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1-22 10:04 原文鏈接: 科技部通報曹雪濤、裴鋼院士等論文涉嫌造假調查情況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公布了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等的相關論文涉嫌造假問題的調查處理結果。

    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

      針對網絡反映的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等的相關論文涉嫌造假問題,在21個部門參加的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框架下,科技部會同教育部、衛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建立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聯合工作機制,組建高層次復核專家組,依據《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等有關規定,嚴肅開展調查處理。在單位調查、部門審核的基礎上,復核專家組赴實地檢查、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集體討論形成復核結論,最后聯合工作機制審議形成處理意見。調查處理結果通報如下。

      一、對曹雪濤院士論文的調查結論及處理意見

      對網絡質疑曹雪濤院士的63篇論文,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剽竊和抄襲,但發現較多論文存在圖片誤用,反映實驗室管理不嚴謹。經聯合工作機制審議,決定取消曹雪濤院士申報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資格1年,取消作為財政資金支持的科技活動評審專家資格1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資格1年,責成其對被質疑的論文回應質疑并進行勘誤,對存在的問題作出深刻檢查,在工程院相應學部通報批評。

      二、對李紅良教授論文的調查結論及處理意見

      對網絡質疑李紅良教授的21篇論文,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但發現較多論文存在圖片誤用,反映實驗數據處理不嚴謹。經聯合工作機制審議,決定取消李紅良教授申報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資格2年,取消作為財政資金支持的科技活動評審專家資格2年,取消招收研究生資格2年,責成其對存在的問題作出深刻檢查。

      三、對耿美玉研究員論文的調查結論及處理意見

      對網絡質疑耿美玉研究員的5篇論文,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但發現論文存在少量圖片誤用。經聯合工作機制審議,決定對其進行批評教育和科研誠信提醒談話。

      四、對裴鋼院士論文的調查結論

      對網絡質疑裴鋼院士的1篇論文,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

      五、對饒毅教授論文的調查結論

      對網絡質疑饒毅教授用于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的2篇論文,經調查未發現有造假。

      本次調查發現相關科研人員在數據管理、實驗室管理、團隊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暴露出對科研作風學風建設重視不夠、要求不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指出,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廣大科研人員要繼承老一輩科學家求真務實、嚴謹治學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珍惜學術聲譽,嚴守科研誠信,保持優良作風學風,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為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從事科學研究的高校、科研機構、醫院、企業等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完善成果管理、數據匯交、論文發表等管理制度,加強對本單位科研人員的教育培訓,嚴格監督管理,對苗頭性問題及時提醒,對學術不端問題嚴肅處理。

      科研誠信建設聯席會議聯合工作機制

      2021年1月21日

    相關文章

    大學生借AI寫論文泛濫高校紛紛立規“扶正”

    最近,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熱度再上新高。在高校,學生們利用AI工具輔助論文寫作已越發普遍,相比翻閱厚重的書籍資料或者利用互聯網搜索引擎查找資料,借助AI工具讓論文撰寫方便了很多。但在調查......

    質疑“放水”,不如追問考核“尺子”為何太少

    本科生究竟要不要寫畢業論文?不久前,一則新聞再掀波瀾。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允許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以網文作品代替學位論文,從而獲得畢業資格。這讓不少網友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質疑這一行為是“放......

    質疑“放水”,不如追問考核“尺子”為何太少

    本科生究竟要不要寫畢業論文?不久前,一則新聞再掀波瀾。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人文學院允許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以網文作品代替學位論文,從而獲得畢業資格。這讓不少網友覺得“不可思議”,紛紛質疑這一行為是“放......

    受《東方快車謀殺案》啟發,他一作兼通訊發論文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徐可瑩李思輝39歲的孫亞東不久前收獲了人生第4篇Science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的標注,讓他的貢獻躍然紙上。進入不惑之年前,他扎實地立住了自己的科研人設。這也是他本人最喜歡......

    《自然》(20240926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未玖Nature,26September2024,Volume633,Issue8031《自然》,2024年9月26日,第633卷,8031期天文學AstronomyAtemperatesupe......

    對學生基礎知識和成績無要求,為了招生他拼了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溫才妃“北京大學本碩博、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成績無要求。”“實驗無需長時間重復操作。”“若每周工作15小時以上,保證發表IF(影響因子)大于4的論文(一作/共......

    上新百本期刊!科學網APP論文&基金最新活動來了

    科學網APP論文頻道上新100本期刊!科學網APP論文頻道覆蓋生命科學、數理科學、工程材料等8大領域,并細分100多個二級學科,收錄期刊1600本(持續增加中),將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論文信息,打造您......

    研究被導師抄襲:我不像學生那樣害怕學術強權

    編譯|劉如楠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導師抄襲發表,你會怎么做?作為學生,很多人可能會有所顧慮不敢發聲。但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博士后卻絕不忍氣吞聲,她在與導師溝通無果后,決定公開此事。在她的要求下,這篇論文被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回應論文圖片重復質疑

    針對有關論文圖片重復的質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肝臟外科日前作出回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肝臟外科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說明稱,8月29日,肝臟外科自pubpeer網站上得知,學術打假人......

    賀福初,裴鋼等51人入選最新全球頂尖科學家分子生物學領域榜單

    在科研領域,衡量學者學術成就和影響力的指標眾多,而D-index(學科H-index)作為一項重要的學術評價指標,其細分領域排名更是備受矚目。D-index(學科H-index)學者排名指標,僅包括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