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9-29 09:17 原文鏈接: 卡住中國脖子的35項技術最全盤點(四)

    15核心算法

    中國已經連續 5 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應用市場,但高端機器人仍然依賴于進口。由于沒有掌握核心算法,國產工業機器人穩定性、故障率、易用性等關鍵指標遠不如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發那科(日本)、ABB(瑞士)、安川(日本)、庫卡(德國)的產品。核心算法差距過大,導致國產機器人穩定性不佳,故障率居高不下。算法的差距不只體現在核心控制器上,更拖慢了伺服系統響應的速度。
    機器人每完成一個動作,需要核心控制器、伺服驅動器和伺服電機協同作戰。對于單臺伺服系統,國產機器人動態與靜態精度都很高,但高端機器人一般同時有 6 臺以上伺服系統,用傳統的控制方法難以取得好的控制效果。

    參考內容:《算法不精,國產工業機器人有點“笨”》

    16航空鋼材

    無論起飛還是降落,起落架都是支撐飛機的唯一部件,尤其是在飛機降落階段,其承載的載荷不僅僅來自機身重量,還有飛機垂直方向的巨大沖力。因此,起落架的材料強度必須十分優異,只能依靠特種鋼材才行。

    目前使用范圍最廣的是美國的 300M 鋼,該材料采用真空熱處理技術,避免了滲氫,零件表面光亮,無氧化脫碳、增碳和晶界氧化等缺陷,提高了表面質量。而國內用于制作起落架的國產超強度鋼材有時會出現點狀缺陷、硫化物夾雜、粗晶、內部裂紋、熱處理滲氫等問題,這些問題都與冶煉過程中純凈度不夠有關系。所以我國在高純度熔煉技術方面與美國還有較大差距,存在很大提升空間。

    參考內容: 《航空鋼材不過硬,國產大飛機起落失據》

    17銑刀

    隨著我國近年來高鐵的迅猛建設,鋼軌養護問題也愈加讓業內專家憂心。若養護不到位,不僅折損生命周期,還存在高風險隱患。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雙動力電驅銑磨維護機器人裝備——被稱為鋼軌‘急救車’的銑磨車可為鋼軌“保駕護航”。但銑磨車最核心部件銑刀仍需從國外進口。銑刀的材料是一種超硬合金材料。對其中金屬成分我們已然了解,但就是不知人家是怎么配比、合成的,如同琢磨某種中藥的祖傳秘方、各種藥材比例是多少,都不甚明了。

    參考內容:《為高鐵鋼軌“整容”,國產銑刀難堪重任》

    18高端軸承鋼

    作為機械設備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軸承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無論飛機、汽車、高鐵,還是高精密機床、儀器儀表,都需要軸承。這就對其精度、性能、壽命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而我國的制軸工藝已經接近世界頂尖水平,但材質——也就是高端軸承用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高端軸承用鋼的研發、制造與銷售基本上被世界軸承巨頭美國鐵姆肯、瑞典 SKF 所壟斷。前幾年,他們分別在山東煙臺、濟南建立基地,采購中國的低端材質,運用他們的核心技術做成高端軸承,以十倍的價格賣給中國市場。煉鋼過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優質的鋼變得更加“堅強”。但怎么加,這是世界軸承巨頭們的核心秘密。

    參考內容:《高端軸承鋼,難以補齊的中國制造業短板》

    19高壓柱塞泵

    液壓系統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部件之一,一切工程領域,凡是有機械設備的場合,都離不開液壓系統。高壓柱塞泵是高端液壓裝備的核心元件,被稱作液壓系統的“心臟”。中國液壓工業的規模在 2017 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二,但產業大而不強,尤其是額定壓力 35MPa 以上高壓柱塞泵,90% 以上依賴進口。國內生產的液壓柱塞泵與外國品牌相比,在技術先進性、工作可靠性、使用壽命、變量機構控制功能和動靜態性能指標上都有較大差距,基本相當于國外上世紀 90 年代初水平。

    參考內容:《高壓柱塞泵,鯁在中國裝備制造業咽喉的一根刺》

    20航空設計軟件

    自上世紀 80 年代后,世界航空業就邁入數字化設計的新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離開軟件就無法設計的高度依賴程度。設計一架飛機至少需要十幾種專業軟件,全是歐美國家產品。國內設計單位不僅要投入巨資購買軟件,而且頭戴鋼圈,一旦被念“緊箍咒”,整個航空產業將陷入癱瘓。 

    據媒體報道,設計殲 -10 飛機時,主起落架主承力結構的整個金屬部件是委托國外制造。但造完之后,起落架的收放出現問題,有 5 毫米的誤差,只好重新訂貨制造。僅僅是這一點點的誤差,影響了殲 -10 首飛推遲了八九個月。沒有全數字化的軟件支撐,任何一點細微的誤差,都可能成為制造業的夢魘。

    參考內容:《航空軟件困窘,國產飛機設計戴上“緊箍咒”》

    21光刻膠

    我國雖然已成為世界半導體生產大國,但面板產業整體產業鏈仍較為落后。目前,LCD 用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至今被TOK、JSR、住友化學、信越化學等日本企業所壟斷。就拿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京東方來說,目前已建立 17 個面板顯示生產基地,其中有 16 個已經投產。但京東方用于高端面板的光刻膠,仍然由國外企業提供。

    光刻膠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樹脂、色漿、單體、感光引發劑、溶劑以及添加劑,開發所涉及的技術難題眾多,需從低聚物結構設計和篩選、合成工藝的確定和優化、活性單體的篩選和控制、色漿細度控制和穩定、產品配方設計和優化、產品生產工藝優化和穩定、最終使用條件匹配和寬容度調整等方面進行調整。因此,要自主研發生產,技術難度非常之高。

    參考內容:《中國半導體產業因光刻膠失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