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利用pH指示劑在不同酸堿度條件下變色的特點,測試根際pH的變化。將pH指示劑加入到具有一定營養條件下的瓊脂溶膠中,組成瓊脂-指示劑混合液。植物根系可直接利用其作為介質生長。由于根系的吸收和溢泌等生理活動,使根際pH不同于原介質,由此產生不同的顯色反應。對照標準pH變色范圍,可以確定根際pH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及數值。
實驗材料 小麥幼苗
試劑、試劑盒 NH4+的培養液溴甲酚紫
儀器、耗材 培養皿扭力天平電爐pH計 量筒燒杯移液管玻棒鑷子洗耳球吸水濾紙塑料薄膜瓊脂
實驗步驟
一、材料和設備
小麥幼苗,直徑10 cm 的培養皿,扭力天平,電爐,pH計,50 ml 量筒,100 ml 燒杯,0.5 ml 移液管,玻棒,鑷子,洗耳球,吸水濾紙,10×10cm 塑料薄膜,瓊脂
50pp M 含NH4+的培養液:(1000 ml H2O+183 M g(NH4)2SO4+136 M gCaSO4)
0.6%溴甲酚紫:0.6克溴甲酚紫用少量95%酒精溶解后,用蒸餾水定溶至100 ml
0.01N NaOH,0.01N HCl
二、實驗步驟
1.顯色基質的準備:取50 ml 含50pp M NH4+的培養液,加入0.5克瓊脂和0.5 ml 0.6%的溴甲酚紫指示液,在電爐上攪拌加熱至沸騰。然后冷至40℃左右時,用稀NaOH或稀HCl調pH至6.0(暗紅色)。
2.顯色:將瓊脂-指示劑混合液倒入培養皿中,使之成為均一的薄層,冷卻凝固后備用。取預先培養7-10天的小麥幼苗(根長10cm 左右)1株,用蒸餾水沖洗根系,于塑料薄膜(10×10cm )上展平,并用吸水紙吸干薄膜和根表的水分,反轉貼于已凝固的瓊脂-指示劑混合液上,輕壓驅除氣泡并使根系嵌入凝膠中。室溫條件下1小時左右,pH指示劑即顯顏色變化。
3.觀察現象并解釋結果:pH指示劑不同顏色指示出不同根際部位的pH值。觀察根系周圍瓊脂-指示劑混合液的顏色變化,確定根系pH是上升還是下降,說明根系pH值變化的原因。本實際可用標準瓊脂-指示劑作對照,確定各根區的pH值,還可用微電極進行精確測定。
注意事項
1.溴甲酚紫顯色范圍為pH5.2-6.8(黃-紫),適用于微酸性條件下使用;
甲酚紅變色范圍為pH7.2-8.8(黃-紅),適用于堿性條件下使用。
2.塑料薄膜和根表的水分必須吸干,否則影響顯色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