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腫瘤的間質(mesenchyma ,stroma):腫瘤的間質成分不具特異性,一般系由結締組織和血管組成,有時還可有淋巴管,起著支持和營養腫瘤實質的作用。
222. 腫瘤的異型性(atypia):腫瘤組織無論在細胞形態和組織結構上,都與發源的正常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這種差異稱為異形性,腫瘤異型性的大小反映了腫瘤組織的成熟程度。
223.間變(anaplasia):在現代病理學中,間變指的是惡性腫瘤缺乏分化,異型性顯著。
224.間變性腫瘤:有的惡性腫瘤主要由未分化的細胞構成,稱為間變性腫瘤。
225.腫瘤的演進(progression):惡性腫瘤會在生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富有侵襲性的現象稱為腫瘤的演進,包括生長加快、浸潤周圍組織和遠處轉移等。
226.癌臍:位于器管表面的轉移瘤,由于瘤結節中央出血、壞死而下陷,可形成所謂“癌臍”。
227.心內膜下心肌梗死(subendocardial myocardial infarction):指梗死僅累及心室壁內側1/3的心肌,并波及肉柱和乳頭肌,心電圖一般無病理性Q波。
228.心肌纖維化(myocardial fibrosis):是由于中、重度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引起心肌纖維持續性和(或)反復加重的缺血缺氧所產生的后果。肉眼:心臟增大,所有心腔擴張,心壁厚度可能正常,伴有多灶性白色纖維條塊,甚至透壁性瘢痕,心內膜增厚并失去正常光澤,有時可見機化的附壁血栓。鏡檢:廣泛性多灶性心肌纖維化,伴鄰近心肌纖維萎縮和(或)肥大,常有部分心肌纖維肌漿空泡化,尤以內膜下區明顯。
229. 高血壓腦病:由于腦血管病變及痙攣致血壓驟升,引起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癥侯群稱高血壓腦病,腦部變化差異較大,可僅有腦水腫或伴有點狀出血,臨床表現為顱內高壓、頭痛、嘔吐、視力模糊及意識模糊。
230.細支氣管,支氣管在肺內逐級分支至直徑小于1mm處,壁上的軟骨和腺體消失,稱為細支氣管。
231. 呼吸性細支氣管:細支氣管的末段稱為終末細支氣管,以后管壁上有肺泡開口,稱為呼吸性細支氣管。
232. 小氣道:臨床上通常將直徑小于2mm的小細支氣管稱為小氣道。
233.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組以肺實質與小氣道受病理損害后,導致慢性不可逆性氣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統稱。主要指慢支、支擴、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
234.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反復發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癥狀為特征且癥狀每年至少持續3個月,連續二年以上。
235. 肺氣腫(pulmonary emphysema):是指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過度充氣呈持久性擴張,并伴有肺泡間隔破壞,以致肺組織彈性減弱容積增大的一種病理狀態。
236. 繼發性顆粒固縮腎:慢性腎炎見兩側腎臟對稱性縮小,表面呈彌漫性細顆粒狀,腎切面皮髓質分界不清晰,小動脈壁增厚、變硬,血管斷面呈哆開狀,腎盂周圍脂肪增多,慢性腎炎的大體改變被稱為繼發性顆粒固縮腎。
237.Von Hippel-Lindan(VHL)病:VHL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特征為小腦和視網膜發生血管母細胞瘤。半數以上的VHL病病人發生雙側且為多灶性腎癌。
238.腹膜假粘液瘤(peritonel pseudomyoma):卵巢粘液性腫瘤有時可導致穿破囊壁,使粘液上皮種植在腹膜上繼續生長,并分泌粘液,形成腹膜假粘液瘤。
239.遲發性神經原死亡(delayed neuronal death, DND):大鼠頸內動脈30分鐘的阻塞,可引起皮層3、4層單個神經元的壞死,甚至在發生一過性腦缺血后28天出現,而且這種DND不激活膠質細胞,無星形膠質細胞反應,成為一種安靜的缺血性腦損害(silent ischemic injury)。
240.軟腦膜癌病(leptomeningeal carcinomatosis):腦轉移瘤腫瘤細胞沿蛛網膜下腔彌漫浸潤,腦膜依浸潤腫瘤細胞的多少可呈略混濁至灰白色不等,甚至出現大片棕黑色,局部可呈現大小不等到的結節或斑塊,腦底部、腰骶部、馬尾處常明顯受累,由于腦脊液循環受阻腦積水明顯。
241.老年斑:為細胞外結構,直徑20~150um,最多見于內嗅區皮質,海馬CA-1區,其次為額葉和頂葉皮質,銀染色示斑塊中心為一均勻的嗜銀團,中心周圍有空暈環繞,外圍有不規則的嗜銀顆粒或絲狀物質,電鏡下該斑塊主要由多個異常擴張之軸索突觸終末構成。
242.含鐵血黃素:組織內出血時,從血管中逸出的紅細胞被巨噬細胞攝入并由其溶酶體降解,使來自紅細胞血紅蛋白的Fe3+與蛋白質結合成電鏡下可見的鐵蛋白微粒,若干鐵蛋白微粒聚集成光鏡下可見的棕黃色較粗大的折光顆粒,稱為含鐵血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