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雜志在線版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指出有可能研發出防止早產和其他妊娠并發癥的新型疫苗,如果能實現的話,這些疫苗將是首個靶向刺激抑制免疫應答調節性CD4 T細胞亞群的疫苗。
而目前的疫苗則主要針對的是刺激活化免疫應答的T細胞亞群。
這項研究由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完成,研究顯示孕婦的免疫系統能激活某些細胞,這些細胞選擇性阻止將胎兒組織識別成外來入侵者的排斥和攻擊,更重要的是,這些由懷孕引發生成的免疫抑制調節性T細胞會被保留,并且迅速重新積累,在隨后的妊娠期內提供保護。
成功受孕需要母體能容納下來自父本的抗原,這些抗原會導致母體免疫系統將其認作外來入侵物,產生免疫應答,如果母親再次懷孕,這些T細胞就會記其上次懷孕,保護胎兒免受孕婦自身免疫系統的攻擊。
“這些發現明確的指出,免疫抑制調節性CD4細胞可以形成免疫記憶,”文章通訊作者,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員Sing Sing Way表示,“懷孕期間的這些記憶功能,解釋了為什么并發癥在二次懷孕中,比首次懷孕中出現的少,而且這項研究也可以廣泛用于其它方面,比如更好的調節免疫刺激和抑制之間的嚴格平衡,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出現。”
Way和他的同事證明懷孕期間建立的保護程序是通過擴充和保留能特異性識別胎兒抗原的調節性T細胞實現的。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設計專門針對免疫抑制性T細胞的疫苗,”Way博士解釋道,“目前的疫苗專門針對的是免疫活化T細胞。比如說脊髓灰質炎疫苗,疫苗構建成能誘導長期持久的免疫活化細胞,用以阻止感染病毒的侵害。而靶向免疫抑制細胞的的疫苗則能選擇性沉默不希望出現的免疫反應,防止它們攻擊身體。“
這些細胞能產生和保留免疫記憶,因此可以用于研制對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疫苗,比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1型糖尿病,這些都是由于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的健康組織造成的。
人體懷孕的過程十分神奇,會發生許多微妙的反應,而近期的研究表明,這個過程也不再是女性專有了,瑞典哥德堡大學產科和婦科系主任馬茨?布倫斯特倫教授宣稱,他們的團隊已經找到了成功移植子宮的奧秘,并已在動物實驗中取得了成功,預計兩年內將實現在人體進行子宮移植。如果手術成功,將會給眾多不孕女性帶來福音,甚至在不久的將來,男人也可以懷孕生孩子。
研究人員稱他們已經成功地在小鼠身上進行了子宮移植實驗,將從健康鼠身上摘下的子宮冷凍24小時后移植回老鼠身上,接受手術的小鼠不僅通過自然交配懷孕,并且還順利產下了幼仔。 此外,研究人員還對羊和豬進行了子宮移植實驗,效果也相當理想。研究人員稱,我們首次證明了移植的子宮能夠養育后代。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免疫學》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一種蛋白受體在觸發敗血癥炎癥反應方面起到關鍵作用,該發現有望用于開發敗血癥新療法。敗血癥是一種因免疫系統對感染反應過度引起的疾病,可......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重癥的發生可能與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存在的薄弱點有關,比如有相關基因突變和產生自體抗體等。這個團隊近期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兩篇相關論文。他們從今年2月開始,先后對全球超......
感染會給住院患者帶來極大的健康風險,近日,來自弗勞恩霍夫學會界面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治療性策略,其能通過作用于機體的免疫受體來改善細胞抵御有害微生物的能力,目前這種治療方......
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生物性別上的差異可以決定終身的疾病發展模式,該研究將出生前后存在的特定激素與免疫反應和終身免疫疾病發展之間的聯系聯系起來。該研究發表在《PNAS》雜志上,回答了......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墨爾本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一種特殊機制,其或會導致機體免疫系統對嚴重病毒感染的反應出現功能惡化的現象,比如H......
一年前,《柳葉刀·風濕病學》創刊號以封面推介方式,介紹了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常務副院長徐滬濟牽頭的一項有關強直性脊柱炎(AS)藥物的研究成果。該成果證實,國產生物類似藥IBI303與對照藥阿......
科技日報北京8月30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26日發表的一項免疫學研究,概述了男性和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免疫應答的差異。這些發現或有助于指導采用基于性別的方法來治療男性和女性患者。研......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埃默里大學和中國香港大學、香港醫院管理局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病情嚴重的COVID-19患者中,應當對體內病毒或細菌的跡象立即做出反應的“第一反應者”免疫細胞反應遲鈍。......
耶魯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潛在的病毒并不能阻止人體的免疫系統對第二種新引入的病毒發起強有力的防御。這項研究近日發表在PLOSTropicalDiseases網絡版上。在這項研究中,耶魯大學的研究......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馬德里的國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細胞核受體介導的新型分子機制,其或能幫助確定巨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