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鼠血壓除對個別藥物(如毒扁豆堿)反應異常外,對絕大多數的升壓和降壓物質的反應都和人或大動物(如狗、貓)是一致的,并且反應十分靈敏,目前它是檢定體液或組織中去甲腎上腺素等升壓物質含量的常用動物之一。大白鼠來源容易解決,較經濟、用藥量少、所占工作面小。缺點是動物小,操作較因難,血管較細小,易發生血液凝固,故須預先注射肝素抗凝。用狗作實驗優點很多,如血壓恒定,較大白鼠、家兔等小動物更接近人體,對藥物反應靈敏并與人基本一致;血管和神經較粗,管壁彈性強,便于手術操作和適用于分析藥物對循環系統的作用機制;心搏力量強,能描繪出完好的血壓曲線;用作藥物篩選時,可反復應用。缺點是來源較困難,人體貴,不適用于需要動物數量較多的實驗。貓用于血壓試驗時除有與狗相同的優缺點外,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更適用于藥物對循環系統作用機制的分析,因為貓不僅有瞬膜,便于分析藥物對交感神經節和節后部分的影響,而且易于制備脊髓貓以排除脊髓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對血壓的影響。此外,貓體重較狗輕(實驗可用1.8~2.5kg體重的貓),用藥量較省。家兔來源容易,性情溫和,故亦常用血壓試驗。但并不理想,因為家兔為草食動物,個體間血壓差異大,對藥物反應不及上述各種動物恒定和靈敏,較脆弱,尤其是長毛大耳家兔易死亡,故它不適用于血壓試驗,血管較小和心搏力量較弱,插管內易發生血凝塊。而且約有20~30%的家兔在頸動脈上向甲狀腺分出的一根小動脈,碰到這一情況,宜將此分枝反線結扎剪斷,否則在其上方插入動脈插管后,當檢壓計加壓或開放動脈夾時,較大量的枸櫞酸鈉可經過此側技,造成家兔深吸氣和血壓激烈波動,枸櫞酸鈉倒入心臟而死亡。
不插管(間接)測壓法:在不插管測壓法中最常用的動物是狗、大白鼠和家兔。大白鼠不插管測壓法,常選用大白鼠尾容積測壓法、鼠尾搏動投影響測壓法和鼠腳測壓法。狗不插管測壓法選用頸動脈皮橋法、脛動脈間接測壓法和股動脈穿刺測壓法。家兔不插管測壓常選用頸動脈皮橋測壓法和兔耳測壓法。
(二)實驗性高血壓
1934年,Goldblatt曾證實,狹窄狗腎動脈可產生持續性高血壓,這一實驗研究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隨后,世界各地相繼開展了高血壓病的動物實驗研究,建立了不同的高血壓動物模型,并提出了各種有關高血壓病病原的學說。急性實驗性高血壓模型,常選用的動物有狗、貓、大白鼠、家兔和猴等。引起急性實驗性高血壓的方式很多,如直接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神經反射、外源性兒茶酚胺類或其它體液性加壓物質的注射等。實驗一般多在麻醉動物身上進行。
直接刺激中樞神經法,采用埋藏電極或借助于立位定各器,是刺激大白鼠或猴的側下丘腦防御警覺區,可使動物血壓明顯升高,心率加快和心輸出量增加等。神經反射性高血壓可選狗進行,以波長0.1毫秒、頻率5~50次/秒的方波刺激狗的隱神經、喉上神經或精神迷走神經中樞端,刺激時間為15秒,可使狗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20~100mmHg。腎源性加壓物質的注射法,選用大白鼠、家兔或狗,實驗前將動物兩側腎臟摘除,手術后幾小時或經24小時后,給動物靜脈注射或滴注腎提取物、腎素或人工合成的血管緊張素(Angiotensin)均可使血壓明顯升高。切除動物腎臟后幾小時,血中血管緊張素原(Angiotensinogen)即開始上升。24小時后可增達高峰,大白鼠血中血管緊張素原值可增加14~15倍,狗約增加3倍。從而大大提高了動物對外源性腎臟加壓物質的敏感性。體液性加壓物質注射法,選用狗、貓或兔按2~8μg/Kg劑量靜脈注射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時,可引起血壓顯著而短暫的升高。給大白鼠靜脈注射0.5~3μg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亦可出現與上相似的血壓上升。若欲使血壓維持長時期的升高,可采取上述藥物靜脈滴注給藥。給狗或貓靜脈注射0.1~0.6μ后葉加壓素或給大白鼠靜脈注射0.006~0.008u后葉加壓素,均可導致受試動物的血壓顯著上升,但重復注射易出現耐受現象。子宮胎盤缺血型急性高血壓法,選用妊娠家兔,通過胎盤作“Z”字形縫合,造成子宮胎盤缺血,手術后血壓逐漸升高,于1/2~2小時升達高峰。但注意縫線不要穿過子宮壁,否則將不發生高血壓。
慢性實驗性高血壓類型:遺傳性高血壓,家兔和大白鼠遺傳性高血壓均屬多基因遺傳。選擇收縮壓高于160mmHg的家兔,進行同系近親繁殖,可使半數仔兔出現高血壓。目前培育成功的遺傳性高血壓大白鼠鼠種甚多,如由Okamoto等培育成功的京都種大白鼠SHR,由Smirk等培育成功的新西蘭種大白鼠GHR,由Bianchi等培育成功的米蘭種大白鼠MHS,由Dahl等培育成功的Brookhaven種高血壓敏感大白鼠HSR。此外,Okamoto還培育了一些亞種。遺傳性高血壓大白鼠壽命明顯縮短。
神經原型高血壓,可選用狗、大白鼠和家兔等,通過機能性方法或物理方法作用于動物神經系統而誘發條件反射性高血壓和皮層性高血壓模型。選用出生后的小白鼠誘發隔離性高血壓,如采用大白鼠隔離飼養,高血壓發生率和血壓升高程序均不及小白鼠顯著。大灰鼠長時期處于噪音或鑰匙叮噹響聲刺激造成的聽源性緊張情況下,可誘發神經原性高血壓,它與人的高血壓病相類似,適用于降壓藥物的篩選。大灰鼠正常平均收縮壓±標準差為113±8mmHg,噪音刺激3個月后升高到130~140mmHg,有40%的動物收縮壓高達160mmHg。采用大白鼠與家鼠雜交所生的大灰鼠,比純種大白鼠較易起聽源性高血壓。大灰鼠以選用120天年齡的適宜。選用狗或兔小腦延髓池內注入白內陶土生理鹽水混懸液,可使動物顱內壓升高,隨后血壓亦逐漸升高,血壓高峰值可超過原值50~80mmHg,并可恒定地維持幾個月,但此法誘發高血壓的百分率不超過半數。去抑制性高血壓,常選用家兔,切斷其主動脈的減壓神經,或選用狗,切斷頸動脈竇區神經所引起的高血壓。采用狗進行實驗時,最好選擇寬臉面的狗,因為這種狗較易找到頸動脈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