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17 11:06 原文鏈接: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鑒定IgG純度(二)

    (三)操作方法

    1.安裝夾心式垂直板電泳槽

    夾心式垂直板電泳槽操作簡單,不易滲漏。這種電泳槽兩側為有機玻璃制成的電極槽,兩個電極槽中間夾有一個凝膠模,該模由一個上框形凝膠框、長與短玻璃板及樣品槽模板(梳子)所組成。電泳槽由上儲槽(白金電極在上或面對短玻璃板),下儲槽(白金電極在下或面對長玻璃板)和回紋狀冷凝管組成。兩個電極槽與凝膠模間靠儲液槽螺絲固定。各部間依下列順序組裝:

    (1)將上儲槽和固定螺絲銷釘,仰放在桌面上。

    (2)將上、短玻璃板分別插到上框形硅橡膠的凹形槽中。注意勿用手接觸灌膠面的玻璃。

    (3)將已插好玻璃板的凝膠模平放在上儲槽上,短玻璃板應面對上儲槽。

    (4)將下儲槽的銷孔對準已裝好螺絲銷釘的上儲槽 ,雙手以對角線的方式旋緊螺絲帽 。

    (5)豎直電泳槽,在長玻璃板下端與硅膠模框交界的縫隙內加入已融化的1%瓊脂(糖)。其目的是封住空隙,凝固后的瓊脂(糖)中應避免有氣泡。

    2.配膠

    ① 分離膠 20ml pH8.9 7.0 %PAA溶液中,凝膠緩沖液(pH8.9)2.5ml,分離膠貯液5.0ml,重蒸餾水2.5ml,充分混勻,抽氣10min,最后加AP 10 ml。

    ② 濃縮膠 pH6.7 25% PAA:濃縮膠緩沖液∶濃縮膠貯液∶40%蔗糖溶液∶核黃素溶液按1∶2∶4∶1的比例混合。

    3.制備凝膠板

    不連續體系采用不同孔徑及pH的分離膠與濃縮膠 ,凝膠制備應分2步進行。

    ① 分離膠的制備:根據實驗要求,選擇最終丙烯酰胺的濃度,本實驗需20ml pH8.9 7.0 %PAA溶液,其加膠方式不同于連續系統。混合后的凝膠溶液,用細長頭的滴管加至長、短玻璃板間的窄縫內,加膠高度距樣品模板梳齒下緣約1cm。用1cm注射器在凝膠表面沿短玻璃板邊緣輕輕加一層重蒸水(約3-4mm)用于隔絕空氣,使膠面平整。為防止滲漏,在上、下儲槽中加入略低于膠面的蒸餾水。約30-60min凝膠完全聚合,則可看到水與凝固的膠面有折射率不同的界線。用濾紙條吸去多余的水,但不要碰破膠面。如需預電泳,則上、下儲槽的蒸餾水倒去,換上分離膠緩沖液,10mA電流電泳1h,終止電泳后,棄去分離膠緩沖液,用注射器取濃縮膠緩沖液洗滌膠面數次,即可制備濃縮膠。

    ② 濃縮膠制備:濃縮膠為pH6.7 25% PAA,混合均勻后用細長的滴管將凝膠溶液加到長、短玻璃板的窄縫內(即分離膠上方),距短玻璃板上緣0.5cm處,輕輕加入樣品槽模板。在上、下儲槽中加入蒸餾水,但不能超過短玻璃板上緣。在距離電極槽10cm處,用日光燈或太陽照射,進行光聚合,但不要造成大的生溫。在正常情況下,照射6-7min,則凝膠由蛋黃透明變成乳白色,表明聚合作用開始。繼續光照30min,使凝膠聚合完全。光聚和完成后放置30-60min,輕輕取出樣品槽模板,用窄條濾紙吸去樣品凹槽中多余的液體,加入稀釋10倍pH8.3的Tris-甘氨酸電極緩沖液。使液面沒過玻璃板約0.5cm,即可加樣。

    4.加樣

    作為分析用的PAGE加樣量僅需幾微克,2-3ul血清電泳后就能分出幾十條蛋白區帶。為防止樣品擴散,應在樣品中加入等體積40%蔗糖(內含少許溴酚蘭)。用微量注射器取5ul上述混合液,通過緩沖液,小心地將樣品加到凝膠凹形樣品槽底部,待所有凹形樣品槽內都加了樣品,即可開始電泳。

