植,除了供區并發癥令人難以接受外,療效也并不理想。
全球首個去細胞同種異體神經修復材料是由美國Axogen公司生產的Avance。在該產品于2008年正式上市后,美國有關方面立即將其列入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并應用于阿富汗戰場,修復因槍傷、爆炸傷等嚴重受損的神經。
據悉,目前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或歐洲CE批準上市的周圍神經支架材料,多是由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備而成的神經導管。它們多數只是一根中空的結構,主要是為神經再生提高物理通道,形成一個相對隔離的密閉環境,以避免周圍組織對神經再生的影響;但由于缺乏仿生化三維結構,生物特性與正常神經相距甚遠,對軸突再生的誘導功能有限。
此次獲準上市的“神橋”是天然神經脫細胞處理后獲得的去細胞同種異體神經修復材料,主要由細胞外基質組成,本身不含細胞,但保留了天然神經的支架結構。橋接于神經斷端后,其特殊的三維結構和豐富的細胞外基質為再生神經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學和生物學環境,可引導、支持再生神經纖維由近斷端向遠斷端生長,最終恢復對靶器官的神經支配。
由于“神橋”滿足了神經修復材料物理、化學、生物學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成為目前最理想的神經修復材料。這也是我國自行研發的國內唯一獲正式批準的缺損神經修復材料。其療效已于2009~2011年,在由上海交大六院領銜的國內四家大型三甲醫院得到證明。
據了解,“神橋”的研發團隊還包括中山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中山大學整體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財政部公布了2024年醫學高層次人才計劃入選者名單,共評選出100位“國家杰出醫師”、200位“國家優秀青年醫師。記者獲悉,中山大學共有14位專家上榜,其中4人獲評“國家杰出醫師......
2月17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花都院區首批住院病房啟用。記者獲悉,首批啟用住院病房的科室包括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神經科、康復醫學科、全科醫學科、急診EICU,標志著該院花都院區住院服務體系正式投入......
12月28日至29日,中山大學(以下簡稱中大)召開文科發展大會,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大建校百年賀信精神,聚焦新時代新文科繁榮發展,在梯隊建設、青年支持、教材、期刊、智庫、服務灣區等八個方面推出八大......
2024年12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2024年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工作會議在南校園生命科學樓1號樓124國際廳召開。邰忠智副校長,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赫運濤處長,學校設備與實驗室管理處、......
據中山大學官網消息,該校近日召開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動員會。會上,中山大學科學研究院詳細匯報了2024年全國及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與資助情況。2024年中山大學集中接收期首次獲批經......
中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專家聯合國際團隊日前以封面文章形式在國際期刊《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分子醫學》發表報告,其中顯示他們利用國際首創的“離體大腦養護技術”,成功將一個“死亡”了50分鐘的離......
2023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布,中山大學共獲得31項獎勵。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獎18項,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9項、青年科技創新獎2項、科技成果推廣獎1項、國際合作獎1項,作為參加單位獲獎......
日前,中央批準:朱孔軍同志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陳春聲同志不再擔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職務。9月29日,中山大學召開教師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彭金輝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教育部副部長、......
中新網廣州9月23日電(許青青梁潔瑜張芯瑜)據中山大學23日消息,高校區域國別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建設聯盟第六屆年會近日在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其間,中山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正式揭牌。中山大學區域國別......
“hihihi,哈哈哈,茄子茄子茄子,七喜七喜七喜,哈哈哈哈哈哈”,每天跟著視頻指令練30遍口令,一天訓練四次,八周后,輕中度干眼患者通過“笑的訓練”能有效改善癥狀,且治療效果不亞于使用人工淚液(0.......
扫码下载分析测试百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