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神刊CA發布了美國《2018年癌癥數據報告》,報告指出,在2014-2015年間,美國癌癥死亡率下降了1.7%,總體相對1991年的死亡率峰值下降了26%,在過去的20年里,癌癥死亡率呈持續下降趨勢,而這個偉大的公共衛生的勝利除了要歸功于近年來醫療技術的發展和進步,還有就是吸煙人口的下降。(CA重磅發布美國2018年癌癥數據:癌癥死亡率20年持續下降,死亡人數減少240萬,禁煙居功至偉)
吸煙與癌癥之間的故事奇點糕就不重復了,今天要說的是一類比癌癥還“可怕”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它早就已經超越癌癥,成為全世界范圍內的“第一殺手”了,而吸煙,正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誘因。那怎么辦?戒唄!可是奇點糕發現,很多中年男性都表示,戒煙之后會變胖!眾所周知,肥胖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大影響因素,那這煙豈不是白戒了?!
別忙!放下點煙的手!奇點糕今天要告訴大家,發胖了也不會白戒的,一項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包含10萬多名男性的研究指出,即使在戒煙之后胖了,但是和打死不戒煙的人相比,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仍還還會有顯著下降,其中中風的風險會下降25%,而心肌梗塞更是下降了67%[1]!
關于戒煙后體重增加這個問題奇點糕經常聽到爸爸一輩的“中年男子”抱怨,隨手打開百度也能搜到一堆“求戒煙后不長胖的辦法!”。為什么戒煙之后很多人會發胖這個迷思也有一些科學的解釋,比如煙草中的尼古丁有抑制食欲的作用,還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2],所以戒煙后,食欲恢復正常,代謝率降低,吃得更多,燃脂更少,長胖也就是自然的了。
另外,吸煙對嗅覺和味覺也會造成一定的干擾,戒煙后,食物突然變得更有“吸引力”了,不知不覺也就能多吃點兒[2]。一般來說,戒煙后,體重增加個2.25-4.5kg[3]被認為是正常的,也有研究認為煙癮大、煙齡長的人可能會增加得更多,達到7-10公斤[4]。不過那些一下胖了30斤甚至40斤的朋友,最好反省一下是不是為了克制煙癮而花式吃零食了,這個胖的可有點太多了。
這項研究來自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基于國家健康保險服務(NHIS)的健康篩查隊列(NHIS-HealS),這個隊列研究的目的就是調查戒煙后,BMI的變化與男性心肌梗塞和中風風險之間的關系。1989年,韓國實施了“國民健康保險法”,目前,NHIS提供的健康保險服務覆蓋97%的公民,幾乎成了一種“強制性”的規定。
公民需要在40歲之后每兩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并且記錄在冊。NHIS-HealS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了全部數據的10%,也就是121497名男性進行了研究(女性吸煙比例過低所以研究人員放棄了……)。根據兩次(2002-2003年和2004-2005年)的檢查數據和他們自己報告的吸煙狀況,排除了那些在兩次檢查之間去世和被診斷出心肌梗塞、中風的人,最終剩下108242人完成了后面為期8年(2006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的隨訪。
在這十萬多人中,有大約一半是習慣良好,一直不吸煙的,而剩下一半吸煙的人中,有6027人在第二次健康檢查時已經成功戒煙。戒煙成功的人中有1633人BMI增加超過了1,也就是增加了大約2kg以上的體重,這些人中有將近一半都達到了韓國肥胖研究協會制定的肥胖的標準(BMI≥25)。
在8年的隨訪期中,一共有1420人出現了心肌梗塞,3931人出現了中風。和一直堅持吸煙的人相比,在調整了收入、家族史等多個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戒煙后BMI增加的人心肌梗塞的風險下降了67%,沒變的人下降了45%,而減少了的只下降了9%。同時研究人員還對比了不吸煙的人相對于堅持吸煙的人的風險,發現也有63%的減少,與戒煙后BMI增加的人處在相同水平。
中風的結果與心肌梗塞類似,BMI上增加和不變的人風險分別下降了25%,減少的人的風險則沒有明顯變化。
這個結果很有意思了,怎么越是BMI增加,風險反倒下降得越多呢?研究人員猜想,可能是因為參與NHIS檢查的都是40歲以上的人了,隨訪時間又長達8年,研究人員抽樣的數據中,大家的平均年齡都達到了52-55歲,這個年齡的人,已經會開始出現一些衰老的表現,比如肌肉流失。
他們認為,這些BMI下降了的人可能失去的多是肌肉,所以總體的體脂率反倒增加了,導致戒煙的保護作用被“稀釋”。不過奇點糕覺得,這個理由也有那么點兒說不通,難道那些BMI增加了的人長的肉就大部分都是肌肉嗎?
盡管有這么個疑惑沒能得到解釋,研究人員還是認為這個結果是可靠可信的,他們的結論也和曾經日本[5]等國家的早期研究是一致的。
從機制上來說,吸煙會導致短期內的心率加快和血壓升高,長此以往容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6],而且C反應蛋白、白細胞、白蛋白和血漿纖維蛋白原等炎癥標志物都會相應升高[7]。戒煙后,它們會隨著時間發展逐漸下降[8],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改善。
動脈粥樣硬化
相比同類的其他研究,新研究使用的BMI和其他所有數據都是由專業的健康檢查提供的,而不是患者的自述,不過,只有戒煙與否這一點是患者自己報告的,這也是研究的局限性之一,畢竟煙齡不同,上癮程度不同,“老煙槍”們說不定還是會偷偷來兩根的。而且研究沒有統計這些戒煙的人的戒煙理由,畢竟可能有些人就是因為感覺到了身體狀況日益惡化才下決心戒煙的,那么他們其他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也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是有益的。
所以說,雖然戒煙可能會帶來一些輕微的健康問題,比如體重增加,但是總體來看,對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大有好處的,能將兩大健康殺手“拒之門外”的事,還是不要大意的做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