    5.電泳

    將直流穩壓電泳儀的正極與下槽連接,負極與上槽連接(方向切勿接錯)。接通冷卻水,打開電泳儀開關,開始時將電流調至10 mA 。待樣品進入分離膠時將電流調至20-30mA。當藍色染料遷移至距離橡膠框下緣1cm時,將電流調回到零,關電源及冷卻水。分別收集上、下貯槽電極緩沖液置試劑瓶中,4℃貯存還可用1-2次。旋松固定螺絲,取出硅橡膠框,用不銹鋼鏟輕輕將一塊玻璃板撬開移去,在膠板一端切除一角作為標記,將膠板移至大培養皿中染色。

    6.固定,染色

    本實驗采用0.05%考馬斯亮藍R250(內含20%磺基水楊酸)染色液,染色與固定同時進行,使染色液沒過膠板,染色30min左右。

    7.脫色

    用7%乙酸侵泡漂洗數次,直至背景藍色褪去。如用50℃水浴或褪色搖床,則可縮短褪色時間。脫色液經活性碳脫色后,可反復使用。

    (四)注意事項

    1.制備凝膠應選用高純度得試劑,否則會影響凝膠聚合與電泳效果。Acr及Bis是制備凝膠得關鍵試劑,如含有丙烯酸或其它雜質,則造成凝膠聚合時間延長,聚合不均勻或不聚合,應將它們分別純化后方能使用。Acr及Bis均為神經毒劑,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實驗表明對小鼠得半致死量為170mg/kg,操作應在通風中進行。Acr的純化:稱70gArc溶于1000ml 50℃預熱的氯仿中,溶解后趁熱過濾。冷卻后,置-20℃低溫冰箱中,則有白色結晶析出,用預冷的布氏漏斗抽濾,收集白色結晶,再用預冷的氯仿淋洗幾次,真空干燥后置棕色瓶中密封儲存。Acr的熔點為84.5+0.3。純Acr水溶液pH應是,其pH值變化不大于0.4pH單位就能使用。Bis的純化:稱12gBis,使其溶于1000ml預熱40-50℃ 的丙酮中,趁熱過濾。冷卻后,置-20℃ 低溫冰箱中,待結晶析出后,用預冷的布氏漏斗抽濾,收集結晶,用預冷丙酮洗滌數次,真空干燥后置棕色瓶阿訇密封保存,Bis熔點為185℃。Acr和Bis的儲液在保存過程中,由于水解作用而形成丙烯酸和NH3,雖然溶液放在棕色試劑瓶中,4℃儲存能部分防止水解,但也只能儲存1-2個月,可測pH值(4.9-5.2)來檢查試劑是否失效。

    2.由于與凝膠聚合有關的硅橡膠條、玻璃板表面不光滑潔凈,在電泳時會造成凝膠板與玻璃或硅橡膠條剝離,產生氣泡或滑膠;剝交時凝膠板易斷裂,為防止次現象,所以器材應嚴格地清洗。硅橡膠條的凹槽、樣品槽模板及電泳槽用泡抹海綿蘸取“洗潔凈”仔細清洗。玻璃板侵泡在重鉻酸鉀洗液3-4h或0.2mol/LKOH的酒精溶液中20min以上,用清水洗凈,再用泡沫海綿蘸取“洗潔凈”反復刷洗,最后用蒸餾水沖洗,直接陰干或用乙醇沖洗后陰干。

    3.安裝電泳槽和鑲有長、短玻璃的硅橡膠框時,位置要端正,均勻用力旋轉緊固定螺絲,以免緩沖液滲漏。樣品槽模板梳齒應平整光滑。

    4.用瓊脂(糖)封底及灌凝膠時不能有氣泡,以免影響電泳時電流的通過。

    5.凝膠完全聚合后,必須放置30min-1h,使其充分“老化”后,才能輕輕取出樣品槽模板,切勿破壞加樣凹槽底部的平整,以免電泳區帶扭曲。

    6.為防止電泳后區帶拖尾,樣品中鹽離子強度應盡量低,含鹽量高的樣品槽可用透析法或凝膠過濾法脫鹽。最大加樣量不得超過100ug蛋白/100ul。

    7.在不連續電泳體系中,預電泳只能在分離膠聚合后進行,洗凈膠面后才能制備膿縮膠。濃縮膠制備后, 不能進行預電泳,以充分利用濃縮膠的濃縮效應。

    8.電泳時,電泳儀與電泳槽間正、負極不能接錯,以免樣品反方向泳動,電泳時應選用合適的電流、電壓、過高或過低均可影響電泳效果。

    9.電泳后,應分別收集上下儲槽電極緩沖液,在冰箱儲存,可用2-3次。為保證電泳結果滿意,最好用新稀釋的緩沖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