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礦物鹽"風波繼續蔓延 蒙牛兒童成長奶酪被曝違規添加
近日,因寶寶奶酪違禁添加"乳礦物鹽"一事,國內大型乳企又開始經歷一波質量風波。不過,目前看來,這場風波還在蔓延。有業內人士向新快報記者爆料,違禁添加"乳礦物鹽"的乳企還包括蒙牛。記者從中糧旗下的官方購物網站我買網(微博)發現,一款在售的名為"蒙牛未來星兒童成長奶酪"的產品,其配料表中就赫然列有"乳礦物鹽"成分。而且,該款產品并未明確列出適用范圍,僅簡單說明適用于兒童。
對此,蒙牛昨日向新快報回應稱,"蒙牛所有含有乳礦物鹽的產品均非嬰幼兒產品,符合衛生部公告的要求。而且在(有關)乳礦物鹽批文(的)國家其他公告中并未有要求包裝標簽上予以特殊標識的規定。"不過,仍有業內人士認為,不少同類產品都進行了清晰標識,蒙牛不對產品明確標注,難以擺脫誤導消費者之嫌。
蒙牛兒童奶酪含乳礦物鹽未標明適用年齡段存誤導之嫌
根據上述業內人士的爆料,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內多家超市,但并未發現相關的產品在售。但在蒙牛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發現了一款名為"未來星兒童成長奶酪" 的產品,該產品共有四種口味。對產品的描述中,寫有"適用人群范圍為"兒童"的說明"。但其官網上并未詳細列出產品配料表。
隨后,記者在中糧旗下的我買網中看到了該款產品的詳細配料表,"乳礦物鹽"赫然在列,而且該產品也沒有標識適用年齡段。其簡介只表示,"未來星兒童成長奶酪專為兒童研制,由多倍牛奶營養精華的優質奶酪為原料加工而成含有蛋白質、鈣、鋅,并添加DHA藻油,多種營養,易吸收",包裝還強調"兒童吃奶酪" 的好處。
據了解,"兒童"在聯合國(微博)《兒童權利公約》中的規定是0-18歲,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是0-18歲,醫學界則以0-14歲的兒童為兒科的研究對象。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衛生部2009年18號文規定,乳礦物鹽等7種新資源食品的使用范圍不含嬰幼兒食品。蒙牛的"未來星兒童成長奶酪"中僅標識"兒童"為適用人群范圍,已有誤導嬰幼兒消費之嫌。盡管廣州實體商超未見銷售,但該產品昨日在我買網上仍正常銷售。
有乳業專家對記者表示,"2歲以下的嬰幼兒腎臟還沒有發育成熟,無法吸收高蛋白高鈣的食物,即使是全脂牛奶中的營養都無法消化吸收,需要兌水才能喝,更何況含鈣量高達普通牛奶六七倍的奶酪。"據了解100ml全脂牛奶中平均僅含110毫克的鈣,而市面上大部分兒童乳酪產品的鈣含量都大大超過這個含量。
根據該產品標識的營養成分表可以看到,其雖然未明確標出適用年齡段,但鈣含量比其他清楚標識3-12歲兒童適用的奶酪產品還要高出許多。蒙牛"未來星兒童成長奶酪"每100克鈣含量為610毫克,而僅適合3-12歲兒童的伊利QQ星兒童成長奶酪每100克的鈣含量僅240毫克。
蒙牛就此對新快報回應稱,衛生部2009年第18號公告批準乳礦物鹽等7種物質為新資源食品,使用范圍不包括嬰幼兒食品。而蒙牛所有含有乳礦物鹽的產品均非嬰幼兒產品,符合此公告的要求。同時在(有關)乳礦物鹽批文(的)其他國家公告中并未有要求包裝標簽上予以特殊標識的規定。因此蒙牛在乳礦物鹽使用的標識上符合國家相關法規。
2
頻出"空有指標無檢測"現象監管部門對新資源食品添加缺少關注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自2009年底出臺乳礦物鹽的相關政策,為何到2012年9月問題才被曝出來呢?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與國家設定對乳制品主要抽查項目有關,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部門對乳制品的抽查主要集中在三聚氰胺、菌落總數等方面,對新資源食品在乳制品的使用范圍缺少關注。而衛生部2009年18 號文中,包括茶葉籽油、鹽藻及提取物、甘油二酯油、地龍蛋白、乳礦物鹽、牛奶堿性蛋白等7種食品的使用范圍都不包含嬰幼兒食品。
事實上,空有指標但日常沒有抽檢的情況并不少見。不久前,部分洋品牌被曝光在嬰幼兒配方奶粉中違規添加香蘭素就已經出現此現象。記者當時從廣州市質監局獲悉,目前國家對嬰幼兒配方乳粉檢測依據的標準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包含乳粉,10個主要安全指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而從該局的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檢測項目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鈉、水分、灰分、鉛、硝酸鹽、亞硝酸鹽、黃曲霉毒素M1、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碳水化合物、三聚氰胺等項目,但這僅涵蓋了國標中規定的部分指標。此外,之前雅培也被爆出乳清蛋白含量不符合國標事件,都顯現"空有指標無檢測"的情況。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是檢測方法上,部分項目難以檢測或成本過高。其次,部分規定也標識不清,如在《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后出臺的《再制干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卻沒有提及"乳礦物鹽"禁用與否,出現規定"打架"的情況。"
延伸閱讀
中糧系掌控下蒙牛的救贖之路仍舊艱難
眼下來看,似乎國內乳企每逢發生重大質量事件,都少不了蒙牛的身影了。雖然自去年底爆發黃曲霉素M1事件后,蒙牛高層就已經"大換血",蒙牛"十大元老"之一的楊文俊隱退,孫伊萍代表中糧系出任總裁,全面接手蒙牛。隨后蒙牛開始猛抓"質量安全",特別是在奶源的建設上,其宣布計劃在5年內投資30億 -35億元,加大自建牧場力度,保證奶源質量。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下猛藥"仍難掩蒙牛連續不斷的負面事件,就在今年6月,有網友圖文并茂地爆出蒙牛一家位于內蒙古的冰淇淋代工廠存在臟亂差現象,蒙牛調查后指該言論反映的一些問題基本屬實。
