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正式啟用,進入試運行階段。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將重點針對腫瘤、代謝性和心腦血管疾病研究其發病機理和規律,建立預測、預防、早期診斷及個體化治療的理論、模型和方法,解決重大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中的重大科學問題。
“大設施提供轉化醫學研究從基礎到臨床的完整技術鏈,要充分發揮轉化醫學研究大設施在臨床研究領域的引領作用和國家轉化研究平臺的支撐服務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主任陳賽娟說。
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的轉化醫學病房是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的核心,擁有300張臨床研究型病床,包括50張萬級層流病床,按照國際一流標準進行設計和配置,主要用于I和II期臨床試驗。圍繞臨床研究還設立了臨床生物樣本庫、臨床資源深度分析和挖掘平臺、生物標記物與新藥研發平臺、分子病理與影像技術研究平臺等技術支撐系統,在關鍵技術和平臺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而真正構建了轉化醫學研究從基礎到臨床上下游結合的完整技術鏈。
陳賽娟認為,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在現階段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緩解我國臨床研究面臨的嚴峻挑戰。“最新幾年,我國I類新藥申報和進口藥申報受理出現了‘井噴’,但臨床試驗機構數量少、專業人員缺乏、質量堪憂、配套激勵機制不到位,正在成為我國新藥和醫療器械研發的瓶頸。”她說,“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應該成為國家藥監局和衛健委新藥物、新器械和新技術等創新藥物和創新技術應用的先行先試的基地。”
為此,陳賽娟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建議,要建立快速審查通道,在基于有效管控風險、獲得科學和倫理委員會批準的前提下,相關臨床試驗在向國家報備的同時,可在基地內先行先試。
“由于臨床試驗具高風險性,根據國際慣例,I和II期臨床試驗通常免費。因此,由研究者發起的臨床試驗還需要得到政府給予的長期穩定支持。”陳賽娟說。
據上海交通大學網站消息,5月29日中午,該校召開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任免宣布會。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黨校副校長張濠宣布了學校關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的任免決定:孫寶德免......
近日,長三角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成立會議在安徽省黃山學院舉行。長三角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由上海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倡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
北京時間4月18日晚10點30分,上海交通大學與莫斯科國立大學在線簽署聯合博士項目協議。在教育部部長懷進鵬的見證下,兩校校長丁奎嶺、薩多夫尼奇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簽署了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此次......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顱腦創傷中心主任馮軍峰聯合科普漫畫工作室編著的《大腦環游記》正式出版發行。圖片來源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該書以原創漫畫為載體,通過醫生與孩子生......
輔助和新輔助免疫治療改善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臨床結果。然而,檢查點抑制與化療的最佳組合仍然未知。2024年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陸舜團隊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JAMA(IF=121)在......
12月10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院揭牌儀式在曲江校區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盧建軍,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別朝紅,黨委常委、副校長嚴俊杰出席儀式。儀式由儀器學院黨委書記韋學勇主持。中國工......
按照慣例,2023年國家自然基金委不再公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青、優青項目名單,只從網絡公開信息中統計到一些名單,2023年度國家杰青名單已更新222人,優青名單已更新195人,另有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最新信息顯示,在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中,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獲超億元經費資助。8月28日,上海交......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據上海交通大學8月28日發布的官方消息,按照目前公布的項目統計,上海交通大學獲批連續第七年突......
軟質材料往往對氣體具有高滲透性,因此很難制造出可拉伸的密封。2023年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鄧濤、尚文、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MichaelD.Dickey及美國A123系統研發中心JunWang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