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熱化學研究組(DNL1903)研究員史全團隊,與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二維材料化學與能源應用研究組(508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合作,通過簡單易行的合成策略,開發出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并將其與柔性石墨烯膜相結合應用于可穿戴熱管理器件。該相變材料膜機械柔性好、形狀可裁剪及折疊、冷熱循環壽命長,相變過程中材料始終保持固態,可實現大尺寸制備,并為開發高性能柔性相變儲能材料及熱管理器件提供新的方法與思路。
相變儲能材料能夠在恒定溫度下吸收和釋放大量潛熱,可作為一種高效熱能儲存與溫度控制介質應用于電子器件熱管理領域。然而,傳統相變儲能材料一般利用其固液相變行為進行儲能與控溫,固相材料因剛性大而不具備柔性,液相材料在相變過程中會發生泄漏,無法應用于柔性可穿戴器件熱管理。針對此問題,史全團隊通過化學聚合的方法獲得一種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該相變材料膜具備表觀的固-固相變特性,相變焓和相變溫度在5-60°C溫度范圍內可調,冷熱循環1000次后仍表現出穩定的相變性能。此外,該相變材料膜表現出優異的本征柔韌性,可折疊或裁剪成任何形狀,可制備大尺寸膜,為大規模制備柔性相變材料膜提供可能。該相變材料膜與吳忠帥團隊開發的柔性石墨烯膜集成得到柔性熱管理器件,可在不同溫度、光照及電加熱情況下表現出優異的溫度控制、光熱轉化及電熱轉化性能,最高電-熱轉換效率可達94%。研究人員進一步將大尺寸柔性熱管理器件縫制到衣服上,在人體彎曲動作中該柔性器件仍保持穩定的熱管理性能,在開發下一代柔性可穿戴熱管理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近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能源存儲材料》(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大連化物所創新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研發出柔性相變儲能材料膜并應用于可穿戴熱管理器件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先進材料領域技術攻關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科指南〔2024〕21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
2024年5月28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分別授予康奈爾大學RichardRobinson教授和印第安納大學XingchenYe教授解決方案創新研究獎(SolutionsI......
高效多功能先進新材料的開發是信息、航天、能源化學等高科技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由于不同材料的異質性,復合材料在形成過程中常常面臨均一性和穩定性等問題,尤其是在如納米和分子尺度的微觀層面,問題變得更......
材料的相變行為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因為通過相變可以不僅可以調控材料性能,有時還可獲得獨特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與塊體固體相比,納米材料由于其小尺寸和高比表面積,展現出卓越的相變工程潛力,為各種新興應用提供......
近日,重慶市印發《重慶市先進材料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下稱《行動計劃》),計劃到2027年,培育形成“4+4+N”現代先進材料產業體系,全市先進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萬億元......
《自然》11月30日發表了兩項重磅研究:最新的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平臺GNoME(材料探索圖形網絡),已可以自行發現和合成新無機化合物,包括發現了超220萬個穩定結構、17天便獨自創作41種新材料,其速度......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周行濤、黃錦海團隊和哈佛大學教授陶偉團隊在《先進材料》發表封面文章,展示了納米醫學技術在眼部細菌感染診療領域的最新進展。《先進材料》封面。復旦大學供圖眼部細菌感染會......
近日,第四屆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在長沙成功舉辦,其中一場由北京三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菊飛發表的特邀報告尤為引人注目。王菊飛在報告中深入探討了實驗室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趨勢,并分享了先進......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捕捉、處理和存儲視覺信息的神經形態設備。這種小型設備可用與人類相似的方式“看”并形成記憶,這項進步朝著開發出能做快速、復雜決策的應用程序(例如在自動駕駛汽車......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史全團隊通過簡單易行的合成策略,研發出一種柔性自愈合相變材料膜,并實現了其在可見光/紅外波段同步隱身方面的應用。相關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相變材料因其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