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9-13 23:35 原文鏈接: 微生物實際操作技術問答薈萃(三)

       食品伙伴網食品論壇,為食品伙伴網資深網友,leizhw雷質文老師開通了“食品微生物監測技術和實驗室質量管理”專欄,開通至今,雷老師一直以自身知識和經驗,為廣大網友解答食品微生物相關問題,幫助很多網友解決了工作中的問題。

      感謝雷老師,今天小編匯總了雷老師專欄中的問題解答給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有所幫助。

      問題及解答

      問題1

      網友:yjiayong1988

      在食品微生物檢驗中,做致病菌檢測時的陽性對照,是指樣品稀釋液加入陽性菌呢還是空白稀釋液加入陽性菌?

      Leizhw

      優先措施"樣品稀釋液加入陽性菌"。

      問題2

      網友:wnb1979

      宰殺畜禽用的水執行什么標準,也是生活飲用水標準嗎?會不會比飲用水松一些,因為我們儲存的自來水放置兩三天菌落總數和總大腸菌群就超標了,不知能否用于宰殺禽類?

      Leizhw

      是的,GB/T 5749 和 GB/T 5750.12

      1.“會不會比飲用水松一些,因為我們儲存的自來水放置兩三天菌落總數和總大腸菌群就超標了,不知能否用于宰殺禽類”?

      —不會!

      2.往水中加一定次氯酸鈉即可。

      問題3

      網友:xuefeiyuli123

      1.關于培養基高壓滅菌的問題。說明書上:平板計數培養基加熱溶解121攝氏度滅菌15分鐘,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基經115攝氏度15分鐘滅菌。我想問下,我把2者一同在高壓鍋滅菌121到126攝氏度時間20分鐘,這樣可以嗎?或2者一同在高壓鍋滅菌121到126攝氏度時間15分鐘可以嗎?

      2.覺得2個培養基分開滅菌覺得浪費,再一起滅菌不知怎樣做才標準?

      Leizhw

      1.不可以,乳糖膽鹽發酵管培養基經115攝氏度15分鐘滅菌的目的是防止高溫導致多糖碳化。

      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可一起滅菌。

      問題4

      網友:xuefeiyuli123

      我檢驗的糕點冷加工產品,大腸菌群超標如430NPM/100g菌落總數才250。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是否成正比關系?因慕斯產品是冷加工產品很容易超標,我要求所有工器具用消毒水浸泡1分鐘,消毒時間達到嗎?

      Leizhw

      1.大腸菌群超標如430NPM/100g屬于間接計數/半定量測試方法結果,而菌落總數250屬于直接計數結果,二者之間尚難以用“數學關系”進行比較;如要比較,大腸菌群亦需要直接計數(如GB 4789.3 和 SN);

      2.消毒水浸泡所有工器具用,一般情況下,時間稍長效果越好,至少5分鐘。

      問題4

      網友:yxj9666

      關于細菌總數樣液的稀釋,標準25克加225毫升生理鹽水制作1:10的樣液,是否可以10克樣品加90ml的生理鹽水制作1:10的樣液呢?我感覺是可以的。

      Leizhw

      還是按照標準規定進行測試吧。否則屬于方法偏離,需要進行方法確認、編寫SOP、法人代表審批,甚至客戶同意。

      問題5

      網友:小小鳥2014

      1.我是面包類的微生物檢測的,但是每次檢測出來的菌落總數都是很少的,冬天和夏天比較少,春天就比較多了,不知道這是否是正常現象呢?

      2.還有做微生物實驗一定要用蒸餾水嗎?可不可以用礦泉水做呢?

      Leizhw

      1.正常。

      2.是否可用礦泉水,必須知道其指標是否符合GB/T 27405-2008有關水質的質量要求。符合,則可用。

      問題6

      網友:wwxqsy1

      我們在日常菌落總數檢測時,稀釋10倍必需按國標的取25g樣加225ml水嗎?可以取10g樣加90ml水稀釋嗎?

