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肖國青20日披露,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1993年成立至2019年歷時26年磨一劍,突破國外ZL封鎖,攻克核心關鍵技術,自主設計國際首臺“回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醫用重離子裝置,裝置整體性能達國際先進,核心束流指標達國際領先。
當日,2020年第四屆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舉行。肖國青作《重離子治療技術發展與應用》報告時稱,中國每年新增癌癥患者400多萬,死亡200多萬,80%患者發現惡性腫瘤時已是晚期。
醫用重離子治療裝置,可利用高速的碳重離子穿過正常組織,殺死人體內腫瘤細胞,向“瘤子”發射精準定向“碳離子導彈”。重離子治癌具有副作用小、療程短、療效好、精準治療的優勢。
肖國青表示,目前,國際重離子治療裝置在德國、意大利等國建成12臺、在建6臺,累計治療病人3萬余人。中國甘肅建有6臺,推廣在建合計4臺。技術方面,中國還自主創新完成重離子放射治療整體軟件解決方案,打破高端醫療器械國際壟斷,成功應用于甘肅武威示范裝置臨床治療,并進行商業運行。
1993年以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先后建成多代大型重離子加速器裝置,通過先進加速器技術和核探測技術研發、重離子束治療相關生物學基礎研究以及臨床前期研究,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實現重離子束臨床治療的國家。
今年6月,甘肅省科學技術廳在省政府新聞辦例行發布會上,就以武威為例披露了碳離子治療系統的成功實踐。意味著,中國首臺自主知識產權的碳離子治療系統研究開發及產業化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肖國青說,碳離子治療系統武威示范裝置檢測歷時2年半,檢測報告7000余頁,首次為中國同類醫療器械檢測確立標準。同時,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通過國家安全性、有效性系統評估,獲批上市。今年3月起,正式接收病人,對100例患者實施治療,療效明顯。
肖國青說,繼美國、日本和德國進行了臨床試驗前期研究和治療后,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自2006年至2013年,開展了213例臨床前期試驗,證明了重離子治癌臨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完)
記者7日從中核集團獲悉,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國內首臺緊湊型加速器質譜儀(AMS),整套系統占地面積約30平方米,較傳統裝置縮小2/3,標志著我國在高端核分析設備研制方面取得重要進......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舉行,賽諾菲這家創新醫藥健康企業連續第六年參展。今年,他們以“奇跡實驗室”為主題,精彩亮相進博會的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這里展示了他們在免疫......
——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順利召開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屆尿液生物標志物學術研討會(Urimarker2023)于北京師范大學圓滿落幕。本次研討會采用線上線......
研究成果以“BCL6通過拮抗BLIMP1促進癌癥中干細胞樣CD8+T細胞抗腫瘤程序(BCL6PromotesaStem-likeCD8+TCellPrograminCancerviaAntagoniz......
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模塊化納米顆粒,其表面經精心設計,可容納任何選擇的生物分子,從而可定制納米顆粒以靶向腫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實體。研究論文30日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上。與......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細胞......
記者23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通過與國際多中心、多學科交叉融合團隊協作,揭示了腦室形態影響腦疾病發生的遺傳機制。他們率先發現側腦室下角體積增大是阿爾茨海默病可遺傳的影像標記,可早期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
近日,上海市浦東醫院就衛生專用材料-外送特檢公開招標,預算金額350萬元,檢測范圍包括:質譜類、慢病類、腫瘤伴隨診斷及個體化治療、用藥基因、遺傳性腫瘤篩查、遺傳病的診斷、感染精準診斷等。詳細內容如下:......
日前,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制造出一個長度僅為0.2毫米的粒子加速器,是迄今為止同類設備中最小的,甚至小到可以裝在筆尖里。該粒子加速器是第一個能夠產生快速且聚焦良好的電子束的微型加速器,可......
10月12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TalDanino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發表題為“Probiotic-guidedCAR-Tcellsforsolidtumortargeting”的研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