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哺乳類實驗動物的遺傳分類及命名原則、繁殖交配方法和近交系動物的遺傳質量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哺乳實驗動物的遺傳分類、命名、繁殖及近交系小鼠、大鼠的遺傳純度檢測。
2 哺乳類實驗動物的遺傳分類及命名
根據遺傳特點的不同,實驗動物分為近交系、封閉群和雜交群。
2.1 近交系 inbred strain
2.1.1 定義
近交系:經至少連續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內所有個體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數的一對共同祖先。
經連續20代以上親代與子代交配與全同胞兄妹交配有等同效果。
近交系的近交系數(inbreeding coefficient)應大于99%。
2.1.2 命名
近交系一般以大寫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寫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數字命名,符號應盡量簡短。如A系、TA1系等。
2.1.3 近交代數
近交系的近交系代數用大寫英文字母F表示。例如當一個近交系的近交系代數為87代時,寫成(F87)。
2.1.4 亞系 substrain
2.1.4.1 亞系的形成
近交系的亞系分化是指一個近交系內各個分支的動物之間,已經發現或十分可能存在遺傳差異。通常下述三種情況會發生亞系分化。
a) 在兄妹交配代數達40代以前形成的分支(即分支發生于F20到F40之間);
b) 一個分支與其他分支分開繁殖超過100代;
c) 已發現一個分支與其他分支存在遺傳差異。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殘留雜合、突變或遺傳污染(genetic
contamination)(即一個近交系與非本品系動物之間雜交引起遺傳改變)。由于遺傳污染形成的亞系,通常與原品系之間遺傳差異較大,因此對這樣形成的亞系應重新命名。例如由GLaxo保持的A近交系在發生遺傳污染后,重新命名為A2G。
2.1.4.2 亞系的命名
亞系的命名方法是在原品系的名稱后加一道斜線,斜線后標明亞系的符號。
亞系的符號可以是以下三種:
a) 數字,如DBA/1、DBA/2等。
b) 培育或產生亞系 單位或人的縮寫英文名稱,第一個字母用大寫,以后的字母用小寫。使用縮寫文名稱應注意不要和已公布過的名稱重復。例如:A/He,表示A近交系的Heston 亞系;CBA/J,表示由美國杰克遜研究所保持的C A近交系的亞系。
c) 當一個保持者保持的一個近交系具有兩個以上的亞系時,可在數字后再加保持者的縮寫英文名稱來表示亞系。如:C57BL/6J,C57BL/10J分別表示由美國杰克遜研究所保持的C57BL近交系的兩個亞系。
d) 作為以上命名方法的例外情況是一些建立及命名較早,并為人們所熟知的近交系,亞系名稱可用小寫英文字母表示,如BALB/c、C57BR/cd等。
2.1.5 重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和重組同類系(recombinant congenic strain)
2.1.5.1 定義
a) 重組近交系(RI):由兩個近交系雜交后,經連續20代以上兄妹交配育成的近交系。
b) 重組同類系(RC):由兩個近交系雜交后,子代與兩個親代近交系中的一個近交系進行數次回次(通常回交2次),再經無對特殊基因選擇的近親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