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炎熱,在實驗室的童孩估計有點冒火,本來在這夏困秋乏的季節,每天都昏昏欲睡,還沒個假期(這也沒辦法,疫情嘛),還要一天天圍著實驗轉,做的出來還好,做不出來頭大心塞啊。尤其是新進實驗室的小白,對于實驗的方方面面更是一頭霧水,面對導師的“期待與厚望”,懷著一腔熱血,躊躇滿志,踏上了科研的不歸路。話雖如此,該不懂的還是不懂:
比如說,老師給了你整個宇宙那么大的范圍,讓你選擇自己的研究課題,該怎么選課題呢?又比如說導師給了你一個基因,讓你去研究它,要怎么去研究呢?又比如說,導師給了你一個基因,還告訴了你怎么去研究,首先第一步是去把這個基團給克隆一下吧。
聽到這里,你第一反應可能是:啥?把這個基因克隆一下?什么意思?小朋友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不過沒關系,不懂就問后還是不懂就查資料看文章看文獻嘛,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小編不才,今天就給實驗小白們捋捋ORF克隆和cDNA 克隆方面的知識吧。
一 、相關概念
關于基因克隆,剛剛踏入實驗室的童孩們可能會比較陌生,不知道何為基因克隆,我們之前只是學過動物克隆呀。比如說克隆羊多莉,大部分理科生應該是有點印象的吧。由克隆羊多莉引出了克隆的概念:
克隆 (Clone):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個體組成的種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個體或種群。多莉就是一個“copy”出來的動物,與供核的羊媽媽長得一模一樣,基因型也是一模一樣的。因此我們又引出來了概念:基因克隆。
基因克隆:也叫分子克隆,是在體外對DNA分子按照既定的目的和方案進行人工重組,將重組分子導入到合適的受體細胞中,使其在細胞中擴增和繁殖,以獲得DNA分子大量復制,并使受體細胞獲得新的遺傳特征的過程。
舉個例子來說,A基因是調控小鼠褪黑素的分泌的,我想要完全抑制小鼠褪黑素的分泌,觀察褪黑素分泌抑制后小鼠的身體狀況。我們就需要在體外重組這個A基因(使A基因能夠抑制褪黑素分泌),并進行大量的復制,然后將復制好的重組的A基因連接到相應的表達載體上,然后再將這個載體轉入受體細胞中或者小鼠內,若實驗成功的話,小鼠的褪黑素會被完全抑制分泌,褪黑素被完全抑制了的小鼠,身體狀況可能會出現相應的問題。
而拿著一個基因要怎么去分析,去克隆自己想要的片段,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驗需求來進行了。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ORF克隆和cDNA 克隆。
cDNA 克隆:是全長轉錄本的cDNA克隆,既包含了全長蛋白質的編碼序列,也包含 5' 和 3' UTR非編碼序列,不能直接用于轉染細胞表達,需要把5’ 及3’ UTR截去然后將表達框連接到構建好的表達載體才可以進行轉染細胞并表達。
ORF克隆:一個全長ORF(開放閱讀框)克隆,是指一個插入有編碼全長蛋白質的DNA 片斷的質粒。該插入DNA 片斷只含有編碼一個全長蛋白質的序列(從起始密碼到終止密碼),而不包含有5′或3′端的非翻譯區(UTRs)或內含子。
怎么?概念不好理解?沒事,看下面的圖:ORF就是基因的開放閱讀框,沒有5' 和3' UTR序列。是不是感覺很簡單呢?
cDNA 克隆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大量復制,并保存單一cDNA信息,構建cDNA文庫,亞克隆等。也由于其5’UTR非編碼區容易形成復雜的二級結構,在蛋白質翻譯時容易出現問題。因此,cDNA克隆載體必須去掉5' 和3' UTR序列后,再連接到對應的表達載體中才能夠在受體細胞中進行表達。
而ORF克隆就沒有那么復雜了,它是cDNA開放閱讀框區域的序列,無5' 和3' UTR序列,可直接在宿主細胞中進行表達,更為省時省力。所以大家在選擇哪一種克隆的時候,要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實驗,以及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價格,時間,操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