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18 12:07 原文鏈接: 似蚓蛔線蟲(蛔蟲)生物繪圖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用左眼觀察鏡下標本,右眼看鏡外并進行繪圖。


    一般多用鉛筆繪制的點和線構成輪廓圖(點線圖),不用襯陰畫法。部分(如瘧原蟲)可用紅,藍色筆繪制。


    繪圖應根據標本特征,要準確,真實,具備必要特點,并能反映標本之間大小比例。


    圖面要求整潔,圖中的各部分應注字(標明結構名稱),注字一般應在右側,注字應清楚,準確。引出的線條要盡量作成平行線。

    實驗材料 似蚓蛔線蟲

    儀器、耗材 顯微鏡

    實驗步驟

    一.  成蟲

     

    1.  液浸大體標本(肉眼觀察,操作):

    寄生于人體的大型線蟲,長圓柱形,似蚯蚓,固定后淡黃或乳白色。體表有明顯細橫紋,并有二條縱行的側線和一條背線及一條腹線。雌蟲尾部鈍圓,解剖標本中,生殖器官為雙管型,除腸管外均為生殖系統;故繁殖力強產卵量大。雄蟲尾部向腹面彎曲,解剖標本中,生殖器官為單管型,消化道簡單。有時可見鐮狀交合刺一對。


    2.  蛔蟲成蟲唇瓣玻片標本(示教):


    三個唇瓣呈"品"字形排列,背側一個較大,口孔位于中央。


    3.  雄蛔蟲交合刺玻片標本(示教):


    鐮狀交合刺一對,從泄殖腔伸出。


    4.  蛔蟲橫截面玻片標本(操作):


    蛔蟲體壁分三層:外層為角皮層,中間為皮下層,內為肌層。皮下層沿背,腹及兩側向原體腔內增厚,形成四條縱索。背,腹縱索中有神經干;側索粗大,內有排泄管。肌層由單一縱行的肌細胞組成。肌細胞多而長稱為多肌型。中間為腸管切面。腸管與體壁之間為生殖管切面,在雌蟲的子宮切面中可看到蟲卵。


    二.  蟲卵玻片標本(顯微鏡下觀察,操作):


    1.  受精卵:寬橢圓形,表面通常有一層凹凸不平的蛋白質膜,常被膽汁染成棕黃色;大小為45~75×35~50μm,卵殼厚而透明;卵內有一個大而圓形未分裂的卵細胞,卵細胞兩端與卵殼之間有新月形的空隙。若卵細胞已分裂,發育,則空隙即消失。


    受精卵的蛋白質膜有時可完全脫落或殘留一部分。此時為脫蛋白質膜受精蛔蟲卵,蟲卵常為無色透明,應與其他蟲卵作鑒別。


    2.  未受精卵:長橢圓形,蛋白質膜與卵殼均較薄;大小為88~94×39~44 μm,卵內含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反光性強的屈光顆粒(卵黃顆粒)。有時蛋白質膜也可脫落,此時無色。


    [實驗報告]


    繪受精卵和未受精卵點線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