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16 02:34 原文鏈接: 寒旱所青藏高原溫泉區域多年凍土分布研究取得進展

      多年凍土是指地下持續2 a 以上保持凍結狀態的一類特殊巖土,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地帶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凍土區。多年凍土作為高寒氣候條件下的產物不僅影響著各種寒區生態系統的穩定與演替,還影響到工程建筑物的穩定性。目前,多年凍土出現退化現象如活動層加深、凍土下界上升,島狀凍土和不連續凍土區的多年凍土消失。因此,精確的凍土制圖對于凍土區的生態環境和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員以野外勘探、室內理論分析與建模為主要研究方法,以數字高程模型(GDEM)和實測數據為基礎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坡向對多年凍土分布具有重要影響。針對青藏高原溫泉區域地形的復雜性,基于分區的方法將研究區分為平原區和山區兩個地形區。對于平原區來說,考慮到苦海湖泊對多年凍土的影響,將苦海灘地單獨劃出并采用專家知識完成凍土制圖,其余平原區采用建立的地溫模型進行凍土制圖;對于山區來說,通過定量化研究坡向對凍土地溫的影響,建立了基于坡向調整作用下的地溫模型,應用此模型完成了山區的凍土分布圖。以地溫作為凍土類型劃分的依據,分析了研究區域凍土的空間分布與特征。

      研究結果表明:多年凍土的分布面積為1681.4km2,占整個區域的 66.7%,其中,過渡型和亞穩定型多年凍土為主要多年凍土類型,兩者占整個研究區域的50.8%,其次為不穩定型多年凍土(11.4%),穩定型和極穩定型多年凍土的面積比例相對較小(4.4%和0.2%)。從空間分布格局來看,凍土分布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特征,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凍土地溫逐漸降低,凍土類型依次經歷季節凍土--不穩定型多年凍土--過渡型多年凍土--亞穩定型多年凍土--穩定型多年凍土--極穩定型多年凍土的變化。

      本研究項目受到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2008FY110200)、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項目(2010CB951402)共同資助;研究成果發表于《地理科學》。

    研究區坡度分級(a)和高程分帶(m)(b)
    溫泉區域山區的多年凍土地溫分帶(a)和驗證(b)
    溫泉區域多年凍土地溫分帶

    其他網友還關注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