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20億,邀請19位院士“問診把脈”。近日,河南省籌建黃河實驗室的消息廣受關注。
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河南省省長親自“掛帥”擔任理事長,旨在為沖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與此同時,河南省還計劃籌建同級別的嵩山實驗室。
不過,沖擊國家實驗室,河南只能算是后來者。
僅今年,蘇州投資200億建姑蘇實驗室;浙江打造首批4個實驗室,每家投資100億,其中的之江實驗室由時任浙江省省長袁家軍擔任理事長……
自2017年起,上海、北京、廣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等多個省市紛紛投入重金、聘請學術“大腕”,甚至領導親自“掛帥”,為布局國家實驗室躍躍欲試。
各省市有多拼?“種子隊”哪家更強?《中國科學報》進行了梳理。
國家實驗室往往代表了一國相關領域的最高科技水平,堪稱“國之重器”。
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立4個國家實驗室后,2000年我國進行首家國家實驗室試點。2003年,科技部又批準了5家試點國家實驗室。2007年初,科技部正式批準在我國10個重要領域建設國家實驗室。
目前,我國共有20個已建、試點和在籌國家實驗室。
中國國家實驗室名單(含籌建)序號國家實驗室名稱年份依托單位城市 1 同步輻射國家實驗室 198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 2 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 1984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國家實驗室 1988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北京 4 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 1991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蘭州 5 沈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轉為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2000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沈陽 6 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轉為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 2003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 7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轉為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2003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 8 清華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轉為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 2003 清華大學 北京 9 北京分子科學國家實驗室(轉為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2003 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北京 10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轉為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2003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武漢 11 磁約束核聚變國家實驗室(籌) 2006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 合肥 12 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籌) 2006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 13 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籌) 2006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14 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籌) 2006 南京大學 南京 15 重大疾病研究國家實驗室(籌) 2006 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 16 蛋白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 2006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北京 17 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 2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18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2006 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 青島 19 現代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 2006 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 20 現代農業國家實驗室(籌) 2006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以國家實驗室建設為抓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近年來,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的利好政策不斷。
此后,在國家《 “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多份文件中,均提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布局一批高水平國家實驗室。
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出,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發展社會研發機構。
以此為背景,不少省市紛紛重金打造實驗室,為沖擊國家實驗室布局。
上海:院市合力打造張江實驗室
在已有國家實驗室中,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依托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籌)占有一席。
此外,2017年9月,上海張江實驗室成立。其由中科院和上海市合力打造,旨在躋身世界一流國家實驗室行列。
張江實驗室的目標是在光子科學、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等領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為建成科技強國和上海建成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有力支撐。
安徽:瞄準打造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
目前,包括全超導托卡馬克、合肥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裝置在內,安徽省會合肥已集聚了三大“國之重器”。不過,該省仍在尋求新的突破。
