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劑、試劑盒 葉片懸浮緩沖液EDTA 水溶液硫脲緩沖液硫酸銨溶液SDS 溶液
儀器、耗材 細胞等電聚焦電泳儀等電聚焦托盤及蓋
實驗步驟
3.1 葉和根組織的收集和沉淀蛋白
( 1 ) 從植物的中部切取綠色葉片,迅速放入塑料袋里冷卻。如果沒有冰箱,可先放到冰上,再放入 -20°C 保存。
( 2 ) 對于根部組織,從莖部下面切一寸的根,搖晃根部并迅速放入水中洗掉泥土,連續洗 3 次,然后再迅速放入塑料袋里速凍或放在冰上暫時保存。
( 3 ) 稱取 2.5 g 速凍的根及葉組織,除去多余的莖及其他雜質,用預冷的剪刀將 這些組織剪成小碎片,放入預冷的研缽中,在液氮中磨碎。
( 4 ) 將這些研碎的根葉組織放入 40 ml 離心管中,用 25 ml 懸浮緩沖液懸浮這些粉末,用力搖晃混合,放 -20°C 保存 45 min,再搖,35000 g 離心 15 min。
( 5 ) 除去上清液,不攪動沉淀,用相同體積的 EDTA 水溶液洗沉淀(見注釋 1) ,放冰上 3~4 min。35000 g 離心 15 min,至少再洗兩次,直到沉淀不再是綠色。
( 6 ) 沉淀冷凍干燥,直到變成灰褐色。它含有蛋白以及細胞壁和纖維等其他物質。
3.2 從 TCA/丙酮粉末中制備蛋白樣本
( 1 ) 稱取 15 mg 的 TCA/丙酮粉末(15. 3.1 中制備好的沉淀),放入 1.5 ml 的離心管。
( 2 ) 向每一個離心管中加 1 ml 的 100 mmol/L Tris-HCl ( pH 8.5 ) ,禍旋 1 min,18000 g 離心 10 min,去掉上清液(見注釋 2) 。
( 3 ) 向每個離心管中加 1 ml 的硫脲緩沖液,從粉末中萃取蛋白質,渦旋 5 min,超聲 10 min。然后在搖床中搖 30 min。
( 4 ) 18000 g 離心 10 min,取上清液。上清液中含有從葉組織中抽取的蛋白質, 濃度為 0.5~1 μg/μl。
3.3 制備 CyDyes 染料及蛋白熒光標記
( 1 ) 用新鮮的 DMF 制備 CyDyes ( 見注釋 3 ) ,因 DMF 容易氧化降解, 所以制備 CyDyes 染料時要用新鮮的 DMF。
( 2 ) 制備 CyDyes 溶液,每 1 μl CyDyes 染料中加入 1.5 μl DMF。1 ml CyDyes 溶液用來標記 50 μg 的蛋白質(見注釋 4) 。由于 CyDyes 對光敏感,故需用錫箔紙包住離心管,放在黑暗中保存。
( 3 ) 每個樣品吸 100 μl ( 含有 50 μg 的蛋白質)放入 0.6 ml 的離心管中(見注釋 5 ),這時候樣品還是分開的, 一 個樣品中放入 1 μl Cy3 工作液, 另外一個樣品中放入 1 μl Cy5 工作液(見注釋 6)。
( 4 ) 渦旋 10s,短暫離心,重復兩次。
( 5 ) 在冰上放置 30 min,避免光照。
( 6 ) 每個樣品中加入 1 μl 10 mmol/L 賴氨酸來終止反應,然后在冰上放置 10 min。
( 7 ) 每 100 μl 熒光標記的樣品加入 250 μl IPG 緩沖液,終體積為 450 μl ( 見注釋 7 ) 。
3.4 第一向蛋白質分離:等電聚焦
( 1 ) 將 Bio-Rad 聚焦托盤放入 Bio-Rad 的聚焦室內。吸取樣品放入中間的托盤內,避免氣泡產生。
( 2 ) 用鑷子去掉 IPG 干膠條的塑料皮,放入托盤里,確保陽極連著托盤的陽極 ,陰極對著陰極,仔細抬高膠條的一端,放下膠條的另外一端,確保整個膠條都能被緩沖液浸泡,還要確保沒有氣泡產生。
( 3 ) 用礦物油覆蓋膠條,防止通電時膠條變干。
( 4 ) 通常完全聚焦需要最少 67000 Vh。
a. 推薦程序:水化 50 V 12 h,500 V 1 h,1000 V 1 h,8000 V 9 h,100 V 5 h。
b. 第一步為水化,不能少于 12 h,由于 Cy 染料對光敏感,所以聚焦托盤應該覆蓋避免光照,或者整個儀器放在黑暗房間中使用。
c. 最后一步是移除窗口,膠條在這期間能夠取出。低電壓確保膠條能夠完全聚焦,直到從托盤中取出。
3.5 SDS-PAGE 二向凝膠的準備
( 1 ) 低熒光玻璃板減少背景的干擾。
a. 為了掃描時易于操作,玻璃板凝膠接觸的一面要涂抹親和硅烷。為了凝膠好剝離 下來,凝膠接觸的另一面要涂抹剝離硅烷。
b. 用 Milli-Q 超純水和紙巾擦拭低熒光玻璃板不接觸膠的那面,用乙醇和紙巾再擦拭一遍。
c. 每次加 0.5 ml 親和硅烷工作液到不接觸膠的那面,用紙巾使之均勻分散,直到每塊板總的工作液有 1 ml。
( 2 ) 先用乙醇擦拭玻璃板,接著用水擦,逐漸加入 0.5 ml 剝離硅烷直到每塊玻璃板都抹上了 1 ml 的剝離硅烷,干燥 5~10 min,除去多余液體。
( 3 ) 將玻璃板放在干凈的地方干燥至少 3 h,注意親和硅烷和剝離硅烷處理的玻璃板要分開放置。在灌膠前用氮氣吹走玻璃板上的灰塵。
( 4 ) 將紙質圓點標記放于用親和硅烷處理過的那面。每一個標記應當放在離板邊緣約 1.5 cm 的短邊的中點。根據編號系統,標記也應當放置在板邊緣約 1.5 cm 處的底部。這樣可以在隨后的每一個處理步驟中區分不同的凝膠。
( 5 ) 12.5% 凝膠的制備(總共 900 ml,可以灌 12 塊膠):281 ml 40% 丙烯酰胺儲液,225 ml 1.5 mol/L Tris-HCl pH 8.8,376 ml Milli-Q H2O,9 ml 10% SDS,9 ml 10% 過硫酸銨,125 μl TEMED。先將丙烯酰胺、Tris-HCl、Milli-Q H2O 和 SDS 放入大燒杯中徹底混合,再過濾這種混合物(0.2 μmol/L ) ,然后放入一個貯存器中,貯存器通過一個蠕動泵和灌膠室連接。
( 6 ) 打幵攪拌器,迅速加入過硫酸銨和 TEMED ( 15s 內),打開蠕動泵。
a. 當幾乎所有的混合液被泵入時,打開混合器側面讓盡可能多的混合液泵入。
b. 在空氣進入管道前,加入置換液到軟管室。
c. 繼續緩慢灌膠,直到 12.5% 的溶液剛好低于不接觸膠板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