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9-28 11:00 原文鏈接: 今麥郎多款被曝光產品仍在售兩年五陷質量門

      原文地址:http://env.people.com.cn/GB//n/2012/0928/c1010-19141856.html

      

      執法人員現場發現4箱"手打雞蛋面"外包裝上的生產日期是"2010年9月29日"。(來源:遼沈晚報)

      

      過期產品變新品,將生產日期篡改推遲一年多難逃掩蓋事實的質疑,涉事人員從經銷商變成公司經理遲遲不正面回應,至今未通報處理結果和整改細節

      三個月三陷“質量門”卻從未致歉 今麥郎還值得信任嗎?

      統籌:新快報記者 王中

      執行:新快報記者 邱春燕 馮艷丹 實習生楊銀鳳

      推諉責任今麥郎稱經銷商所為名片曝光涉事者頭銜為總經理

      據《遼沈晚報》等媒體此前報道,9月5日,沈陽華龍商貿有限公司在沈陽涉嫌更改大量過期的今麥郎產品生產日期,被皇姑區工商分局查處,部分產品及涂改工具被依法查封查扣。據悉,其中甚至將2010年9月29日生產,本早已過期的產品,居然改成2012年6月28日的“新產品”,將生產日期足足推后一年多。

      據報道,華龍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承認存在篡改日期的事實,公司銷售人員表示,主要改的是小“東三福”(今麥郎系列產品),還有部分“手打雞蛋面”。而據執法人員介紹,這些過期的掛面是通過更換外包裝方式直接更改,而方便面則是將外包裝原生產日期處理掉,再重新印上新的日期。

      新快報記者昨日致電今麥郎公司新聞發言人侯興福,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隨后記者再撥通該公司服務熱線及法務部電話,得到的回應皆是這個事情已經處理完畢,但具體處理情況都稱不清楚。輾轉數次之后,新快報記者終于從今麥郎稽查處了解到,涉及此事的經理已辭退,而篡改日期的產品也已回收銷毀。

      但是,究竟辭退的是華龍商貿的經理還是今麥郎的經理呢?是否涉及到今麥郎管理層等問題呢?稽查處工作人員稱需核實記者身份后再回應。但至昨日記者截稿時,仍未收到今麥郎的回復。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與此前今麥郎多次強調的是經銷商所為的說法不同,該涉事人員竟是位今麥郎的總經理。據報道,涉嫌篡改日期的華龍商貿負責人郭某,其名片顯示的頭銜為“今麥郎食品有限公司沈陽直營公司總經理”。而此前,侯興福曾對媒體表示,此次篡改日期是公司經銷商所為,這是一家獨立的法人單位公司。

      報道并稱,沈陽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華龍商貿告知“郭總”已經離職,無法聯系到他。“剛開始想追究責任,但前段時間涉及此事的業務員和經理都不方便聯絡了。”

      篡改日期可獲四五成差價廣州市場同系列產品在售

      值得注意的是,事發至今,今麥郎對于產品篡改日期事件的細節始終秘而不宣,消費者及大眾媒體對于涉事產品是否還流入了其他市場仍不得而知。

      不過,新快報記者近兩日連續走訪廣州多家超市卻發現,雖然暫未在大型超市中發現小“東三福”產品,但今麥郎手打系列拉面、龍須面等產品均仍在熱賣。此外,之前曾因酸價超標上“黑榜”的今麥郎今野拉面,以及被曝熒光劑超標的今麥郎辣煌尚香鍋麻辣牛肉面,也均在廣州市場上發現有銷售。

      至于產品篡改日期的原因,今麥郎方面也一直未對外透露。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速食營銷專家李志起稱,近年來由于速食行業競爭過激,企業壓力下放至其地區和分支,但管理不善,導致末端任務壓力過大,或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原因。李志起分析稱,過期產品與正常產品的差價有四五成的空間,篡改日期后以正常價格賣出以獲取暴利,是經銷商的手段。新快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今麥郎手打系列拉面產品售價為7.6元,以此簡單推算,每篡改一包這樣的產品經銷商即可獲利 3.8元左右。

      已發生近半月的“今麥郎方便面篡改日期事件”終于有了新進展。新快報記者昨日從今麥郎食品公司處了解到,“這個事情已經處理完了,涉事經理已被辭退,篡改日期的產品也已被收回銷毀”。

      不過,我們更關注的是作為食品生產廠家,今麥郎對于消費者更為關注的那些產品被篡改日期,是否流入廣東及其他省市,公司將如何整改等關鍵細節,至今未作出任何通報及回應,更談不上道歉。事實上,從今年7月份至今的三個月時間里,包括篡改生產日期事件,今麥郎產品已經三次陷入“質量門”。

      問題頻出官網報喜不報憂

      未見道歉今麥郎誠信何在?

