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啟動前期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召開。科學技術部副部長黃衛、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上海市副市長吳清等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明確了該計劃的推進路徑,宣布了中國工作組成立,并就該計劃具體實施思路和舉措進行研討。
座談會上,黃衛充分肯定了前期推進工作成效并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視“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這一倡議,認為其符合國際大科學計劃的基本原則,同意并支持由科學界先行發起“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他表示,十分高興看到該計劃中國工作組正式成立,希望國內相關團隊在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的統籌部署下緊密合作,逐步推進計劃實施。
李樹深表示,中科院對“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的發起進行了長期的布局與醞釀,中科院將時刻不忘新時代新擔當,增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進一步支撐大科學計劃的實施。
吳清指出,多年來,上海在腦科學和類腦研究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戰略部署,組建上海市腦科學和類腦研究中心,布局市級科技重大專項等計劃,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初步形成了腦科學領域國際合作網絡體系。上海將在科技部統一部署與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戰略任務,全力以赴推進腦圖譜大科學計劃以及腦科學領域相關工作,積極探索開拓新形勢下國際科技合作的新局面。
“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大科學計劃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學術主任蒲慕明和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學校長駱清銘共同發起,將使用最接近人類的非人靈長類等動物模型,在單細胞分辨率上繪制具有神經元類型特異性的全腦聯結圖譜。本計劃面向世界科學前沿,為解析高級認知功能的神經環路原理提供必要的支撐;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重大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精確的神經環路靶點;面向經濟主戰場,為類腦計算和腦機智能技術提供創新架構和模擬的基礎。該大科學計劃將結合“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任務布局,依托上海市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和松江G60腦智科創基地,采取聯合攻關、逐步推進的方式實施,積極吸引國際團隊、開展國際合作,力爭在2025 完成小鼠、2035年完成獼猴的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繪制。
科技部、中科院、上海市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近30位來自全國的院士專家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現場
長春花為夾竹桃科長春花屬植物,在中草藥用途上,全草入藥有止痛、消炎等功效。單萜類吲哚生物堿(MIAs)是植物中最多樣的特殊代謝產物,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長春花能夠合成130多種MIAs,是研究單萜吲哚......
中新網巴黎12月7日電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7日開幕之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正在加快繪制一些特殊海域的海洋物種圖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天透露,正在......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懷特海德研究所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穎的、集合的、基于成像的篩選方法系統性地評估了5000多個人類必需基因的功能。他們的分析利用CRISPR/Cas9來敲除基因活......
歐洲人腦計劃團隊開發的多層次于利希人腦圖譜可通過將大腦網絡與其基礎解剖結構相關聯,幫助研究精神疾病和衰老障礙。通過用前所未有的詳細程度映射微體系結構,該圖譜可更好地理解大腦連接和功能。研究人員近日在《......
9月7日,記者獲悉,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指導,百圖生科(北京)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組織編制的《計算免疫問題》在京發布。與此同時,雙方合作升級“免疫圖譜卓越計劃”,通過人工智能解碼人體免疫系統,為更......
科學家以果蠅為模型生物,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完整、最詳細的動物胚胎發育單細胞圖譜。這一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成果,利用了來自100多萬個各個發育階段的胚胎細胞數據,代表了多個層面的重大進步,有助于......
2022年4月26日獲悉,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文章。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全基因組檢測方法,能夠在整個癌癥基因組中識別點突變、小片段插入和缺失等體細胞突變事件,但不包括其在基......
可移動元件(也被稱為轉座子或轉座元件)約占人類基因組的一半。在人類基因組中,Alu、LINE-1(L1)、SINE-VNTR-Alu(SVA)以及HERV-K等是普遍認為仍然活躍的可移動元件家族,它們......
分子生物學領域內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個體基因組特征,如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SNP),與基因調控各層級之間的因果關聯以及這種關聯對表現型的影......
T細胞單細胞圖譜的研究框架和主要發現。(張澤民供圖)12月17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教授張澤民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步召德課題組以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在《科學》上發表了泛癌癥T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