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充分發揮我院新時代先進典型的榜樣先鋒作用,在“一所一人一事”先進事跡征集評選基礎上,經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初評委員會評審,中國科學院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審議,擬授予陸朝陽等8個個人和團隊2020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稱號,并進行表彰。
2020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擬表彰名單
一、年度創新人物
陸朝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周 欣 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
二、年度先鋒人物
劉燁瑤 聲學研究所
阿布力米提·伊力 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
三、年度感動人物
鐘 瑾(女) 微生物研究所
郝 捷(女) 動物研究所
四、年度團隊
中科院北斗導航衛星研制團隊
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
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武漢病毒研究所
關于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學院關于評選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83號)要求,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推薦、審核,并經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范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初審和復審,擬表彰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14個、中國科學院先進工作者20名,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21日至12月25日。
中國科學院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名單
(14個,按所在單位排序)
1、物理研究所馬約拉納任意子的直接觀測研究團隊
2、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
3、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研究團隊
4、動物研究所國家干細胞資源庫
5、計算技術研究所深度學習處理器體系結構研究集體
6、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航空光學成像與測量重點實驗室
7、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時敏紅外探測關鍵技術研究集體
8、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遙感三十號衛星星座研制團隊
9、紫金山天文臺“悟空”號暗物質粒子空間探測團隊
10、武漢病毒研究所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
11、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
12、近代物理研究所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研發及產業化團隊
13、新疆分院“訪惠聚”駐村工作隊
14、合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大科學工程團隊
1月31日至2月2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陰和俊先后到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和微電子研究所調研。陰和俊在相關單位參觀了解最新科研進展,分別聽取了各單位在重大科技任務和黨建工......
經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組織專家評審,并經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包括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岳躍民研究員在內的3位科學家近日榮獲“2022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學家國際合作伙伴獎”。亞熱帶生態所......
“這就好像一艘航空母艦,把研究低維量子物質需要的各種技術和設備集成在一個平臺上。有了它,我們就能攻克在這個領域研究中盲人摸象的問題,從更高、更全面的站位開展探索。”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用這樣一個比喻,......
2022年,甘肅省第十四屆黨代會提出了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行動,并在甘肅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再次強調將強科技行動深度嵌入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行動,依靠科技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
1月26日,中科院半導體所發布王圩院士訃告。以下為訃告全文: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半導體光電子學家王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23年1月26......
2023年1月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陸熙炎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陸熙炎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在上世紀50年代,他參與了我國抗菌類鏈......
2023跨年科學演講海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供圖2022年12月31日,中國科學院舉辦2023跨年科學演講。本次活動以“復興路上的科學力量”為主題,面向全網播出。2023跨年科學演講再度創新,連續超過15......
訃告著名藥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蔣華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3日15點54分在上海逝世,終年57歲。蔣華良先生治學嚴謹、學識淵博......
近日,以“共享未來:珊瑚礁研究與保護”為主題的全國珊瑚礁論壇暨中國太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2022年會/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邊會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南海海洋所、自然資源部南海生態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流體成礦作用學科組馮雨周博士后和陳華勇研究員及其合作者,揭示了榍石稀土元素活化遷移對華南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床重稀土富集礦化的指示。相關研究發表于AmericanMin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