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來臨,氣溫變化無常,天氣開始變得干燥,溫差較大,各種傳染病也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秋冬季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就容易引發各種疾病。
10月14日,江蘇師范大學發布官方通告稱,該校科文學院潘安湖校區陸續發現在校學生肺結核病例22例,目前已休學進行規范性治療,近日篩查又發現43人異常。
什么是結核病?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我們國家預防控制的重大傳染病之一。根據WHO《2019年全球結核病報告》,結核病仍是全球前10位死因之一,同時自2007年以來一直位居單一傳染性疾病死因之首。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感染結核菌。同學們在學校里集體學習和生活,頻繁密切接觸,就容易讓呼吸道疾病比如肺結核乘隙而入。初、高中畢業班同學學習壓力山大,作息不規律,都使肺結核感染和發病幾率增加。肺結核治療療程長,得了肺結核不僅會影響患者身體健康,還會耽誤學習和生活,因此,大家必須提高警惕!
結核菌是怎么傳染的?
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咳嗽、大聲說話或打噴嚏時,噴出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結核菌。大的飛沫顆粒,很快就落到地面,小的飛沫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當健康的你們吸入這些飛沫后,就可能受到結核菌感染。
一般教室里有幾十名學生同班上課,宿舍里又共同居住,房間如果通風不暢,再加上沒有防護措施,有活動性肺結核病人存在,大家很容易就被結核菌感染。
得了肺結核會有哪些癥狀?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帶血是肺結核的主要癥狀,此外,盜汗、疲乏、午后低熱、全身無力、食欲不振或體重減輕等也是肺結核常見癥狀。
如何避免被傳染?
1、接種疫苗
這是一個預防疾病的很有利的武器,我們國家的政策是在新生兒時免費接種卡介苗,這可以有效預防兒童重癥結核病的發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傳染。
2、注意通風
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尤其是人員密集的場所,比如教室、集體宿舍等。
3、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出門記得佩戴醫用防護口罩。
4、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做到飲食均衡,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愉悅的心情,增強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響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篩查結核病。
家庭如何預防?
1、適當消毒,采取隔離措施
如果家庭中有傳染性肺結核患者,需采取適當的消毒、隔離措施。病人最好獨居一室,患者的餐具經常用水煮沸,衣服、被褥可在太陽下暴曬。使用70%的酒精、0.5%的“84”消毒液擦拭物品也可以殺滅結核菌。可購置紫外線燈,用于室內物品的消毒。
2、密切注意,謹防感染
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密切接觸者如果出現咳嗽、咳痰超過2周,或痰中帶血,必須立即去結核門診就診。
除了“肺結核”
這五種傳染病也要警惕!
1、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年齡為5-15歲,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表現為腮腺腫痛,腫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為中心,狀如梨形或馬蹄形,邊緣不清,有觸痛,張口、咀嚼時刺激唾液分泌,導致疼痛加劇。部分患兒可伴有發熱、咽痛、全身不適等表現,部分患兒常伴有并發癥。
患者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傳播,接觸患者2-3周發病。
預防建議
①房間開窗通風很重要。
②早期隔離患者至腮腺腫脹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達9天后才能上學。接觸過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觀察3周。
③給予規范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免疫成功率可達70-90%。
2、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咳嗽、打噴嚏等空氣飛沫方式傳播。
它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 可達39℃-40℃ ),伴有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接觸患者1~7天發病。
預防建議
①流感患者應及時就診治療,隔離至體溫正常后48小時才能復課。
②室內應經常開窗通風,注意個人衛生,咳嗽、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經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眼、鼻。
③適當參加運動鍛煉,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強體質。
④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節前(9-12月)接種一次,免疫力可持續一年。
3、諾如病毒引起的腹瀉
秋冬是諾如病毒的高發期,尤其是在相對封閉的環境,如學校、餐館、醫院等地。患者出現陸續出現嘔吐、腹瀉、發熱癥狀。雖然目前諾如病毒急性腸胃炎沒有特效藥,以補劑及對癥治療為主。但也不必過于緊張,因為它為自限性疾病,病情輕微,愈后良好,恢復后無后遺癥。
預防建議
①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后用流動水洗手)、消毒、物品專用。
②在秋冬季腹瀉高發期盡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兒童。
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傳染力極強。水痘患者是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可通過接觸患者和空氣飛沫傳播。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接觸患者12-21天發病。
預防建議
①房間定時開窗通風,盡可能的讓陽光照射,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據情況分別采取洗、曬、燙、煮、燒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
②隔離患者要皮疹全部結痂才能復課。對已接觸的易感兒,需要觀察3周。
③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即可有效預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帶狀皰疹的風險。
5、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該病主要通過食物、飛沫和接觸傳播。
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癥狀。少數重癥患者可出現無菌性腦炎、腦膜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發癥。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上癥狀,要及時帶孩子就醫。
預防建議
①學校一旦發現發熱伴有皮疹的孩子,應立即送診并對其接觸過的物品及時消毒。
②確診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離至病程2周后。
③對6月至5歲以下兒童接種手足口病疫苗是預防EV71型重癥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
這幾種傳染病,家長和同學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如出現上述病癥的狀況,一定要及時就診!
國家衛生健康委2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關情況。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室主任彭質斌在會上表示,春運即將開始,人員流動將大幅增加,加上春節臨近,聚餐聚會活動也會......
近日,黑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黑河市中心實驗室突發急性傳染病病原體快速檢測能力建設項目結果公告公布。本次采購金額超2000萬元,共21套檢測儀器設備,包括微生物飛行質譜鑒定儀、流式細胞儀、原子熒光分光光......
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鼠疫等傳染病診療方案2023版的通知,制(修)訂了鼠疫、霍亂、炭疽、細菌性痢疾、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紅熱、布魯氏菌病、黑熱病、水痘、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傳染病診療方案,......
2023年12月23日,傳染病溯源預警與智能決策全國重點實驗室“2023年青年學術交流會”在京召開。青年學術交流會自原傳染病預防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以來,每年舉辦一次,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研究生進行......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1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邀請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了相關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
關于修訂《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疫區郵件及處理系統預防控制規范》等1471項國家標準的公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修訂《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疫區郵件及處理系統預防控制規范》等1471項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為進一步提高傳染病規范化、同質化診療水平,指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做好相關疾病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制(修)訂了鼠疫、霍亂、炭疽、細菌性痢疾、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UKRI)和以色列美以兩國科學基金會(BSF)每年在“傳染病的生態學與演進()”領域聯合征集合作研究與合作交流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拓撲量子輸運理論與器件前沿探索”項目指南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和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部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四寶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Outermembranevesiclesfromamosqu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