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25 08:55 原文鏈接: T細胞在胸腺中的分化(二)

      (二) T細胞在胸腺中的選擇

      成熟的、有功能的T細胞必須經過在胸腺中陽性選擇和陰性選擇。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MHC)抗原在這兩種選擇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1.陽性選擇過程(positive selection) 早期的胸腺細胞前體(prothymocyte)不足胸腺細胞總數的3%,其表型為CD4-CD8-雙陰性細胞(double negative cells),隨后發育為CD4+CD8+雙陽性細胞(double positive cells),并受到嚴格的選擇。假如一個雙陽性細胞表面能與胸腺皮質上皮細胞表面MHc I類或Ⅱ類分子發生有效結合,就可能被選擇而繼續發育,否則會發生程序性的細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MHC I類分子選擇CD8復合受體(coreceptor),而使同一個雙陽性細胞表面CD4復合受體減少;MHc Ⅱ類分子選擇CD4復合受體,而使CD8受體減少。這種選擇過程賦于成熟CD8+CD4-T細胞具有識別抗原多肽片段與自身MHc I類分子復合物的能力,CD4+CD8-T細胞具有識別抗原多肽片段與自身MHc Ⅱ類分子復合物的能力,成為T細胞MHC限制現象的基礎。

      2.陰性選擇過程(negative selection)  經過陽性選擇后的T細胞還必須經過一個陰性選擇過程,才能成為成熟的、具有識別外來抗原的T細胞。位于皮質與髓質交界處的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和巨噬細胞表達高水平的MHc I類抗原和Ⅱ類抗原,自身抗原成分與DC或巨噬細胞表面MHC I類或Ⅱ類抗原形成復合物。經過陽性選擇后的胸腺細胞如能識別DC或巨噬細胞表面自身抗原與MHC抗原復合物,即發生自身耐受(self tolerance)而停止發育,而不發生結合的胸腺細胞才能繼續發育為CD4+CD8-或CD4-CD8+單陽性細胞,離開胸腺遷移到外周血液中去。

      機體的某些自身抗原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來躲避免疫系統的識別,從而在胚胎期和出生后避免應答:(1)以一種免疫學上特免位置隱蔽起來,包括免疫屏障(immunologicalbarrier)和隱蔽抗原(inaccessible antigens);(2)自身抗原暴露在不表達MHC分子的細胞表面;(3)自身抗原濃度過低,不足于被T細胞所識別;(4)自身抗原與TCR、分子結合的親合力(avidity)還達不到T細胞有效刺激的水平。

      (3)T細胞在胸腺中獲得MHC限制的能力

      T細胞識別外來抗原時,需要運用自身MHC抗原分子,這種能力是T細胞在胸腺中通過與胸腺上皮細胞的接觸而獲得的。來自(H-2kx H-2b)F1小鼠的T細胞能夠識別KLH與H-2k或H-2b單體型抗原提呈細胞表面MHC抗原結合的復合物。如果來自(H-2kXH-2b)F1小鼠骨髓細胞移植到切除自身胸腺(H-2bxkF1)移植有H-2k小鼠胸腺又進行照射的小鼠,從這種小鼠發育成熟的T細胞只能識別KLH與H-2k單體型APC細胞MHC結合的復合物,而不能識別KLH與H-2bAPC細胞MHC結合的復合物(表7-2)。

     表7-2 T細胞在胸腺中獲得MHC限制能力

    切除胸腺小鼠的單體型

    移植胸腺供體小鼠的單體型 動物照射后移植骨髓的供體小鼠單體型 
    致敏抗原

    致敏動物T細胞對KLH+下列不同單體型APC的增殖反應
    H-2b  H-2k
    H-2bxkF1 H-2bxk H-2bxkF1 KLH ++ ++
    H-2bxkF1 H-2b H-2bxkF1 KLH ++ -
    H-2bxkF1 H-2k H-2bxkF1 KLH - ++
      (四)成熟T細胞的膜表面分子

      T細胞表面有多種膜表面分子,這是T細胞識別抗原,與其它免疫細胞相互作用,接受信號刺激等的分子基因,也是鑒別和分離T細胞和T細胞亞群的重要依據。T細胞膜表面分子主要有白細胞分化抗原(CD)、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MHC)以及各種膜表面的受體。

      1.主要的分化抗原群  T細胞的分化抗原群和T細胞膜表面分子和受體的結構和功能參見第一章“人白細胞分化抗原”,有關T細胞膜表面分子和TCR介導的信號轉導參見第八章“淋巴細胞活化過程中信號轉導的分子基礎”。

      (1)CD2分子:表達于全部人T細胞以及NK細胞表面。人T細胞表面的CD2分子即為綿羊紅細胞受體(erythrocyte receptor ,ER),在一定的體外實驗條件下,綿羊紅細胞可與T細胞CD2分子結合,形成玫瑰花,稱E花環形成試驗(rosette formation test),為一種細胞免疫功能的檢測方法。用單克隆抗體研究證明CD2分子上存在著功能不同的表位:T111、T112和T113。T111為與綿羊紅細胞結合的表位,抗T111McAb可以E花環的形成。T111與一種稱為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3(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gen-3,LFA-3)結合,可能與早期胸腺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有關,也參與細胞間相互識別和粘附作用。T112與綿羊紅細胞結合無關,表達在靜止T細胞上。T113是T細胞活化CD2分子構型變化暴露出來的表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