      Leizhw

      1.GB 4789.2規定為25g樣品+225g稀釋液;

      2.如果使用水作稀釋液,可以,但必須:

      (1)最好為蒸餾水;

      (2)要對水進行質量監測,至少要調pH至7.0±0.2;

      (3)樣品均質后,仍要再調pH至7.0±0.2。

      3.故建議使用磷酸鹽緩沖液稀釋劑。

      問題7

      網友:Jerrylgz

      1.新版的香精香料國家標準準備要實施了,對于大腸菌群來說,舊版的單位是MPN/100g,而新版的單位是MPN/g,標準是不大于15MPN/g,請問這個標準不大于15MPN/g是基于什么得來的?

      2.對于新舊兩個版本,如果舊版是30MPN/100g,那么是不是就相當于新版的0.3MPN/g?

      3.因為我們單位的成品是以MPN/100g為單位的,如果注冊的標準是不大于90MPN/100g,而香精是以MPN/g為單位,國家標準是不大于15MPN/g,請問我們該如何控制?顯然如果是以是15MPN/g來控制的話,對我們的成品將會導致超標。

      Leizhw

      1.你的問題描述"新版的香精香料國家標準準備要實施了,對于大腸菌群來說,舊版的單位是MPN/100g,而新版的單位是MPN/g,標準是不大于15MPN/g,請問這個標準不大于15MPN/g是基于什么得來的?"與GB 30616-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用香精》規定不符,請您仔細研讀,并研究GB 4789.3-2010的附錄B.1;

      2.貴單位的規定基于產品標準的衛生指標,采用GB/T 4789.3-2003進行檢測。現在產品標準更新了,要執行新標準。

      問題8

      網友:仲華

      將培養基放到沸水浴中或采用有相同效果的方法(如高壓鍋中的層流蒸汽)使之融化。經過高壓的培養基應盡量減少重新加熱時間,融化后避免過度加熱。融化后應短暫置于室溫中(如2 min)以避免玻璃瓶破碎。

      融化后的培養基放入47℃~50℃的恒溫水浴鍋中冷卻保溫(可根據實際培養基凝固溫度適當提高水浴鍋溫度),直至使用,培養基達到47℃~50℃的時間與培養基的品種、體積、數量有關。融化后的培養基應盡快使用,放置時間一般不應超過4 h。未用完的培養基不能重新凝固留待下次使用。敏感的培養基尤應注意,融化后保溫時間應盡量縮短,如有特定要求可參考指定的標準。

      還有就是這里說的:融化后的培養基應盡快使用,放置時間一般不應超過4h是指不管是滅菌前融化還是滅菌后融化,放置的時間都不應該超過4小時是嗎?

      還有一個老掉牙的問題是,滅菌后的瓊脂培養基,能否放在冰箱中備用(不受染污情況下)。如果能,那可放多久?

      Leizhw

      1.滅菌后融化,放置的時間都不應該超過4小時。

      2.滅菌后的瓊脂培養基,大部分培養基(有些培養基需要現用現配!!)能放在冰箱中備用(不受染污情況下)。不同培養基放置時間不同,請研讀SN/T 1538.1,GB 4789.28相關章節。

      問題9

      網友:小釋0303

      霉菌的培養濕度要求有具體標準參照么,恒溫恒濕箱濕度具體設置是多少,因為國標和化妝品衛生規范都沒有要求。

      馬老師說的參照APHA規定48小時平板失水≤15%,這個APHA是什么標準,好像也找不到具體文本。

      Leizhw

      1.AHPA---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其標準匯編為《compenfium of methods for the microbiologicsl examination of food》。

      2.即便APHA規定48小時平板失水≤15%,但絕不能對應確知濕度大小,其實包括iso補充標準,均未見規定,一般放一杯水即可。

      問題10

      網友:圓圓的圓圓

      飲料及水質用膜過濾法檢測菌落總數和霉菌酵母菌可以依托哪個標準呢,我知道GB 8538有檢測大腸菌群的方法,那霉菌酵母以及菌落總數的呢,此外濾膜選擇上:霉菌酵母我們公司選用0.8um孔徑,而菌落總數用0.45um,不知道是否可以呢?

