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8-11-16 14:39 原文鏈接: 轉基因安全性爭議再起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到底該如何在謹慎和偏執之間保持平衡

     
    自1983年首例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今年11月11日,隨著奧地利政府一份研究報告的發布,關于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爭論烽煙再起。
     
    這份報告的題目是“以轉基因雜交玉米為飼料長期喂養小鼠的生物學效應”。該研究項目是在奧地利聯邦政府健康、家庭與青年部(Austrian Ministry of Health,Family and Youth)的支持下完成的,其目的是調查長期喂養轉基因雜交玉米后的生物學效應。
     
    在奧地利政府發布此項研究的24小時之內,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即發布了“最新科研證實轉基因玉米影響繁殖能力”的新聞稿件,警告“糧食轉基因審批須慎之又慎”。


     
    轉基因損害繁殖能力?
     
    該實驗所選用的轉基因玉米,是由美國孟都山公司研發的轉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劑)和轉基因玉米MON810(Bt抗蟲)的雜交品種,具有抗蟲和除草劑的雙重優點。
     
    早在2004年6月10日,孟山都公司就向歐洲食品安全局提出申請,希望該轉基因雜交玉米能夠在歐盟流通。2005年10月13日,歐洲食品安全局轉基因工作組發布了關于此種轉基因雜交玉米的科學報告,其結論是:該轉基因雜交玉米像常規玉米一樣安全。2007年10月24日,這一轉基因雜交玉米正式被歐洲食品安全局認可,被允許作為食品和飼料在歐盟使用。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要求,轉基因農作物的動物實驗,時間要求是90天。然而,在主持這項研究的維也納大學約爾根·澤特克(Juergen Zentek)教授看來,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可能不足以對轉基因作物在動物體內的積累所引起的變化進行研究。
     
    因此,在奧地利政府的資助下,澤特克教授及其研究小組延長了實驗時間。他先選取一組小鼠作為對照組,這組小鼠從出生到死亡所食用的飼料都不含有任何轉基因作物。然后,再選取三組小鼠,這三組小鼠所食用的飼料都含有33%的轉基因雜交玉米。
     
    在所選取的三組小鼠中,第一組小鼠只觀察一代,研究方法與傳統方法相同,研究目的是觀察轉基因作物對當代小鼠的影響;對第二組小鼠的觀察則超過了4代,研究目的是通過觀察每代小鼠與每代小鼠的產下后代數量的不同,來對其繁殖能力進行評定,這種方法也是在長期實驗中通常被采用的實驗方法。但在第三組實驗組,澤特克則以一代小鼠和此代小鼠所產下的4窩小鼠為實驗對象,研究轉基因作物在生物體內的積累所產生的對其繁殖能力的影響。
     
    在經過長達20周的觀察之后,澤特克發現,與食用不含轉基因飼料的小鼠相比,第三組小鼠所產下的第3窩小鼠和第4窩小鼠的數量有了減少。
     
    針對這一研究結果,孟山都公司也于11月12日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了一份聲明,指出該研究結果還沒有經過同行的審查,但孟山都公司將會全面審查此報告。
     
    這份聲明還指出,該轉基因雜交玉米是轉基因玉米NK603(抗除草劑)和轉基因玉米MON810(Bt抗蟲)的雜交品種。這兩種轉基因玉米已經分別于1997年和2001年被授權在多個國家使用。截至目前,這兩種轉基因玉米已經過了多年的檢測和安全性評估,并在20多個國家被認可。
     
    在接受《財經》記者電話采訪時,澤特克教授也承認,在另一組研究中,用轉基因飼料喂養的小鼠與未使用轉基因飼料喂養的小鼠之間的差異,實際上并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上的明顯差異;即在統計學上而言,兩者是一樣的。所以,小鼠后代減少的原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和轉基因玉米相關,目前的研究數據還不夠充分。
     
    他同時強調,現在的實驗結果也不能表明,類似的結果會發生在人類身上。
     
    澤特克教授對《財經》記者解釋說,他更希望通過這一項目,探索一種新的實驗方法。即如果要調查轉基因飼料對動物繁殖能力的影響,通過連續喂養的一代動物多次生產進行評定,要比多代之間進行評定的方法更合適,結果也更明確。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他說。


     
    安全性的“無頭公案”
     
    種種跡象顯示,這一風波很可能又會演變成一樁說不清道不明的“無頭公案”。
     
    迄今為止,無論是長期的飼養實驗還是短期的飼養實驗,科學界還沒有經過同行評審認可的研究表明,轉基因作物作為飼料會對動物起負面作用。
     
    在過去十年中,這樣的風波也已經演繹過多次。
     
    早在1998年秋,蘇格蘭Rowett研究所的普斯陶伊教授(Pusztai)就在電視上公開宣稱,他的一項未經發表的實驗證明,幼鼠在食用轉基因土豆后,幼鼠的器官生長異常,體重和器官重量減輕且免疫系統遭受破壞。
     
    但是,英國皇家學會在后來組織的專家評審中,稱該研究從實驗設計、執行到分析等多方面都“充滿漏洞”,其報告是“無可救藥地混亂”,結論缺乏科學性,這位教授隨即也被勸提前退休。
     
