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納米分子材料與器件”為主題的337次香山科學會議12月2~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朱道本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佟振合研究員、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高松教授、清華大學化學系張希教授擔任會議執行主席。
由于納米分子材料組成單元尺度小,界面大,加上小尺寸效應、界面效應、量子效應等一系列新的效應且結構易確定,因此納米分子材料表現出許多不同于體材料的獨特的物理性質和性能,在微電子、生物醫藥、國防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受到科學家們的普遍關注并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納米分子材料取得快速進步的同時,也遇到許多重要的挑戰,這些挑戰決定和制約著納米科技的進步。例如,如何實現納米分子材料與納米結構的可控制備(尺度、長度、維度);如何利用結構的設計與控制,發展具有新穎性能的納米分子材料;如何揭示分子納米材料和結構的特性和自組織中的過程以及發展納米分子材料在器件中的應用技術、探索單分子的結構特性及單分子器件等。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是進一步深入研究分子納米材料及其應用,推動納米科技發展的關鍵,其意義是難以估量的。
本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全國納米分子材料與器件研究的交流與合作,從前瞻性、戰略性、基礎性來考慮,以及時組織力量,充分發揮科學家的聰明才智和原創精神,了解世界納米分子材料與器件研究前沿的最新進展,推動我國納米分子材料與器件研究進步和發展。圍繞(1)納米分子材料的設計與合成;(2)納米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與可控組裝;(3)納米分子材料器件等中心議題進入深入討論。
香山科學會議是由國家科技部(前國家科委)發起,在國家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創辦,相繼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工程院、國家教育部、解放軍總裝備部和原國防科工委等部門的支持與資助。香山科學會議是我國科技界以探索科學前沿、促進知識創新為主要目標的高層次、跨學科、小規模的常設性學術會議。會議實行執行主席負責制。
詳情請見:香山科學會議
2020年7月6日,國際學術期刊AdvancedScience在線發表了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和華南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HGFmediatesclinical-gradehuma......
因為疫情,全球范圍內,原本熱熱鬧鬧的各種學術會議接連被延期,甚至取消。不過,有危便有機。3月17日,Nature網站刊文指出,2020年可能是沒有會議的一年,而疫情正促使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通過虛擬會議......
今年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甚至可能是科學家不再參加實體會議的一年。全球范圍內很多會議已被取消。圖片來源:《自然》隨著新冠病毒在世界范圍內蔓延,為阻止病毒的傳播,全球廣泛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被取消的科學......
浙江大學關聯物質研究中心和物理學系袁輝球教授團隊首次在純凈的重費米子化合物中發現鐵磁量子臨界點,并且觀察到奇異金屬行為。這一發現打破了人們普遍認為鐵磁量子臨界點不存在的傳統觀念,并且將奇異金屬行為拓展......
近年來,關于腸道菌群的很多新研究讓我們注意到,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壓、卒中等肥胖相關的問題,除了遺傳因素外,背后往往還有腸道菌群在發揮作用。而根據最近發表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的一篇論文,腸道菌群對......
鼠疫無藥可治,得上必死無疑?5G基站輻射比4G強對人體危害大?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12月30日,北京市科協、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在北京發布“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19年度十大‘科學......
今日,國家自然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共立項247項,最高2000萬元。重大項目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發展及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超前部署,開展多......
近日,Nature雜志展望了2020年將會發生的重大科學事件,其中包括火星探索計劃、國際氣候會議、培育人-動物雜交體等。NASA2020年的火星探測計劃將配備一架可拆卸的無人駕駛直升機Credit:N......
近日,各高校陸續發布2019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獲獎名單,小編從網絡獲知教育部授獎文件,僅供參考,具體以教育部正式公布文件為主。2019年度全國315項(人)獲獎,其中自然科學一等......
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提升利企便民水平;通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修訂草案)》,完善機制更好激勵創新;批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