      Leizhw

      1.至今未有相關標準,特別對于飲料;可參照執行SN/T 1933.2-2007。

      2.但是從膜的選擇上,可以。

      問題11

      網友:Rucces

      我們在做霉菌和酵母時,經常碰到蔓延的菌落,按照國標判為多不可數,有沒有一種添加物可抑制蔓延?用的是孟加拉紅培養基。

      Leizhw

      出現蔓延的菌落,可能是培養基質量欠佳,推測主要是氯霉素問題,建議換培養基品牌。

      問題12

      網友:wnb1979

      用環凱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顯色培養基培養有典型菌落,是否還需要做血漿凝固酶實驗,我們是食品企業,人力物力有限,如果不做血漿凝固酶實驗判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概率是多少呢?

      Leizhw

      建議作血漿凝固酶實驗。

      對于食品企業,在自檢自控過程中,如果不做血漿凝固酶實驗也可,但要將所有可疑菌落,按照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自控,從食品生產安全的角度來說,對保證產品安全更嚴格。

      可怕的是,如果因為各種原因,省了血漿凝固酶實驗,同時不真實記錄,自控不作為等等。

      食品生產企業是第一責任人,要三思而行。

      問題13

      網友:唐大發

      我們是一家肉制品加工企業的化驗員,目前條件有限,只能做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最近抽檢的員工工器具和物體表面做的菌落總數,發現菌落除了白色,還有紅色、黃色和褐色的,同時平板的顏色也比較深,能請教下老師這是為什么嗎?

      Leizhw

      1.平板的顏色比較深,似乎不正常;使用菌落計數瓊脂平板嗎?

      2.表面菌群復雜,發現菌落除了白色,還有紅色、黃色和褐色的,比較正常。

      問題14

      網友:yucg1

      碳酸類飲料的微生物測試,膜過濾法和國標法這兩種方法你覺得做出的結果應該有區別嗎?

      Leizhw

      你為什么不親自實踐實踐?理論上不會有很大區別,但“嚴重”建議使用膜過濾系統。

      問題15

      網友:wfj0808

      GB4789.1中規定冷凍食品應在45度以下不超過15分鐘,或2-5度不超過18小時解凍后檢驗,其中45度以下,如若環境溫度較低,又要快點實施檢驗,能否在培養箱或干燥箱等加溫設備中進行加溫不超過45度解凍啊,一直沒敢這么做過,怕引起樣品污染,不知大家著急檢驗的話是怎么做的?

      另外,2-5度解凍18小時,會不會影響副溶血性弧菌的檢出率,因為該菌在此溫度下不易存活啊

      Leizhw

      如果樣品袋為完好塑料袋(注:如果包裝不是加號塑料袋,應置于無菌完好塑料袋內!!),則要放在45度高速循環水水浴鍋中15min。

      否則,要放在冷藏冰箱中緩化。

      副溶血性弧菌2-5度在不易存活的前提條件是“長時間”。

      2-5度解凍18小時對副溶血性弧菌檢出率的影響是有限的。

      wfj0808:謝謝雷老師,在室溫放置融化一旦超過15分鐘就不允許了嗎?如果45度以下,15分鐘內不能融化的,必須拿去冰箱緩化是嗎?

      Leizhw:是的,不允許!不需要完全融化。45度以下能“第二次取樣”即可。

      問題16

      網友:小釋0303

      1.致病菌檢測必須使用生物安全柜,那具體操作的時候到哪一步的時候是必須在生物安全柜里面才做的呢?分離平板開始么?

      比如我們有時候偷懶的做法,接種在無菌室,第二天分離平板就在平板分離室臺面上點上酒精燈直接劃平板,包括可疑菌落純化什么也是,最終做生化鑒定時候在生物安全柜操作,另外涉及到標準菌株的都是在生物安全柜內操作,這樣是不是不規范?

