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9-30 16:13 原文鏈接: DNA甲基化參與調控大豆等表觀遺傳研究新進展

      大豆胞囊線蟲(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glycines)病是引起大豆減產的病害之一,研究大豆-線蟲互作機制對提出新的病害防控策略、培育抗胞囊線蟲病的大豆新品種具有重要意義。DNA甲基化(DNA methlation)是一種表觀遺傳標記,在植物生長發育及響應各種生物或非生物脅迫過程中發揮調控作用。研究表明,胞囊線蟲侵染會引起寄主植物基因組DNA甲基化的改變(Rambani et al., 2015; Hewezi et al., 2017;Rambani et al., 2020),基因功能研究揭示,某些特定基因的DNA甲基化狀態變化直接參與植物與胞囊線蟲互作的調控(Hewezi et al., 2017;Rambani et al., 2020)。因此,寄主植物DNA甲基化模式的改變可能在線蟲寄生和調控植物適應性響應中均發揮作用。然而,在SCN與寄主大豆互作中是否也存在DNA甲基化對于miRNA基因表達的調控作用尚未研究。

      該研究以對SCN有顯著抗、感差異的大豆近等基因系(NIL-S和NIL-R)為材料,在全基因組水平鑒定并分析SCN侵染過程中NIL-S、NIL-R根內受DNA甲基化調控的miRNA基因的差異表達變化。在感病系NIL-S中共鑒定出82個甲基化的miRNA基因,而在抗病系NIL-R中僅有16個miRNA基因受到DNA甲基化修飾。其中,miR5032、miR5043、miR1520b和miR2107-ch16在NIL-S、NIL-R中表現出相反的DNA甲基化狀態。此外,兩個miR5770家族成員miR5770a和miR5770b在NIL-S中被高度甲基化,而在NIL-R中DNA甲基化水平則顯著降低,表明這些miRNA基因在SCN與寄主的兼容性、非兼容性反應中發揮生理作用可能與DNA甲基化相關。基因表達分析證實,SCN侵染時,miR5032、miR5043、miR1520b、miR5770a/b的甲基化狀態變化會改變它們在抗、感品系內的基因表達水平,引起靶標基因受到進一步的轉錄調控。利用大豆發根轉化系統在NIL-S中異源表達miR5032、miR5043、miR1520b、miR5770b,可不同程度提高大豆對SCN的抗性。該研究揭示miRNA基因的DNA甲基化動態修飾在大豆與胞囊線蟲互作過程中具有重要調控作用。

      相關研究成果以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miRNA genes during compatible and incompati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ybean and soybean cyst nematode為題,發表在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上(DOI:10.1094/MPMI-07-20-0196-R)。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胡巖峰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美國田納西大學博士TarekHewezi為論文通訊作者。

    大豆胞囊線蟲侵染后大豆近等系中發生DNA甲基化的miRNAs熱圖

    相關文章

    上海交大/浙大團隊共同揭示“點燃”胰腺癌免疫微環境的表觀遺傳治療靶點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薛婧、王宇團隊與上海交大基礎醫學院唐玉杰,浙江大學王超塵等國內外研究者合作在Gut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揭示了經由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元件(EndogenousRe......

    穩定性與可塑性:細胞命運的“天平”

    表觀遺傳指的是在不改變DNA序列的情況下,基因表達和生物性狀的可繼承變化。細胞命運決定包括細胞身份的維持和轉換,這就涉及到表觀遺傳信息的繼承性和可塑性,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點前沿方向。生命的"......

    驅動表觀遺傳重編程和分化機制確定

    在《自然》雜志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由齋藤通紀領導的日本京都大學人類生物學高級研究所團隊,確定了人類生物學中驅動表觀遺傳重編程和分化機制的重要條件,這標志著人類體外配子生成(IVG)研究中一個新的里......

    營養與健康所通過量化表觀遺傳時鐘的隨機成分闡明表觀遺傳時鐘本質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AndrewE.Teschendorff研究組在《自然-衰老》(NatureAging)上,發表了題為Quantifyingthestochasticcompone......

    驅動表觀遺傳重編程和分化機制確定

    圖片表示從人類原始生殖細胞樣細胞(綠色)到人類有絲分裂前精原細胞(紅色)的體外分化。科技日報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在《自然》雜志上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由齋藤通紀領導的日本京都大學人類生物學高......

    CancerDiscov|結直腸癌分子亞型的表觀遺傳基礎和特征轉錄因子

    北京大學湯富酬及周鑫共同通訊在CancerDiscovery(IF28)在線發表題為“Single-cellchromatinaccessibilityanalysisrevealstheepigen......

    厚積薄發我國科學家揭開表觀遺傳“神秘面紗”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脫氧核糖核酸(DNA)決定了生物體的全部表型。但問題來了,在相同環境中成長的同卵雙胞胎,身高、膚色、性格、健康狀況等并非完全相同,這是為什么?為了揭開表觀遺傳的“神秘面紗”,科......

    綜述:化學干預靶向致癌m6A修飾蛋白

    RNA表觀遺傳學為基因表達調控提供了一個新的切入點,以RNAm6A甲基化修飾為代表開辟了RNA表觀遺傳的研究新方向。首個m6A去甲基化酶FTO的發現證實了m6A修飾的動態可逆性,成為推動m6A領域發展......

    研究人員發現防御納米粒子的祖先表觀遺傳防御機制

    來自芬蘭綜合方法開發與驗證中心(FHAIVEFHAIVE)和坦佩雷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與納米粒子暴露有關的新型反應機制,這種機制在不同的物種中是共享的。博士研究員GiusydelGiudice博士......

    國外新技術可同時繪制多個表觀遺傳標記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科研人員開發了Nano-CT,可以同時探測單個細胞和數千個細胞中的幾種不同組蛋白標記,更詳細地研究小鼠大腦中細胞如何獲得獨特屬性和專門化。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生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