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氣體傳感器,是指用于探測在一定區域范圍內是否存在特定氣體和/或能連續測量氣體成分濃度的傳感器。在煤礦、石油、化工、市政、醫療、交通運輸、家庭等安全防護方面,氣體傳感器常用于探測可燃、易燃、有毒氣體的濃度或其存在與否,或氧氣的消耗量等。
氣體傳感器主要用于針對某種特定氣體進行檢測,測量該氣體在傳感器附近是否存在,或在傳感器附近空氣中的含量。因此,在安全系統中,氣體傳感器通常都是不可或缺的。
從工作原理、特性分析到測量技術,從所用材料到制造工藝,從檢測對象到應用領域,都可以構成獨立的分類標準,衍生出一個個紛繁龐雜的分類體系,尤其在分類標準的問題上目前還沒有統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系統分類難度頗大。
氣體傳感器的分類
從檢測氣體種類上,通常分為可燃氣體傳感器(常采用催化燃燒式、紅外、熱導、半導體式)、有毒氣體傳感器(一般采用電化學、金屬半導體、光離子化、火焰離子化式)、有害氣體傳感器(常采用紅外、紫外等)、氧氣(常采用順磁式、氧化鋯式)等其它類傳感器。
從使用方法上,通常分為便攜式氣體傳感器和固定式氣體傳感器。
從獲得氣體樣品的方式上,通常分為擴散式氣體傳感器(即傳感器直接安裝在被測對象環境中,實測氣體通過自然擴散與傳感器檢測元件直接接觸)、吸入式氣體傳感器(是指通過使用吸氣泵等手段,將待測氣體引入傳感器檢測元件中進行檢測。根據對被測氣體是否稀釋,又可細分為完全吸入式和稀釋式等)。
從分析氣體組成上,通常分為單一式氣體傳感器(僅對特定氣體進行檢測)和復合式氣體傳感器(對多種氣體成分進行同時檢測)。
按傳感器檢測原理,通常分為熱學式氣體傳感器、電化學式氣體傳感器、磁學式氣體傳感器、光學式氣體傳感器、半導體式氣體傳感器、氣相色譜式氣體傳感器等。
先來了解一下氣體傳感器的特性:
1、穩定性
穩定性是指傳感器在整個工作時間內基本響應的穩定性,取決于零點漂移和區間漂移。零點漂移是指在沒有目標氣體時,整個工作時間內傳感器輸出響應的變化。區間漂移是指傳感器連續置于目標氣體中的輸出響應變化,表現為傳感器輸出信號在工作時間內的降低。理想情況下,一個傳感器在連續工作條件下,每年零點漂移小于10%。
2、靈敏度
靈敏度是指傳感器輸出變化量與被測輸入變化量之比,主要依賴于傳感器結構所使用的技術。大多數氣體傳感器的設計原理都采用生物化學、電化學、物理和光學。首先要考慮的是選擇一種敏感技術,它對目標氣體的閥限制或最低爆炸限的百分比的檢測要有足夠的靈敏性。
3、選擇性
選擇性也被稱為交叉靈敏度。可以通過測量由某一種濃度的干擾氣體所產生的傳感器響應來確定。這個響應等價于一定濃度的目標氣體所產生的傳感器響應。這種特性在追蹤多種氣體的應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交叉靈敏度會降低測量的重復性和可靠性,理想傳感器應具有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
4、抗腐蝕
性抗腐蝕性是指傳感器暴露于高體積分數目標氣體中的能力。在氣體大量泄漏時,探頭應能夠承受期望氣體體積分數10~20倍。在返回正常工作條件下,傳感器漂移和零點校正值應盡可能小。氣體傳感器的基本特征,即靈敏度、選擇性以及穩定性等,主要通過材料的選擇來確定。選擇適當的材料和開發新材料,使氣體傳感器的敏感特性達到最優。
接下來是關于不同氣體傳感器的檢測原理、特點和用途:
一、半導體式氣體傳感器
根據由金屬氧化物或金屬半導體氧化物材料制成的檢測元件,與氣體相互作用時產生表面吸附或反應,引起載流子運動為特征的電導率或伏安特性或表面電位變化而進行氣體濃度測量的。
從作用機理上可分為表面控制型(采用氣體吸附于半導體表面而產生電導率變化的敏感元件)、表面電位型(采用半導體吸附氣體后產生表面電位或界面電位變化的氣體敏感元件)、體積控制型(基于半導體與氣體發生反應時體積發生變化,從而產生電導率變化的工作原理)等。可以檢測百分比濃度的可燃氣體,也可檢測ppm級的有毒有害氣體。
優點: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檢測靈敏度高、反應速度快等。
不足:測量線性范圍較小,受背景氣體干擾較大,易受環境溫度影響等。
二、固體電解質氣體傳感器
