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江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中科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TRPC5 is essential for P-glycoprotein induction in drug-resistant cancer cells ”的研究論文,在新研究中證實瞬時受體電位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TRPC5是耐藥癌細胞中P-糖蛋白誘導的必要條件。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來自江南大學的金堅(Jian Jin)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姚曉強(Xiaoqiang Yao)為論文的公共通訊作者。前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腫瘤轉移和促凝血藥物的設計、藥效學和藥理學研究工作。姚曉強教授主要從事離子通道生理功能研究,尤其在心血管系統離子通道方面有很深造詣,是國際上這一學科領域的知名科學家。
腫瘤的治療是目前的研究熱點,化療就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多藥耐藥(MDR)是腫瘤治療的主要障礙,也是多數腫瘤患者預后不佳的主要原因。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腫瘤細胞產生MDR的原因和機制非常復雜,其中多藥耐藥蛋白P-糖蛋白(P-gp)介導的多藥耐藥最主要也最具有代表性。P-gp是在癌細胞中過表達可將細胞毒性藥物移出細胞的藥物外排泵。當前抑制P-糖蛋白成為了癌癥化療中攻克多藥耐藥的一個有吸引力的策略。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在阿霉素耐藥的乳腺癌細胞系MCF-7/ADM中證實Ca2+-通透性通道TRPC5與P糖蛋白一起過表達。抑制TRPC5活性或表達可以減少P糖蛋白誘導,顯著逆轉MCF-1/ADM細胞阿霉素耐藥。在一種阿霉素耐藥人類乳腺腫瘤無胸腺裸鼠模型中,抑制TRPC5減慢了腫瘤異種移植物的生長。T細胞活化核因子C3亞型(NFATc3)是連接TPRC5活性與P糖蛋白生成的轉錄因子。
這些研究結果證實了TRPC5CNFATc3CP-gp信號級聯在耐藥癌細胞P糖蛋白誘導中的必要作用。深入了解P糖蛋白在腫瘤耐藥中的信號機制,為促進針對化療藥物多藥耐藥新治療的開發和研究,進一步提高抗腫瘤藥物的療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曾在《自然》雜志刊發論文,首次證實惡性腦癌與大腦的神經連接密切相關。他們發現神經膠質瘤會與健康的神經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觸,劫持來自健康神經元的電信號,從而促進自身生長。據英國《......
研究人員發現MJH在體外殺死這些癌細胞的效率高達99%,而且用這種方法治療的小鼠中有50%不再患癌癥。正如鉆頭可以穿透混凝土一樣,作為一種納米機器,分子鉆頭(molecularjackhammer,M......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近日,2022年度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評審結果出爐。江南大學教授王興國團隊聯合蒙牛集團、青島海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母乳結構脂肪生產關鍵技術”成果入選“現代農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母乳結......
11月18日,談家楨生命科學獎第十六屆頒獎典禮在江南大學舉行。諾貝爾獎獲得者保羅·納斯教授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國際合作獎,以表彰其在“細胞周期中的關鍵調控子”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對開辟治療癌癥新途徑具有......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
長期以來,癌癥治療一直是把雙刃劍,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往往也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嚴重破壞。但是,30日在線發表于《免疫》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癌癥治療新方法,比目前的治療方法更精確、更持久且毒性更低。美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264.shtm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
癌細胞是變色龍,其會完全改變代謝狀況從而不斷生長,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Cell上題為“ArgininereprogramsmetabolisminlivercancerviaRBM39”的研究報告......
一種稱為中體殘余物的小細胞氣泡,曾被認為是細胞的“垃圾桶”,但實際上,中體殘余泡也能裝載有效遺傳物質,具有改變其他細胞命運的能力,甚至包括將其變成癌細胞。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發育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