      2.還有關于環境監控,沉降菌每個月做一次是不是頻次不夠?我沒找到強制要求半個月檢測一次的要求。

      浮游菌因為浮游菌空氣采樣器太貴所以沒買。

      Leizhw

      1.---對于可疑致病菌,或已知標準致病菌株/質控致病菌準,要求在生物安全柜內操作;

      ---對于日常樣品致病菌檢測,原則上要求盡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內操作,然而,因為日常樣品中致病菌低或未知,本案例在無菌室操作,個人認為是可以的,但應確保生物安全防護(戴帽子、戴口罩、戴手套等)。

      2.浮游菌因為浮游菌空氣采樣器太貴所以沒買。。。

      ----關于環境監控,每個實驗室自行實施,菌落沉降法就能滿足要求

      ----關于頻次,一般要求初始階段,頻次高些,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頻次遞減。

      ----建議環境監測,別糊弄,自欺欺人,方便的時候同時監控紫外線強度(市售“紫外線強度檢測儀”)。

      問題17

      網友:wfj0808

      我們做無菌室環境監測使用的是GB/T 16294-2010,WS T 367-2012中附錄A6也是關于空氣中沉降菌的監測,不知二者有何區別,您為什么優先用后者?后者優在了哪些地方呢?

      Leizhw

      1.關于無菌室環境監測,GB/T 16294-2010比WS T 367-2012中附錄A6繁瑣;

      2.WS T 367-2012還有干熱滅菌監控、濕熱滅菌監控、臺面檢測等等,故我傾向于WS/T 367。

      問題18

      網友:fhlong428

      最近看標準經常遇到,如”沙門氏菌≤ 0/25g"的

      1.要求是按照GB 4789.4的要求檢測,如果沒有檢出是直接報告“未檢出”,還是報告“0”呢?如果有檢出又該如何報結果,難道還是報“檢出”。

      2.GB 16740-2014中微生物限量要求“微生物限量應符合GB29921中相應類屬食品和相應類屬食品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無相應類屬食品規定的應符合表3的規定。”而GB29921-2013中的致病菌限量要求都是采用三級采樣方案進行。如果標準按照 GB 16740-2014修訂后,要求只給出“沙門氏菌≤ 0/25g",是不是也要按照三級采樣方案進行。

      Leizhw

      1.規定為“檢出”、“未檢出”,凡其他方式表述,可視為“不規范”表述。

      —“未檢出”不可以報告為“0”;

      —本案例,如果客戶要求執行標準規定,報告為“0”,建議在備注中說明“0”即為“未檢出”.

      2.—單是GB 16740-2014的“表3 微生物限量”明確規定,但該規定不是“三級取樣方案”,而是典型的“二級取樣方案”;

      —GB 16740-2014的“表3 微生物限量”明確規定了“沙門氏菌≤ 0/25g",是典型的“二級取樣方案”,故不要按照三級采樣方案進行。

      問題19

      網友:wnb1979

      baird-parker平板能不能傾注接種,我們食品企業以前沒做過,現在實際操作一下覺得涂布操作起來有很多細節方面,比如說涂布后樣液不吸收,如果打開蓋子等吸收后在培養又怕污染,看到很多人說放在培養箱干燥后培養,不怕污染了空氣中的菌嗎?我是好怕,如果能像做菌落總數一樣傾注接種就不會存在這種問題,是不是那種平板只能表面接種?

      Leizhw

      1.建議使用直徑為12-14cm的大平皿進行涂布;

      2.建議在涂布前,將平皿置于培養箱中放置適當時間,正置,上蓋留小口,便于水汽揮發。

      3.無菌操作得當,污染的概率是比較低的。

      問題20

      網友:wawaguo77

      目前關于厭氧菌計數,國內或者國外有相關的標準方法嗎?如果只用菌落總數的培養基在厭氧條件下培養是否可以呢?

