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二五”新能源發展規劃》出爐,規劃內容聚焦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標志著江西新能源的布局路線已經明確。
20多個風電項目列入規劃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江西將利用在中部地區的風能資源優勢,以鄱陽湖陸地以及部分高山風資源較好區域為重點,集中建設一批風電場。目前已有 20多個風電項目列入規劃,分布于九江、贛州、吉安等地。包括蔣公嶺風電場、皂湖陸地風電場、吉山風電場、松門山風電場、九嶺山風電場、泰和水槎風電項目、上猶雙溪風電項目。還擬建設宜豐、銅鼓、樂安、湖口縣蘭家嶺等為代表的覆蓋全省的一批山地風電場。
同時,適時啟動鄱陽湖淺灘風電開發,積極推進一批風電項目前期工作。至2015年,江西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00萬千瓦以上。
建并網型地面光伏電站
“十二五”期間,江西將在城區推廣普及太陽能一體化建筑、太陽能集中供熱水工程,并建設太陽能空調制冷示范工程。至2015年和2020年,分別建成陽光浴室200座、1000座。
同時,先試點,后鋪開,在南昌、九江、上饒、新余等地建設并網型地面光伏電站。其中,擬建的厚田沙漠光伏生態園光伏并網電站,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能為南昌市提供5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而都昌縣老爺廟20兆瓦風光互補光伏并網電站、晶科能源有限公司20兆瓦光伏并網電站、新余瑞晶太陽能有限公司10兆瓦光伏并網電站建成后,每年將分別為九江市、上饒市、新余市提供2000萬、2000萬、10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力。
規劃建設特高壓線路
為了滿足江西在“十二五”期間接受外電的需要,江西將規劃建設特高壓變電站和線路。江西電網500千伏骨干網架形成夢山―永修―南昌―樂平―鷹潭―撫州―羅坊―夢山的中部臥“日”字雙環網主框架,由中部主框架網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形成受端環網。規劃建設一批22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電網項目,同時,積極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
到2015年,江西電網22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線路實現智能化;全省智能電表用戶超過240萬戶,建成53座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700個充電樁。
德國科學家發現,北海的海上風電場會使方圓1公里內的潛鳥種群減少94%。潛鳥是一種捕食魚類的水禽。研究結果凸顯出有必要在平衡好對再生能源需求的情況下,將海上風電場對海鳥的影響降至最低。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
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室溫自交聯的氟硅聚合物凝膠,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室溫快速無損封裝。此外,團隊提出的封裝策略有效地促進了傳熱并減輕了熱量積累對封裝器件的潛在影......
2月26日,“2022(第十六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大會永久名譽主席徐建中在書面致辭中表示,太陽能熱發電帶有長時安全儲熱技術,是新型電力系統中能......
2月17日,“90后”江蘇小伙兒李崇文和他的博導鄢炎發在Science發表論文。這項關于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被認為解決了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續航問題,使其實驗室壽命超過3500小時,為當前的國際頂......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人工環境節能技術研究室董凱軍團隊在相變蓄熱材料強化太陽能界面蒸發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太陽能-熱能......
這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開發的一款超薄太陽能電池,整個結構只有2~3微米厚。傳統的太陽能電池都比較笨重,像一塊厚厚的板↓而這款超薄太陽能電池可不簡單!MIT的研究人員打破常規,開發出一種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師在最新一期《小方法》雜志上刊發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款超輕太陽能電池,可快速方便地將任何表面變為電源。這款比人頭發絲還纖薄的太陽能電池黏附于一塊織物上,重量僅為傳統太陽能......
2022年中國航天大會正在海口舉行,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在今天舉行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專業論壇上表示,中國空間站將為未來空間太陽能電站提供在軌技術驗證。楊宏介紹,當前中國空間站已完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
依托現有核科技工業體系,凝聚核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經驗和技術基礎的相關研究單位和企業,逐步搭建聚變能的技術開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集中力量開展核聚變工程和技術攻關,再經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50年左......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政策研究論文指出,整合全球的太陽能電池供應鏈或能讓太陽能更便宜。該研究顯示,與限制外部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廠商供應的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