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概要
將某種蛋白注射新西蘭大耳兔產生免疫反應,通過ELISA檢測免疫產生的抗體。
實驗原理
將抗原吸附在固相載體表面,加入抗血清,抗體和抗原在載體表面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洗去未結合抗體,然后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抗體的抗體),二抗與抗體結合,洗去未結合二抗,加底物顯色劑顯色,在一定波長下測定 OD 值,根據 OD 值判斷血清中抗體的產生情況。
主要試劑
PBS 緩沖液
弗氏完全佐劑
弗氏不完全佐劑
碳酸鹽緩沖液
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兔 IgG 二抗稀釋液
TMB 底物溶液 A 液與 B 液
主要設備
研缽
注射器
兔固定架
錐形瓶
酶聯板
洗板機
酶標儀
實驗材料
新西蘭大耳兔(公)
實驗步驟
1. 抗原的乳化
以無菌 PBS 緩沖液溶解抗原,使總蛋白的濃度為 2 mg/mL,將弗氏完全佐劑與抗原溶液以 1∶1 比例混合,在干凈無菌的研缽內研磨,直至形成穩定的油包水型乳劑(一小滴乳劑在水面上不擴散)。
2. 初次免疫
(1) 獲得陰性血清
免疫前,耳緣靜脈采血約 2 mL。置 37℃ 1 h,4℃靜置過夜使血清析出,離心(2000 r/min,4℃,10 min),吸取上清,分裝后 -80℃保存。
(2) 注射
用弗氏完全佐劑乳化的抗原溶液,在兔背部、大腿處進行皮內、肌肉多點注射。皮內注射:每處約 0.1 mL,共注射 20-30處;肌肉注射:每點 1 mL,兩點注射。注射完畢,輕輕按摩注射部位以幫助吸收,注射位置出現白色小皮丘。
3. 加強免疫
一周后,用弗氏不完全佐劑乳化的抗原進行加強免疫,過程同初次免疫。每隔一周,以 PBS溶解的抗原(總蛋白濃度為 2 mg/mL)加強免疫一次。
免疫 4 次后,間接 ELISA 法測定抗血清效價上升情況。
4. 抗血清的制備
(1) 血清中抗體的效價上升且達到穩定值后,加強免疫一次,一星期后可采血獲得大量抗血清;
(2) 采血前保證飲水,但停食一天,以降低血脂;
(3) 將大耳兔用兔固定架固定;
(4) 心臟采血,采血后的注射器需靜置,以免發生溶血現象;
(5) 將采得血液 37℃靜置 1 h,4℃過夜,離心(3000 r/min,4℃,10 min),吸取上清,分裝為不同體積,-80℃保存備用。
5. 間接 ELISA 測定
(1) 以包被液(碳酸鹽緩沖液)包被抗原溶液,使對應抗原終濃度為 0.5 μg/mL;
(2) 在酶聯板的每孔中加入 100 μL 抗原包被液,處理及對照包括:
抗原包被液+一抗+二抗
抗原包被液+二抗
輕輕振動平板使抗原分布均勻,將包被的微量滴定板用塑料保鮮膜封好,37℃潮濕孵育 60 min,再置 4℃過夜;加有抗原溶液的微量滴定板封好后于 4℃可保存數月。
(3) 次日,在洗板機上用 PBST 洗滌三次;
(4) 每孔加入 150 μL~200 μ L封閉液,37℃潮濕孵育 60 min;
(5) 倒掉封閉液,用 PBST 洗滌三次,最后每塊滴定板用一大紙巾包裹,孔口朝下,在幾張紙巾上輕輕拍打,棄去殘余的液體;
(6) 用稀釋液將抗血清做 1∶20、1∶40、1∶80、1∶160 稀釋,取 100 μL 分別加入到對應包被孔中,微量滴定板用塑料保鮮膜封好,37℃潮濕孵育 60 min;
(7) 洗板機上用 PBST 洗滌三次,最后一次洗滌后,如步驟 5 所述棄去殘余液體;
(8) 每孔中加入 100 μL 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羊抗兔 IgG 二抗稀釋液(1∶10000 稀釋),37℃潮濕孵育 60 min,洗滌三次;
(9) 混合 TMB 底物溶液 A 液與 B 液,每孔加入 50 μL,37℃顯色 15~30 min;
(10) 每孔中加入 50 μL 2 mol/L H2SO4 終止反應;
(11) 酶標儀上測定 OD450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