2017年,安徽省啟動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籌)建設,總投資約70億元,目標是打造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搶占世界量子信息領域發展制高點,打造代表國家水平、承載國家使命的創新基礎平臺。預計今年,該省將建成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一期工程。
2018年初,安徽省組建了首批20家安徽省實驗室和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簡稱“一室一中心”)。
截至目前,該省組建運行的“一室一中心”已有28家。
北京:打造物質科學和空間科學實驗室
目前,北京已擁有9家國家實驗室(含在籌)。這些實驗室以全國頂尖科研院校為依托,覆蓋物理學、信息科技、分子技術、生命科學、航空航天、現代農業等領域。
以此為基礎,2018年12月,中科院和北京市簽署協議,在懷柔科學城共同建設物質科學實驗室和空間科學實驗室。
兩個實驗室的建設思路是主動對接國家實驗室培育工作,共同建設物質科學、空間科學領域大科學裝置和交叉研究平臺,瞄準基礎科學前沿和多學科交叉應用,組織開展戰略性、前瞻性的科學研究。
廣東:逾600億建10家,“種子隊”數量最多
自2017年起,廣東省先后建設3批共10家省實驗室,單個實驗室占地1000畝、3000名科研人員、首期投入50億元成為“標配”。其中,作為2017年首批建設的鵬城實驗室、松山湖實驗室分別斥資135億元和120億元。
這10家實驗室涵蓋材料科學、網絡空間、再生醫學、先進制造、精細化工、海洋科學、生命信息、現代農業、先進能源與數字經濟等領域。
浙江:每個100億,首批4家實驗室今年出爐
今年7月17日,在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首批4個浙江省實驗室正式出爐。
其中,西湖大學牽頭建設“西湖實驗室”,浙江大學牽頭建設“良渚實驗室”,阿里巴巴達摩院牽頭建設“湖畔實驗室”,以及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建“之江實驗室”。
以此為目標,每家實驗室平均總投資5年100億元,展示出浙江“重金”打造世界級科創高地的決心和魄力。
其中,之江實驗室和湖畔實驗室聚焦“互聯網+”科創高地建設,良渚實驗室和西湖實驗室聚焦生命健康科創高地建設。時任浙江省省長袁家軍還親自“掛帥”之江實驗室理事長一職。
江蘇:南京、蘇州先后發力
在2006年科技部批準籌建的10個國家實驗室中,南京大學牽頭的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籌)占有一席。
2018年8月,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在南京揭牌,其目標是力圖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開展重大示范應用,爭創國家實驗室。
實驗室不僅匯聚了劉韻潔院士、鄔江興院士等科研“大腕”,而且市領導班子親自出馬參與管理,如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和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同時擔任理事長,南京市市長韓立明任副理事長。
今年6月30日,在60位院士專家的見證下,蘇州投資200億元建立的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揭牌。當天,實驗室便被授予“江蘇省實驗室”稱號。其立足于材料科學領域,目標是瞄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峰。
四川:以“天府”為名,省級實驗室組建方案出爐
目前在籌的國家實驗室中,以西南交大為依托,四川的現代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也占有一席。
與此同時,該省優化完善以“天府”為名的省級實驗室組建方案。該實驗室預計年內掛牌,為巴蜀大地再添科研利器。
河南:20億打造黃河實驗室
黃河實驗室投資20億元,邀請了包括19位院士在內的26名學者“問診把脈”。實驗室理事長由河南省省長擔任,副理事長由主管副省長、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鄭州市市長擔任,實驗室主任由國內著名科學家擔任,為沖刺國家實驗室儲備力量。
實驗室建設提出了15年5個階段的建設目標。今年將完成實驗室掛牌,率先啟動2~3個重大課題研究。
此外,還將布局嵩山實驗室。
山東:7部門發文,謀劃組建省實驗室
在2006年批準籌建的10家國家實驗室中,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率先去掉“籌”字,成為“準”國家實驗室。
去年11月,山東省科技廳等7部門聯合發文表示,將謀劃組建山東省實驗室,優化整合現有省重點實驗室,構建新時代省重點實驗室體系。
以下為沖擊國家實驗室,各省市“種子隊”一覽表。
8月26日上午,崖州灣國家實驗室與華南農業大學在三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主任李家洋出席簽約儀式并講話。他介紹說實驗室以解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圍......
近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簡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建設方案通過論證。中國工程院歐進萍院士、中國科學院魏悅廣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張以河院士等來自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
“十四五”期間,河南將交出怎樣的科技答卷?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明確“十四五”時期,全省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
吳立新(左)為陳十一(右)頒發聘任證書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供圖海洋流體力學聯合實驗室揭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供圖 山東省智慧海洋大數據平臺揭牌 海洋試點國家實驗......
2018年6月25日,科技部發布《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到,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激勵制......
5月6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署名文章,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的發展建設成就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梳理。文章第四段提到,北京市把科技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積極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與寧波大學聯合建設。實驗室主要圍繞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主要優勢和特色農產品的......
寧波大學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近日,科技部發文批準建設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子與風險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頂尖高校宣布重大舉措1月28日,南開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研討會在八里臺校區服務樓召開。副校長陳軍出席會議并講話。陳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工作作出重要......
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頂尖高校宣布重大舉措1月28日,南開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工作研討會在八里臺校區服務樓召開。副校長陳軍出席會議并講話。陳軍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工作作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