      Leizhw

      應該用專門的厭氧菌培養基,用厭氧袋或厭氧盒,或在厭氧培養箱中等厭氧條件下培養一定時間,然后計數就可以了!

      當然,對于生產型企業,也可以考慮一些快速檢測方法(如利用電化學原理的Rabit系統等)!

      問題21

      網友:Violetgirl

      請教您兩個關于GB4789.2的問題。

      1. 7.1.3 若所有稀釋度的平板上菌落數均大于300 CFU,則對稀釋度最高的平板進行計數,其他平板可記錄為多不可計,結果按平均菌落數乘以最高稀釋倍數計算。

      “對稀釋度最高的平板進行計數”如何理解?記錄為“>300"可以算作是計數的一種表達方式嗎?還是一定要估計出“360”,“480”這樣的具體數值?

      2. 6.2.1 待瓊脂凝固后,將平板翻轉,36℃±1℃培養48h±2h。水產品30℃±1℃培養72h±3h。

      “水產品”是怎樣定義的呢?包括水產加工品和含水產品的食品嗎?如“魷魚絲”、“蝦仁水餃”

      這是我們平時檢測中遇到的問題,望您不吝賜教!多謝!

      Leizhw

      1.如果10-1、10-2、10-3、10-4等稀釋,假如10-3的計數瓊脂平板的菌落數在30~300CFU,10-4的計數瓊脂平板的菌落數<30CFU,那么10-3的計數瓊脂平板的菌落數在30~300CFU便是“對稀釋度最高的平板進行計數”;

      2.>300可以算作是計數的一種表達方式;

      3.估計出“360”,“480”這樣的具體數值,是一種“假設性的技術結果”,無法肯定回答,需要排除很多客觀條件方可確定,請思考,如是否進行了系列稀釋?某稀釋度計數瓊脂平板的菌落數在30~300CFU是否存在?等等。

      SC/T 3012-2002 《水產品加工術語》中對水產品的定義:淡水或海水中的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類、藻類或其他的水生生物。

      問題22

      網友:melodylf77

      請問實驗室所用的消毒液是否必須做消毒效果驗證?如果要做,采用什么方法?周期如何確定?

      Leizhw

      市售消毒劑經過衛生部門嚴格審批,其消毒效果得到評估,一般來說不需要實驗室評估。當然如果實驗室要進行可參考以下標準:

      1.GB 14930.2-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劑;

      2.GB 27952-2011 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的衛生要求;

      3.《消毒技術規范》

      可考慮對每批次消毒劑進行驗收評估。

      問題23

      網友:Asdjiajia

      做沙門氏菌,要求是稱25g樣品到225mL BPW中,配成1:10的溶液,然后培養的,我們公司的是產品是粉末,加了25g樣品進225mlBPW溶液后,溶液被吸干,部分樣品還是干的,請問要怎么處理?

      Leizhw

      在進行方法偏離“方法確認”后,可擴大稀釋比例,如1:15或1:20直到ok,但在接種10mL TTB和10mL SC時要擴大至1.5mL、2.0mL。。。以此類推。

      問題24

      網友:Asdjiajia

      我想問一些有關沙門氏菌的問題,BS平板上基本每次都產黑色金屬光澤的菌落,每次都接著做生化試驗,三糖鐵有時產酸、產堿或者產氣,但是從沒有產過硫化氫(從沒有變黑過),所以我們現在在生化試驗這步都只是接種三糖鐵、耐氨酸脫羧酶試驗、ONPG,其他都不做(因為不產硫化氫的話,就算第一步判斷為可疑沙門氏菌,從表3沙門氏菌屬生化反應初步鑒別表對應的是A3序號,即補做ONPG,沙門氏菌為ONPG陰性,我們測得ONPG每次都是深黃色(即陽性),這樣就可以判斷為非沙門氏菌了吧?可是我就好好奇BS上究竟是什么菌?為什么跟沙門這么像?