      客觀來說,今麥郎并非9月獨家遭受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企業,也并非首次遭受公眾及媒體質疑的方便面企業。此前同屬食品行業的乳制品業的一些企業,也同樣出現過產品日期遭篡改的問題,但在事件經報道后都第一時間對外詳解事件經過及通報處理結果,即使同屬方便面行業的龍頭企業康師傅、統一,此前也曾被曝方便面外桶熒光劑超標,但這兩家公司也都在事件發生后立即告知媒體,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消費者可放心使用。

      而今麥郎至今已多次回避媒體采訪,在此前今麥郎方便面有兩款食品被指外桶熒光劑超標時,也遲遲不回應。本次事件發生之后,新快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仍然發現,相比其他企業,今麥郎不僅一不回應,二不解釋,令其負面問題產生后難以追責到企業內部管理,而且無論是在官網首頁還是在公司動態中,所有披露的消息都是有關今麥郎簽約明星代言、所獲獎項及榮譽等“正面消息”,無一則是與近兩年爆發的五次質量事件相關的內容。

      雖然在新快報記者連續兩日采訪今麥郎公司的過程中,都僅被告知篡改日期事件已處理完畢,但至本報截稿時,今麥郎尚未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任何有關此事的調查報告及處理信息。而其官方網站首頁上方重點出現的還是其現任總裁范志國的“寄語”“從事食品行業是一項高尚的職業,我們必須站在講誠信、講道德、講倫理的高度用愛心做好此項工作。”

      不過,市場終究是無情的。

      據新快報記者了解,今麥郎方便面銷量在2010年一度位居市場第二,然而僅僅兩年之后,其“亞軍寶座”已被統一搶占,列居第四的白象也正緊追其后。在負面消息不斷、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今麥郎曾經引以為豪的“誠信”形象,如今卻倍受消費者、媒體以及業內人士的質疑。

      對于今麥郎既不澄清事實,也不就此對公眾做出合理的解釋,更不向消費者致歉的問題,一位方便面業內人士表示,今麥郎之所以只字不提甚至刻意回避這些負面消息,意在讓消費者忽略這些消息。新快報記者近兩日連續在超市采訪了多位購買方便面的消費者,他們也都表示,近期沒有聽說過今麥郎的負面事件,但是,在聽聞記者轉述的今麥郎的負面事件后,都表示很驚訝,因為自己就曾飲用或食用過今麥郎的相關產品,擔心健康因此受到傷害,所有人都表示,今后將會謹慎消費今麥郎的產品。

      鏈接

      屢犯不改今麥郎兩年陷5次質量問題

      2010年3月,香港消委會和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發起針對48款方便面的調查顯示,13款鈉含量超標,部分產品脂肪含量超標。其中,今麥郎骨湯彈面(濃湯排骨面)每包含鈉量超標30%;每包總脂肪含量均30.7克,相當于兩湯匙油,吃完整包面,便超過每日應攝入總脂肪的一半量。

      2010年4月,今麥郎酸梅湯在江蘇鹽城因“透明液體,有沉淀物”而被注明“不合格”。

      2012年7月,在河南省工商部門的例行抽查中,今麥郎被查處的多款不合格方便面均為市面熱銷產品,包括“今野拉面”、“一元王香辣牛肉面”等。而 “今野拉面”多批次均被檢測為酸價超標。隨后今麥郎稱,委托國家糧油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的檢測顯示,被指酸價超標的產品合格。

      2012年8月,今麥郎的今麥郎辣煌尚香鍋麻辣牛肉面、今麥郎上品酸豆角排骨面的方便面桶外層被曝熒光劑超標。

      2012年9月,沈陽工商部門發現大量今麥郎產品涉嫌更改生產日期,產品包括今麥郎小“東三福”系列及部分“手打雞蛋面”,其中一款產品更被“延期”一年多。

      今麥郎總裁范現國:

      從事食品行業是一項高尚的職業,我們必須站在講誠信、講道德、講倫理的高度用愛心做好此項工作。

      “從麥場到賣場”觀點的提出,實踐了我們的“品質抓源頭,服務到終端”的全新經營思想;“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觀點的提出,在制面行業率先導入現代飲食的新概念,正在引導著中國制面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相關文章

    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

    整治預付式消費、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7月1日起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7月1日起施行——更好推動消費市場繁榮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和切身利益——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

    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

    隨著近年來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消保條例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完......

    山西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

    6月24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以下簡稱《指引清單》),旨在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監督,持續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促進消費糾紛源頭治理。......

    小林制藥被指未妥善對待受害消費者

    日本大阪律師協會20日說,針對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致消費者健康受損事件,這一協會兩天內接到80名消費者及其家屬的咨詢電話,不少人對小林制藥未能妥善對待受害者表示不滿。日本媒體3月底報道,多人在......

    讓食品生產日期找得到、看得清

    預包裝食品標簽上標注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是食品企業向消費者傳遞食品信息的載體,承載著保障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的重要功能。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和高質量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食品標簽上......

    安徽嚴打“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

    近一年多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持續加強醫藥廣告排查治理,嚴厲打擊“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著力規范醫藥廣告市場秩序,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揮廣告監測平臺作用,對省內主要傳統媒體、互聯......

    2023年我國食品相關重要法規有哪些?

    2023年對于食品行業而言,是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一年。國家在這一年相繼發布了一系列重要的食品相關法規,旨在規范食品生產經營,加強食品監管。這些法規的出臺不僅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直接關......

    重慶出臺地方標準,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

    10月12日,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重慶市地方標準《消費者組織支持消費者集體訴訟工作規范》(以下簡稱《工作規范》)。據悉,《工作規范》由重慶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編制。發布......

    我國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仍存在四大誤解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由來已久,伴隨著現代食品加工工藝的改進和食品工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研發和使用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食品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日前,由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發起的《中國消......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