固體電解質是一種具有與電解質水溶液相同的離子導電特性的固態物質,當用作氣體傳感器時,它是一種電池。它無需使氣體經過透氣膜溶于電解液中,可以避免溶液蒸發和電極消耗等問題。由于這種傳感器電導率高,靈敏度和選擇性好,幾乎在石化、環保、礦業、食品等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重要性僅次于金屬—氧化物一半導體氣體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介于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和電化學氣體傳感器之間,選擇性、靈敏度高于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壽命長于電化學氣體傳感器,因此得到廣泛應用。這種傳感器的不足之處是響應時間過長。
三、催化燃燒式氣體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實際上是基于鉑電阻溫度傳感器的一種氣體傳感器,即在鉑電阻表面制備耐高溫催化劑層,在一定溫度下,可燃氣體在表面催化燃燒,因此鉑電阻溫度升高,導致電阻的阻值變化。
由于催化燃燒式氣體傳感器鉑電阻外通常由多孔陶瓷構成陶瓷珠包裹,因此這種傳感器通常也被稱為催化珠氣體傳感器。理論上這種傳感器可以檢測所有可以燃燒的氣體,但實際應用中有很多例外。這種傳感器通常可以用于檢測空氣中的甲烷、LPG、丙酮等可燃氣體。
多孔氧化銦微米花狀復合結構實現對農業氣體的室溫超靈敏超穩定檢測。中國農科院供圖農業生產過程中釋放的大量含氮和碳污染氣體,影響農業可持續發展,威脅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農業高濕多變的復雜環境對化學型傳感器......
氣體傳感器在空氣質量監控、食品安全評估、醫療診斷和工業安全等領域頗具應用價值。基于有機分子的氣體傳感器因其分子結構和功能可調控性強而引起科學家的興趣。然而,氣體傳感器普遍面臨界面粘附性能差的問題,其傳......
氣體傳感器是至關重要在空氣中的質量監控,其廣泛應用于食品安全性評估,醫療診斷,和工業安全。特別是,基于分子的氣體傳感器因其量身定制的分子結構和可控功能而引起了極大的興趣。然而,大多數氣體傳感器仍然存在......
3月11日,記者從位于浙江的之江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超級感知研究中心研究專家王鏑及其團隊開展的人工嗅味覺傳感器及相關技術研發,已取得手持式呼吸丙酮檢測設備、微型化嗅覺傳感器樣機1.0等階段性重要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化學傳感器研究組研究員馮亮團隊合作,設計并可控制備出一種有序雙介孔聚吡咯/石墨烯納米片,以其作為雙功能活性材料構筑出高性能、......
過去幾十年里,氣體傳感器發展迅速,在許多領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聲表面波氣體傳感器因其靈敏度高、幾何尺寸小、裝置相對簡單、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得到廣泛應用。以往關于聲表面波氣體傳感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傳感器與計算機、通信被稱為信息系統的三大支柱,傳感器技術的優劣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是否處在國際戰略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標志,是發達國家高度重視的核心基礎技術。傳感器產業已被國內外公認為是具有發展前途......
隨著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逐步深入推進,我國以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和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站為主體的大氣環境監測網絡不斷完善,很多省(市、區)已經開始建設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空氣質量監測站的主要功能是對空氣中......
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飛速發展與商業化應用,加快了能源存儲器件的變革與升級。為了良好的匹配可穿戴電子器件,所使用的能源存儲器必須具備安全性高、體積小、壽命長、易集成化、功率密度高等特點。鑒于以上要求,平......
據報道,納米氣體傳感器創新廠商AerNos近日宣布,它們開發出了一款微型、高精度、經濟型納米氣體傳感器,能夠同時探測多種ppb級(十億分之一)的有害氣體,這款氣體傳感器專為物聯網互聯設備集成而設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