      Leizhw

      1.建議使用其他品牌培養基進行平行對照試驗;

      2.請考慮使用顯色培養基,并使用 api 20e 進行鑒定,便可知是否是沙門氏菌。

      問題25

      網友:daiyifei28

      想了解下關于能力驗證樣品中致病菌樣品制備的信息,例如在做沙門氏菌能力驗證樣品時你們通常會加什么干擾菌株?同樣,金葡,志賀氏菌等是否能給介紹下?

      Leizhw

      1.制備沙門氏菌能力驗證樣品時通常會加枸櫞酸桿菌、志賀氏菌、大腸桿菌等干擾菌;

      2.制備金葡能力驗證樣品時通常會加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藤黃葡萄球菌等干擾菌;

      3.制備志賀氏菌能力驗證樣品時通常會加枸櫞酸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干擾菌。

      問題26

      網友:王子小帥123

      我按GB4789.3-2016方法檢測出結果是<3MPN/mL,而我們的衛生標準是≤6MPN/100mL,那我應該怎么樣寫報告呢?是寫成<3MPN/mL,還是寫成<3MPN/100mL。

      Leizhw

      首先不能簡單的換算。原則上衛生標準規定單位為MPN/100個(mL)DE ,須使用GB/T 4789.3-2003。

      然而,可以根據GB 4789.3-2016和GB/T 4789.3-2003 MPN表下的備注,無奈之下可認為<3MPN/100mL近似于<300MPN/100mL。

      問題27

      網友:Ruochenpeng

      微生物檢測遇到困難請求幫助:一液體微生物制劑樣品(臺灣的,9月份生產,未開封)含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各菌數指標出廠均大于10的9次方(分別用MRS,PDA,乳糖膽鹽培養基32度培養3天),且常溫不開封菌數保持1年不變。我按照這個方法培養的結果,乳酸菌酵母菌最多達到10的6次方,芽孢桿菌只有10的4次方。我用MRS燭缸法厭氧或需氧培養乳酸菌37度3天,營養瓊脂培養芽孢桿菌(GB26428-2010),PDA培養酵母菌28度5天,結果跟前面差不多。樣品PH3-4。請教:

      1.微生物制劑常溫不開封能保持菌數1年不變?

      2.我的結果偏低這么多,問題出在哪?(臺灣培養基,環凱培養基有做對比,結果差不多)

      Leizhw

      一般情況下,細菌在低溫或凍干狀態,能長時間保持“活態”,而且數量不會長時間保持不變。

      您的“引題”中描述著:"一液體微生物制劑樣品(臺灣的,9月份生產,未開封)含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各菌數指標出廠均大于10的9次方(分別用MRS,PDA,乳糖膽鹽培養基32度培養3天),且常溫不開封菌數保持1年不變",這不符合常規!

      至于你的檢測結果偏低,我認為是正常的。

      問題28

      網友:Baixiaorong

      學生有一個特急的問題,在做金黃色葡萄球菌時,血平板和BP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均不符合國標的描述,無溶血及沉淀環,但是血平板上的白色菌落在做BHI培養后,血漿凝固酶試驗陽性,革蘭氏也是陽性。這樣的結果可以報檢出嗎?

      Leizhw

      本案例中“血平板和BP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均不符合國標的描述,無溶血及沉淀環”,似乎不能算為“檢出”。

      此外:

      1.從你的問題描述可初步推測,您好像沒有對關鍵培養基進行“適用性評估”,請您參考SN/T 1538或從網上下載核實參考材料,制訂并執行相關SOP;

      2.如果使用“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作平行試驗,對可疑菌予以鑒定確認,您會對最終結果更有信心。

      問題29

      網友:Zsjzsjzz

      雷老師 4789系列國標上樣品處理都是說選取2--3個適宜稀釋梯度那我們奶制品吸取原液之后有必要做下一個稀釋梯度嗎,我們的產品標準≤1 如果要做是直接吸原液1mL到9ml生理鹽水中稀釋還是吸取25ml到225生理鹽水稀釋呢?

