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計算機網絡包含了數臺計算機或裝置,它們鏈接在一起可以互相通訊。在一個計算機網絡中,至少包含了兩臺計算機,而兩個或更多的網絡足以形成更大的網絡。而我們常提到的因特網(Internet),是一個包含非常多網絡的巨型網絡。
本文將示范如何透過電線(搭配鱷魚夾頭)連接兩個micro:bit,進而建立起您自己的網絡。為讓兩個micro:bit可以彼此傳輸訊息,它們需要鏈接在一起,不論是有線或無線,而我們稱此為通訊媒介。
在兩個micro:bit間傳輸的訊息,可以是字符串(String),如「Hello」;或是數字,如「9」;或是一個小圖案。micro:bit會把要傳輸的訊息轉變成為訊號,再透過通訊媒介傳送出去。
計算機及您手上的micro:bit,在處理訊號時一定會將它們轉換為二進制數據,也就是0和1。此外,經由計算機處理的二進制數據,必須在透過通訊媒介傳送前被轉變成為訊號。而透過不同的通訊媒介所連接的計算機或任何裝置就是網絡。在這篇文章中,將透過鱷魚夾頭電線來建立一個包含兩個micro:bit的小小網絡。
動動手寫程序:傳遞愛心圖案
在這個段落,讀者們將透過電線連接兩個micro:bit。您將從一個micro:bit傳送一個心型圖案至另一個。接下來,您將藉由四個任務,撰寫出傳送心型圖案的micro:bit程序。
圖1 愛心圖案
任務一:觀看心型圖案如何傳送
請看這段影片,說明如何連接兩個micro:bit以及程序運作方式:
任務二:將兩個micro:bit連接起來,并測試聯機是否成功。
Step1:使用鱷魚夾線,連接兩個micro:bit的3V腳位。然后,用另一條線連接兩個micro:bit的GND腳位。
Step2:使用鱷魚夾線,(1)連接第一個micro:bit的2號 腳位,另一頭接到第二個micro:bit的1號腳位;(2)連接第二個micro:bit的2號 腳位,另一頭接到第一個micro:bit的1號腳位。請注意線一定要接對:3V接3V;GND接GND;Pin 1接 Pin 2;Pin 2接 Pin 1。
圖2 要特別注意的是,鱷魚夾線需要正確連接。
Step3:測試傳輸線是否接通。請用瀏覽起開啟MakeCode程序環境,用程序指令積木拉出圖3的程序。這個程序的邏輯是,當我們按下其中一個micro:bit上面的按鈕A,檢查另一個micro:bit的LED是否亮起。您將可在「進階/引腳」程序積木指令區中找到本程序所需的指令積木。
圖3
任務三:測試傳送心型圖案的Hex檔案
Step1:將傳送心型圖案的程序下載至您的micro:bit。這里有兩個不同的Hex檔案,需要下載至micro:bit1和micro:bit 2。載點分別在:Hex1 Hex2 。請注意這兩個Hex檔案要直接裝到您手邊的的micro:bit上執行,無法再MakeCode程序環境來編輯了。
Step2:現在,請搖晃一下micro:bit來看看是否有顯示心型圖案。
任務四:撰寫傳送心型圖案的程序
在這個任務中,您要寫一個micro:bit的程序來達到類似于在任務二、三中的傳送訊息效果。在撰寫程序前,您必須思考三個問題:
1.在您的程序中,micro:bit會對于哪一項輸入產生反應?
2.兩塊micro:bit該如何傳送數據給對方?
3.你覺得兩塊micro:bit是真的把心型圖案傳送給對方嗎?
關于問題1,請讀者們看一下MakeCode程序環境中的「輸入」程序積木指令區下面的選項;關于問題2,請讀者們使用前面任務二步驟三的電報程序。
關于問題3,我們假設micro:bit 2知道,它將會從micro:bit 1那里接收到一個心型圖案,讓我們撰寫micro:bit 1的程序,使它:
(1)先顯示一個心型圖案,直到它向micro:bit 2傾斜;
(2)當它向micro:bit 2傾斜時,它會從正確的腳位向micro:bit 2傳送一個脈沖;
(3)當micro:bit 1在正確的腳位上接收到這個脈沖時,它會顯示出一個心型圖案。
接著撰寫micro:bit 2程序,使它:
(1)當它在正確的腳位上接收到一個脈沖,micro:bit 2會顯示一個心型圖案。
(2)當它向micro:bit 1傾斜,它會從正確的腳位傳送一個脈沖給micro:bit 1。
這樣大家都明白程序是如何運作的了嗎?趕快動動手玩玩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