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1-27 10:09 原文鏈接: 傳粉昆蟲:我的花呢?

      傳粉昆蟲:我的花呢?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昆蟲都會受益于氣候變暖,有的昆蟲反而因此遇到了種種困難,傳粉昆蟲就是這樣的天選“倒霉蛋”。

      與一般農業害蟲不同,傳粉昆蟲不會長期待在一棵植物上,以植物葉片或莖干為食。為了獲得足夠的食物,傳粉昆蟲需要大范圍地搜尋花朵,必要的時候還會跟著花期遷徙。

      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一代的黑大蜜蜂(Apis laboriosa)就會隨著季節的變化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區之間來回遷徙。生活在北美地區的帝王蝶(Danaus plexippus)甚至會通過三到四代的生命接力,穿越整個北美大陸。

      傳粉昆蟲遷徙時會循著一條由不同花期植物組成的路線移動,以確保在途中得到補給。隨著氣溫的上升,植物的花期陸續提前[9],遷徙中的傳粉昆蟲可能會因此錯過花期,面臨饑荒。

      更糟糕的是,溫室氣體臭氧也跟著裹亂。臭氧強大的氧化性會降解植物釋放到空氣中的芳香化合物,讓傳粉昆蟲因為丟失嗅覺信號而迷路[10]。

      一項針對熊蜂的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氣候的變暖,北美和歐美地區熊蜂的自然分布范圍已經縮小了超過30%

      [11]。雖然氣溫的升高讓熊蜂的分布范圍往北擴張,但是新分布區增加的速度遠遠比不上現有分布區消失的速度。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持續下去,再過幾十年,大部分熊蜂物種都會滅絕。

      沒有了這些傳粉昆蟲的幫助,全世界超過八成的作物產量都會受到影響。

      昆蟲這些行為變化帶來的農業損失,對于糧食本就短缺的貧困地區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要知道,全球超過80%的極端貧困人口都生活在農村,很多人只能靠一小片耕地維持一家的生計。非洲和南亞等貧困地區的農民,甚至隨時面臨著饑餓的威脅。他們沒有錢購買肥料和農藥,也無法獲得專業的技術指導,只能祈禱風調雨順能讓田地多產出一點糧食。農業生產的任何一點損失都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沉重的打擊。

      在一些貧困地區,人們60%以上的收入被用于購買食物。糧食短缺導致的糧價上漲會讓這些人的生活變得難以為繼。

      對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來說,氣候變化或許只是在遇到“60年不遇極寒冬天”時多加件衣服,被異常天氣困在家中時抱怨一下,或者在看到蟲災泛濫的新聞時表達一下感慨。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落到貧困人口身上,就成了一座座真實而難以翻越的高山。

      因為,他們的生活就如同昆蟲簡陋的循環系統,哪怕面對再細微的環境變化,都毫無招架之力。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