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中國知網和清華大學圖書館每年聯合研制《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通過對2萬余種國際學術期刊引文大數據的挖掘,分析我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引證情況,目的是客觀反映我國學術期刊在國際學術研究領域的話語實情。本報告報道了我國學術期刊被國際期刊引用的他引總被引頻次(TC)、他引影響因子(IF)和影響力指數(CI)等重要的期刊評價指標,遴選CI排名TOP5%的期刊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簡稱“最具”)、TOP5-10%的期刊為“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簡稱“優秀”)。
9年來,連續入選“最具”的科技類期刊有83種,連續入選“優秀”的科技類期刊有203種,部分期刊已經進入所在學科領域國際先進行列,越來越得到國內外讀者的高度關注,正在邁向“世界一流期刊”行列。通過遴選,這兩類期刊品牌也已經得到期刊界和科研管理部門的廣泛認同,在助力中國期刊走向國際舞臺、樹立國際學術品牌和文化自信方面發揮了積極的、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入選2020年“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的名單。
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以《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Molecular Plant》(《分子植物》)、《Nano Research》(《納米研究》)、《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國家科學評論》)等為代表的175種科技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以《Forest Ecosystems》(《森林生態系統》)、《中國礦業大學學報》、《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國際自動化與計算雜志》)等為代表的175種科技類學術期刊入選“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
知網第一篇被引量破2萬的論文產生。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在8月14日晚間發布消息:至2024年8月14日為止,溫忠麟和葉寶娟發表在《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的《中介......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已崛起為全球最大的科學知識生產國。根據DigitalScience的Dimensions數據庫,去年有近83萬篇文章涉及中國的研究人員,占全球540萬篇文章的約15%。大多數這類......
科學儀器行業龍頭企業代表著科技能力的最高水平,他們引領著行業的創新、進步與發展,“ANTOP2024科技創新十大影響力品牌”的評選旨在記錄和表彰在技術創新、市場活動、社會責任等方方面面推動和引領行業發......
4月11日,《中國科學報》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的100多篇論文已在知網重新上架。此前,他因為不滿“文章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知網使用,并且自己下載自己的文章還需要付費”而狀告知網維......
4月11日,《中國科學報》從有關方面獲悉,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的100多篇論文已在知網重新上架。此前,他因為不滿“文章在不知情情況下被知網使用,并且自己下載自己的文章還需要付費”而狀告知網維......
1月31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布了2023年《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預警名單總計28本期刊,較2021年版本的35本減少了7本,其中20本期刊為今年新增,有3本連續2年進入預警名單。......
近日,湖北省社科聯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財會通訊》宣布“對養育三孩家庭的作者免收版面費”一事引發輿論關注。10月11日,湖北省一會計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財會通訊》在它的官方微信公號發布通知,稱近年來,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852.shtm ?4月19日,知網發布關于警惕假冒知網工作人員、偽造知網公告......
近日,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行,會上公布了2022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和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內學術論文。其中,中國林科院原院長劉世榮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在《生態學報》上的......
12月2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定知網構成《反壟斷法》兩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知網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其2021年中國境內銷售額17.52億元5%的罰款,計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