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可自主制定教師聘用條件 自主公開招聘教師
1月27日,在教育部召開的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近期,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針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印發了《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這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個全面系統部署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
文件強調了4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將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推進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高校可根據有關規定和辦學實際需要,自主制定教師聘用條件,自主公開招聘教師等。
把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
第一個方面,強調把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突出5個抓手。
第一,強化高校教師“四史”教育。明確制度化要求,在一定周期內做到全員全覆蓋,引導廣大教師厚植信念情懷。
第二,推進常態化師德培育涵養。將各類師德規范納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教師全員培訓必修內容,達到一定學時、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校教師資格并上崗任教。
第三,落實師德第一標準。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遴選、評優獎勵、聘期考核、項目申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準。
第四,嚴肅師德問題查處。建立健全師德違規通報曝光機制,依托政法機關建立的全國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庫,嚴把教師職業入口關。
第五,完善教師思政工作組織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高校黨委教師工作部在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統籌作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
推進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高校薪酬水平調查比較制度
第二個方面,強調把推進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作為突破口,推進4項改革:
第一,完善高校教師聘用機制。高校根據有關規定和辦學實際需要,自主制定教師聘用條件,自主公開招聘教師。
第二,加快高校教師編制崗位管理改革。實施崗位聘期制管理,進一步探索準聘與長聘相結合等管理方式,落實和完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聘用機制。
第三,推進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完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分類設置評價指標。完善同行專家評價機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
第四,推進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探索建立高校薪酬水平調查比較制度,健全完善高校工資水平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完善高校內部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收入分配政策激勵導向作用。
強化教學業績和教書育人實效在績效分配等方面的比重
第三個方面,強調把細化落實教師評價改革作為關鍵路徑,明確4項舉措:
第一,以破“五唯”為導向。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教師。堅持正確的人才使用導向,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
第二,破除論文“SCI至上”。規范高等學校SCI等論文相關指標使用,堅決摒棄“以刊評文”。
第三,建立考核評價結果分級反饋機制。建立院校評估、本科教學評估、學科評估和教師評價政策聯動機制。合理設置考核評價周期,探索長周期評價。
第四,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強化教學業績和教書育人實效在績效分配、職務職稱評聘、崗位晉級考核中的比重。將教授為本專科生上課作為基本制度。
3項舉措保障提升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能力
第四個方面,強調把提升高校教師教書育人能力作為基本要求,強化3項保障:
第一,完善教師發展培訓制度。健全教師發展體系,完善教師發展培訓制度、保障制度、激勵制度和督導制度。
第二,建設高校教師發展平臺。建實建強教師發展中心等平臺。健全教師發展組織體系,推動建設各級示范性教師發展中心。鼓勵高校與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共建教師培養培訓基地。
第三,強化青年教師培養支持。鼓勵高校擴大博士后招收培養數量,作為補充師資的重要來源。建立青年教師多元補充機制。鼓勵高校對優秀青年人才破格晉升、大膽使用。用多種方式切實解決青年教師后顧之憂,全力支持青年教師成長。
8月29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全文如下:據@中國美術學院8月29日消息,近日,我校教師趙某某涉嫌違法犯罪,屬地公安機關正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學校將從嚴處理,決不姑息,處理結果將及時向社......
繁重的教學任務與硬性的論文指標已經令高校教師喘不過氣,再加上并不算高薪的報酬,讓這些象牙塔中的知識分子難以體會到衣食無憂、體面莊嚴的幸福感與尊嚴感。社會普遍認為教師工作清閑、穩定、福利好,尤其是高校教......
近日,延遲退休的話題再次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在本文中,我將以哈佛大學的退休制度及其有關政策為例,探討其相關思路、措施以及路徑的獨特之處,希望能為我國高校教師的延遲退休政策提供一些借鑒。延遲退休,年齡多......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孫滔“小徐老師晚上好,我來為西部困境兒童向你募捐了。”5月6日晚,當徐可(化名)收到孫強這條微信時,她有點誠惶誠恐。她是一名工作不久的年輕記者,今年4月份剛剛采訪了孫強。在她看來......
為全力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高校現代化治理能力,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高等學校開展教師互聘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了高校教師可跨校兼職、兼職教師教育教學成......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03650號(教育事業類352號)提案答復的函。其中重點提到:部省合建高校建設發展所需經費按隸屬關系主要由地方財政承擔,中央財政通過支持地方高校改......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驅動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迅速成為各行各業的寵兒。關于“人工智能引發高等教育革命”的各種言說也廣泛流行于高等教育界。今年年初,“元宇宙”概念橫空出世,教育元宇宙旋即成為高等教育學界的新寵......
5月11日,廣東省財政廳發布《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安排2022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資金(第二批)的通知》。根據省教育廳提供方案,現由省財政安排2022年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展資金(第二批)10,662萬元......
記者4日從寧夏科技廳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寧夏黨委、政府近日出臺《關于實施科技強區行動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2條硬核舉措,為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
關于印發《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教〔2021〕31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教育廳(局、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教育局:為規范和加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