8月,蒙牛再傳出駐浙江省義烏市的經理擅自將蒙牛純牛奶的生產日期篡改至出廠日期的6個月之后,遭篡改的產品數量多達3000箱。蒙牛中報顯示,其收入和凈利潤已出現同比"雙降",其中披露,去年底黃曲霉素M1超標事件后,市場銷售額曾一度下降約三成。
目前,蒙牛又打算換一個"馬甲"重塑形象,將其主打產品純牛奶更換外包裝:"藍天白云下成群奶牛漫步草原"的景象被"青草下一滴牛奶"所替代,還將品牌口號改為"只為點滴幸福"。中糧集團董事長、蒙牛集團董事局主席寧高寧對媒體表示:"蒙牛必須具備更高尚的信仰、理念、社會責任感,這也是一個企業長期生存的基本原動力。"
不過此舉并沒有得到業界的青睞,有業內人士對記者指出,換包裝、打廣告都是表面功夫,蒙牛要改變負面形象,還應該在質量安全上下狠下工夫。
今年三個月內已爆出三次質量事件
時間 事件
2011年4 月 陜西省小學生飲蒙牛牛奶集體中毒,導致251 名學生送醫。
2011年11月 “隨變榛子巧克力雪糕”被廣東省工商局抽查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
2011年12月 蒙牛純牛奶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檢出強致癌物黃曲霉毒素M1 超標。
2012年6 月 企業家汪潮涌(微博)通過微博爆料蒙牛酸奶中舀出頭發,蒙牛就此事火速致歉。
2012年6 月 蒙牛內蒙古冰淇淋代工廠被指臟亂差,蒙牛調查后表示已責令整改,并對相應的責任人做出停職處理。
2012年8 月 蒙牛員工擅自篡改純牛奶生產日期至出廠日期的6 個月之后。
10月14日,據寧夏人大網消息,修訂后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奶產業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修訂通過,將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禁止收購或者銷售下列生鮮乳: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或......
中國飛鶴聲明稱,與日本協和發酵的合作僅為技術交流,不涉及原料進口及配方使用。18日,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號“飛鶴奶粉”發表聲明稱,近日,針對“中國飛鶴與日本協和發酵達成技術合作意向”一事,互......
問:我們注意到,10月8日,商務部宣布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請問中方對歐盟豬肉和乳制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等進展如何?答:根據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并遵循世貿組織規則,10月8日,中方依法......
乳制品營養十分豐富,可以作為日常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表示,《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攝入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但實際中國人平均每......
在數百萬年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與飲食相關的營養供應是影響人類生理的環境因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人類進化過程中見證了與人類生理和病理適應相關的重大飲食變化。然而,盡管對飲食與人類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聯系進行了廣......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257批次樣品,檢出13批次樣品不合格,其中包含2批次嬰幼兒配方奶粉和1批次乳制品。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超級寶貝母嬰童生活館銷售的、標稱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
“2021年,我國奶業生產繼續增長,規模養殖比例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穩步加快,種業陣型初步形成,乳品質量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國產品牌美譽度和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202......
乳制品,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選用的各類牛奶、羊奶等,是許多人生活中喜愛的液態食品。但是,乳制品又有著初乳、常乳、生乳的分類,各類乳制品該如何正確識別和飲用?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這類產品的分類、特征以......
堿性磷酸酶(ALP或AKP)是廣泛分布于人體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經肝臟向膽外排出的一種酶。這種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脫掉5’磷酸基團,從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轉換成5’-OH末端。但......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輔料,使用法律法規及標準規定所要求的條件,加工制作的產品。乳制品包括液體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調制乳、發酵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