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浩然、劉少軍,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高慶營,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盧一先,以及各大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相關代表出席開工儀式。
南繁是指利用我國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溫暖的優勢條件,將夏季在北方種養的農業育種材料,于冬春季節在南方再種養一季或者兩季的農業育種方式。我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南繁育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國人工繁育技術水平及相關基礎研究處于世界先進地位,但面臨著水產良種數目不多,生態育種技術缺乏,良養缺乏模式等亟需解決的問題。”劉少軍表示,目前國內缺乏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廣州市南沙區具有獨特的溫暖的氣候和溫暖的水溫,具備建立魚類南繁育種中心優越的自然條件。
據介紹,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以國家水產種業南繁為重點,總用地規模約8000畝,總投資預計超過8億元。項目實施后,預計每年孵化草魚、鯽魚、黃顙魚、加州鱸等水產苗種400億尾,培育大規格優質苗種1億尾。達產年收入7億元,推廣養殖面積100萬畝,農戶年新增收入20億元。
近年來,南沙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全面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著力打造明珠現代都市實驗園、漁業產業園和中化現代農業科學城(種業小鎮)——“兩園一城”,一批重量級項目紛紛落地,現代農業發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