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73在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中的表達
鄒 凡1a,揭小華1a,巢映暉1b,傅華群1b,王榮勝2,王開陽1c,昌毓穗1d
(1.南昌大學a.臨床醫學院2012級;b.第二附屬醫院肝膽外科;c.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
d.附屬醫院急診科;2.江西省人民醫院ICU,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高爾基體糖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對肝細胞癌及膽管細胞癌的診斷價值;方法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ELISA)定量測定方法,檢測60例肝細胞癌患者(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50例膽管細胞癌患者(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以及30例健康獻血者血清標本中高爾基體糖蛋白(Golgig-
lycoprotein,GP37)的濃度。結果
血清 GP37在 HCC 組的表達明顯高于ICC 組以及健康組(P<0.05);GP37 在診斷 HCC 的敏感度和準確度均要優于
AFP(P<0.05),二者特異度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GP37 在診斷 HCC 的敏感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均高于診斷ICC。結論
GP37有可能成為診斷和鑒別診斷 HCC 和ICC 新的臨床腫瘤標
記物。
關鍵詞:高爾基體糖蛋白73;肝細胞肝癌;膽管細胞癌
中圖分類號:R-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4727(2017)01-0019-04
DOI:10.13764/j.cnki.ncdm.2017.01.005
ExpressionofGP73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and 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
ZOUFan1a,JIEXiao-hua1a,CAO Ying-hui1b,FU Hua-qun1b, WANG Rong-sheng2,WANG Kai-yang1c,CHANG Yu-hui1d
(a.2012GradeofClinicalMedicalCollege;b.EmergencyDepartment,theSecond
AffiliatedHospital;c.Departmentof
HepatobiliarySurgery,theSecondAffiliated Hospital;
d.DepartmentofEmergency,theFirstAffiliated Hospital,NanchangUniversity,
2.IntescveCareUnit,Jiangxi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Nanchang33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valueofserum Golgiprotein-73(GP73)inthediagno-
sis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and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Methods
Ser- umlevelsofGP73weredetectedbyELISAin60
HCCpatients,50ICCpatientsand30healthy
blooddonors.Results
SerumlevelsofGP73inHCC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
inICCpatientsandhealthysubjects(P<0.05).Furthermore,GP37detectionwasmoresensitive
andaccuratethanAFPdetectionfordiagnosing
HCC(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
encebetweenthetwogroups.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accuracyofGP37detectionindiag-
nosing HCC werehigherthanthoseindiagnosingICC.Conclusion GP37
maybeanewclinical
tumormarkerfor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HCCandICC.
KEY WORDS:Golgiglycoprotein73;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
原發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ncer,PHC)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1]。根據形態學和細胞遺傳學對原發性肝癌的定義,原發性肝癌主要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患者
(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和
混合癌[2]。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且進展快、惡性程度高、預后差以及侵襲性強[3-4]。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傳統血清標志物。但大量的研究和臨床經驗發現,AFP
對 PHC 的診斷價值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敏感度為40% ~65%,特異度為 76%~96%;2)對早期的發現更差,約30% 的
HCC患者 AFP 陰性;3)對于ICC 沒有診斷價值[5-8]。因此,為進一步提高對原發性肝癌診斷的準確率和早
期診斷水平,尋找一種更高靈敏度和特異度的血清標志物的研究成為一大熱點[9]。
已有研究發現 P73 與 PHC
密切相關,且有望成為診斷肝癌更好的、更早期的血清標志物。然而, 對于 GP73在不同細胞型肝癌患者中的表達是否存在差異未見有研究。為此本研究,以
HCC 患者、ICC 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為研究對象,通過雙抗體夾心 ELISA 法定量測定 AFP 和 GP73 的濃度,并分析和比較
GP73 和 AFP 在 HCC 組、ICC 組和健康對照組中敏感度、特異度以及準確度的關系。為探索
GP73對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的鑒別和診斷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標本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附屬醫院以及江西省人民醫院手術治療且具有完整臨床信息的60
例 HCC 患者(HCC組)、50例ICC 患者(ICC 組)和30
例健康獻血者的血清標本,所有患者均經術后病理檢測確診,并隨機挑選入組。依據世界衛生組織 TNM
分期,在110例肝細胞癌中Ⅰ期23例,Ⅱ期38例,Ⅲ期44例,Ⅳ期5例。在60 例 HCC 組中有56 例有乙肝背景的
患者,占 HCC
總例數93.3%;男37 例,女23 例,年齡23~72歲,平均年齡56歲。50例ICC 患者中有
30例具有乙肝背景,占總例數的60.0%;男22 例,女28例,年齡45~68歲,平均年齡59 歲。30
例健康人群中男女比例是21,平均年齡45 歲。所有研究對象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實驗方法
1.2.1 血清標本采集
抽取 HCC、ICC 患者術前及健康體檢人群的靜脈血 2 mL,經 離心機分離得到血清,并 放置在
-2 ℃ 環境中保存。
1.2.2 AFP 與 GP73蛋白測定
AFP
與 GP73 測定所用試劑盒由上海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號分別為 110529-1 以及 110515-3。采用雙 抗體夾心 ELISA
法檢測 GP37和 AFP 的血清濃度,操作按照公司試劑盒上的說明書進行。吸光度(OD 值)用上海旦鼎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美國寶特
Bio-Tek 酶標儀在450nm 波長下測定,操作按儀器說明書進行。
1.2.3 結果測定
采用目前國內外較為通用的結果測定法,即以標準物的濃度為橫坐標,相應各點
OD 值對應的數值為縱坐標制作標準曲線。根據標準物的濃度與OD 值計算出標準曲線的直線回歸方程,將樣品的OD
值代入回歸方程中計算出樣品濃度,然后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樣品的實際濃度。根據標準曲線分析得出 GP73診斷 HCC 和ICC *佳截斷值分別是
87.5ng·mL-1和83.5ng·mL-1,AFP 診斷 HCC和ICC 臨界參考值是20ng·mL-1。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x±s 表示。各組間的比較采用非參數秩和檢驗以及t 檢驗,各構成比之間采用卡方檢驗,應 用單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s 回歸分析
GP73 與 AFP 各自的效能并確定*佳臨界值。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所有統計分析過程均在SPSS19.0軟件中完成。
2 結 果
2.1 GP73在 HCC 組、ICC 組和健康組血清中的表達比較
GP73在 HCC 組、ICC 組和健康組血清中的表達水平逐漸降低,平均質量 濃度分別為 (203.5± 136.3)、(137.9±101.9)和 (58.2±52.5)ng· mL-1,且 HCC 組、ICC 組與健康組相比差異具有統
計學意義(P<0.05);HCC 組與ICC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