    1999年,美國康耐爾大學的研究者John Losey也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報告,用涂有轉Bt基因玉米花粉的葉片喂養斑蝶,導致44%的幼蟲死亡。
     
    不過,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傅強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Bt玉米中轉入的是一種來自于蘇云金桿菌的基因,它只能導致鱗翅目昆蟲死亡,因為只有鱗翅目昆蟲有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特異受體;而蝴蝶恰恰也是鱗翅目的一種。
     
    其后,也還有類似的風波。但迄今為止,轉基因作物不安全說在科學上仍然沒有得到證實。然而,邏輯的吊詭之處卻在于,你也很難證明轉基因的絕對安全性。
     
    因此,在同樣的科學基礎上,出于文化傳統、對技術的信任程度以及對監管能力的認同存在巨大差異,轉基因作物在不同國家遭遇到天壤之別的命運:在有些國家,比如美國、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轉基因作物已經被廣泛接受和商業化種植;而在保守主義傳統較為盛行的歐盟,依然抱相對抵觸的態度。
     
    即使同在歐洲,也有差異。而奧地利就屬于強烈抵制者。直到去年,在歐盟的強烈要求下,該國政府才原則上允許MON810轉基因玉米進口。
     
    這種爭議性不僅體現在“國家立場”的差異化,更體現在即使在單一國家內部,不同群體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爭議。以法國為例,2008年1月11日,法國政府宣布,今年法國將繼續暫停種植MON810型轉基因玉米,這是法國迄今種植的惟一的轉基因作物。然而,這種做法,不僅在國內受到科學界的普遍批評,也被歐洲食品安全局批評為“不公正的”。
     
    在中國,或者出于對技術本身的恐懼,或者出于對商業化的本能抵觸,或者說出于對政府監管能力的擔心,轉基因安全性的問題在公眾中往往能引起巨大的共鳴。
     
    然而,中國畢竟不同于歐洲——宗教傳統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國面臨的糧食問題更加嚴峻,現實條件大不同。因此,今年10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接受美國《科學》雜志專訪時,就明確地表達了贊成轉基因作物立場。
     
    當然,可以預見的是,無論中國政府將來出臺什么樣的政策,圍繞著這一話題的爭議都將會長期持續。而這種爭議到底會導向理性的謹慎,還是非理性的偏執,或許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相關鏈接:

     
    美國孟山都公司官方網站(英文)

    相關文章

    澳新擬批準來自轉基因里氏木霉的木聚糖酶作為加工助劑

    據澳新食品標準局(FSANZ)消息,2023年1月25日,澳新食品標準局發布227-23號通知,其中A1266號申請,申請將來自轉基因里氏木霉的木聚糖酶(xylanase)作為加工助劑。據通知,該木聚......

    轉基因蚊子的使命——消滅瘧疾

    岡比亞按蚊可以攜帶瘧疾病原蟲。圖片來源:RealityImages/Shutterstock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對攜帶瘧疾病原蟲的蚊子進行基因改造,可以減緩其體內瘧疾寄生蟲的發育,也可以縮......

    轉基因豬生物反應器領域研究獲重要進展

     利用轉基因豬唾液腺生物反應器合成hNGF蛋白示意圖。研究團隊供圖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授吳珍芳團隊在轉基因豬生物反應器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在國際上首次利......

    轉基因豬心成功移植到兩位腦死亡者體內

    7月12日,美國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臟移植到兩名靠生命維持設備延續生命的病人體內。這兩人在移植手術前被宣布腦死亡,在術前、術中和術后一直使用呼吸機并進行透析。直到去年,異種移植,即將......

    宇航員也需要轉基因食物?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2022年春季會議上提交論文稱,他們培育出了一種能生成骨激素從而促進骨骼生長的轉基因萵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培育出并食用這種萵苣,對他們在執......

    轉基因萵苣或助宇航員維持健康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2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美國化學學會2022年春季會議上提交論文稱,他們培育出了一種能生成骨激素從而促進骨骼生長的轉基因萵苣,如果宇航員在太空培育出并食用這種萵苣,對他們在執......

    20億轉基因蚊子突然釋放,美國坐的住么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想方設法消滅蚊子。早在2021年,英國Oxitech公司就在佛羅里達州釋放了7.5億只實驗室改造的蚊子。近日,該公司正準備在佛羅里達和加州的更多地區釋放另外20億只轉基因蚊子。據了解......

    異種器官移植推近臨床醫療供體或將增多

    ◎實習記者張佳欣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UAB)醫學院研究人員去年秋天成功將轉基因豬的兩個腎臟移植到了腦死亡的人體內,這項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結果發表于20日的《美國移植雜志》上。這是該校首次開展臨......

    朱作言院士:轉基因爭論20年后看會是一場笑話

    轉基因名字讓人恐慌,準確應叫分子雜交育種“轉基因這個名字,我不太喜歡。因為別人聽了,什么是轉基因啊,轉個什么基因啊,老百姓聽了就恐慌。”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朱作言就轉基因問題,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

    農業部發文,詳說轉基因生物監管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農村局: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