      Leizhw

      --原液,沒有問題;

      --GB 4789的強制性規定,均是“25mL到225mL稀釋液”

      問題30

      網友:4587999

      雷老師,我們實驗室是只檢測食品的生物二級實驗室,不是醫藥的實驗室,那還有沒有必要做懸浮菌呢?

      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應該做哪項呢?

      Leizhw

      --至少務必浮游菌、沉降菌。

      --GB 4789.1、GB/T 27405、SN/T 0330、SN/T 3901。

      問題31

      網友:706564978

      請問下,剛新建的微生物實驗室,有裝高效過濾,用自來水把里面擦了一遍,還開了一個小時的紫外燈,是否還要用75%酒精和消毒液擦拭一遍

      Leizhw

      既然剛新建的微生物實驗室,高效過濾材料也是新的,你用自來水把里面擦了一遍,還開了一個小時的紫外燈足夠了。

      問題32

      網友:wwxqsy1

      如果一批成品檢了3個平行樣,都有長菌但符合標準,最后報告是取3個樣品的平均值嗎?

      Leizhw

      為何要檢3個平行樣呢?

      既然都有長菌但符合標準,報告三個樣品的結果,可以增加“信任”。

      當然,可以報告平均值。

      問題33

      網友:Xdfd

      1.關于微生物檢測前的手部涂抹,有沒有必要要,應該做哪些項目,頻次應該怎么定,有沒有標準對這方面要求進行了規定;

      2.我們的大腸菌群原始記錄有測定值和報出值兩欄需要填寫,以前我們測定值一欄寫0,報出值寫<1,到有次外部審核的時候,審核老師說我們這樣填寫不規范,要求改成測定值和報出值都是<1,您覺得哪種寫法是對的呢

      3.GB 4789.1-2016規定結果報告后,被檢樣品才能被處理,同時又規定剩余樣品或同批樣品不進行微生物項目的復檢,這樣的話留樣還有什么意義,這項規定是強制性的嗎?關于致病菌留樣,對留樣條件有沒有具體要求?

      4.關于微生物檢測室的“無回路”設計,有沒有更具體的資料

      Leizhw

      1.手部涂抹檢測,一般是特殊生產環節,如食品、藥品,對于微生物檢測,沒有必要,但實驗前使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在適宜時戴乳膠手套;

      測試的項目,一般是菌落總數,具體方法可參考WS/T 367、GB 15982。

      2.我認為你們的做法是對的;評審老師的做法有待商榷。

      3.留樣的目的,避免指示菌超標或被致病菌污染的樣品,不當處理而造成“麻煩”或問題;所以,樣品暫存至“報告出具后”,GB 4789.1-2016的8.1有規定,當然“土豪”們在檢測后對所有樣品高壓滅菌處理。

      4.“無回路”設計是指每天工作流程從低污染---高污染,GB 19489、GB/T 27405、SN/T 0330都只是宏觀規定。

      問題34

      網友:qhd8866

      淀粉糖大腸菌群執行的是2003的版本,能不能用平板做?咨詢過質監局他們采用的是乳糖發酵管做的?這兩種做法對實驗結果有偏差嗎?哪一個實驗的精確度更好一點?

      Leizhw

      執行何種方法,要依據產品標準或企業標準;

      GB/T 4789.3-2003的兩種方法,其一是MPN法,其二是直接計數法,精確度沒有可比性;

      據常識,使用MPN法更好些,因為淀粉糖是深加工產品。

      問題35

      網友:LIULIU2011

      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如果證實試驗中沒有管產氣的話,那我報告應該怎樣寫呢?是<10CFU/g嗎?如果有1根管產氣的話,那報告是不是15.30.45等等都是15的倍數呢?

      Leizhw

      如果執行GB 4789.3-2016,大腸菌群平板計數法,證實試驗中沒有管產氣的話,本案例結果報告一般是:

      1.對于固體樣品,或以“重量計”的其他樣品,<10CFU/g;

      2.以“容積計”的液體樣品,<1CFU/mL。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