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23 00:00 原文鏈接: 葉玉如院士Nature子刊新文章

      來自中國香港科技大學和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TrkB phosphorylation by Cdk5 is required for activity-dependent structural plasticity and spatial memory”的文章,證實了Cdk5介導的TrkB磷酸化作用是活動依賴性結構可塑性和空間記憶的必要條件。這一成果于10月14日在線發布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

      文章的通訊作者是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Nancy Y Ip)教授,這位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早年畢業于美國Simmons學院,198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及分子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等職務,兼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及神經科學研究所客席研究員,南京大學、同濟醫科大學等大學的名譽教授。葉玉如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榮獲“聯合國(教科文――歐萊雅)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神經營養因子家族成員腦源神經營養因子(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是調控高等動物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與穩態的重要信號分子,通過結合神經元細胞膜表面受體TrkB調節神經元的發育、分化、功能維持以及對學習和記憶至關重要的活動依賴性突觸可塑性等各種各樣的神經功能。BDNF的結合誘導TrkB形成二聚體并發生自體磷酸化,其磷酸化位點將募集下游效應因子,從而激活下游信號通路。過去的研究證實與BDNF結合,TrkB不僅在酪氨酸殘基位點發生磷酸化,還通過周期素依賴性激酶5(Cdk5)在S478經受了絲氨酸磷酸化。然而,目前科學家們對于這一絲氨酸磷酸化作用的體內功能仍然未知。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生成了一種缺乏這種絲氨酸磷酸化的基因敲入小鼠(knock-in mice),發現這種TrkB磷酸化缺陷的小鼠顯示出空間記憶受損,并損害了海馬長程增強效應(LTP)。進一步研究揭示TrkB的S478磷酸化作用調控了它與Rac1特異性鳥嘌呤核苷酸交換因子TIAM1的相互作用,導致了活動依賴性樹突棘重塑過程中Rac1激活和S6核糖體蛋白的磷酸化。

      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Cdk5介導的TrkB的S478磷酸化在活動依賴性結構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這對于LTP和空間記憶形成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

      葉玉如

      女,神經生物學家。 生于香港,原籍廣東臺山。1977年畢業于美國Simmons學院,1983年獲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1993年回香港,任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講師,1994年升任副教授,1998年升任教授。現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理學院副院長、生物化學系主任和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及分子神經科學中心主任等職務,兼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及神經科學研究所客席研究員,南京大學、同濟醫科大學等大學的名譽教授。葉玉如運用現代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方法,探討神經營養因子與神經元發育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用于治療神經性病患的可能性。研究結果有助于闡明神經突觸形成的機理及突觸的功能,對了解由此衍生的學習及記憶的機理有很大幫助。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榮獲“聯合國(教科文――歐萊雅)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科研成就

      葉玉如在細胞與分子神經科學諸多領域的研究中取得了相當杰出的成就。主要運用現代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方法,著重探討神經元的發育過程、神經營養因子對神經元和靶細胞間突觸形成及功能發展之關系,以及它們用于治療各類退行性神經病患的可能性等。主要貢獻可概括為下列5項開創性的研究項目:

      一、型神經營養素的發現及其功能研究

      二、睫狀神經營養因子(CNTF)受體三元聚合物的發現及其功能研究

      三、解析營養因子對靶細胞分化的協同效應及其機理。

      四、闡明神經肌肉突觸形成的調節機制

      五、根據以上研究成果,在國際學術刊物發表論文與綜述共135余篇,其中絕大部分發表于《科學》、《自然》、《神經元》、《細胞》、《神經科學年度評論》、《神經科學雜志》以及《遺傳學進展雜志》等頂尖期刊。文獻被引總次數近1萬次,此外獲頒12項國際科技發明ZL。

      葉玉如在香港科技大學工作期間(1993-),己成功獲頒個人及課題研究項目資助近40項,基金總額高達1.28億港元之巨。

      她致力探討:1、 多種神經營養因子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及神經營養因子與其它信號傳導通路之間的聯系;2、神經營養因子及其受體在細胞內,主要是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分布,表達和調控;3、神經源性和肌源性信號對神經肌肉接頭形成的影響。2003年,葉玉如的“神經肌肉突觸新訊傳遞機制的鑒定”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學術成就

      國際學術界曾多次表彰葉玉如杰出的學術成就。

      1998年她獲得香港裘槎基金會頒發“香港優秀學者”計劃獎金。

      2001年當選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她也被相繼受聘擔任國際重要學術期刊要職。如《中國藥理學報》,

      1996―;“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編委,

      1999―;“Neuroscience Letters”副主編,

      2000―2003;“NeuroSignals”主編,

      2002―;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編委,

      2003―;Cell Research編委

    相關文章

    揭秘癌細胞與神經元的“共生共舞”

    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曾在《自然》雜志刊發論文,首次證實惡性腦癌與大腦的神經連接密切相關。他們發現神經膠質瘤會與健康的神經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觸,劫持來自健康神經元的電信號,從而促進自身生長。據英國《......

    西湖大學:揭示神經元調控大腦血流新路徑

    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賈潔敏團隊的相關研究,揭示了神經元調控大腦血流新路徑。他們發現了一座架在神經元與血管之間的“新橋梁”——類突觸(NsMJ)。通過類突觸,谷氨酸能神經元可直接作用于動脈血管平滑......

    大腦里有位GPS“指揮官”

    無論是太陽的東升西落,還是城市的東西南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方向、定位目標或是記憶場景,都需要用大腦對空間信息進行處理和記憶。那么,這個過程是如何在大腦中發生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

    新研究揭示自我中心編碼的細胞和亞細胞機制

    確定空間信息的表征機制是探討空間信息處理的核心任務之一,為學習記憶中空間場景處理原則提供了重要啟發。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研究員王成團隊,聯合南方科技大學生命科......

    我國學者在神經元糖代謝特征與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91523、82073823)等資助下,南京中醫藥大學胡剛教授團隊在神經元糖代謝特征與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神經元胞體主要進行有氧糖酵解代謝以防止氧化......

    做“白日夢”時大腦在干什么

    當人靜靜地坐著,突然之間,大腦“出神”,仿佛轉向了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最近的經歷,也可能是過往的記憶。事實上,可能只是做了個白日夢。那么,在做白日夢時,大腦中發生了什么?這是神經科學家們很難回答的問......

    神經元損傷修復搭“橋”的微型生物機器人

    由患者自身細胞構建的“分子醫生”能夠篩查癌癥、修復受損組織、清除血管斑塊,是研究人員對未來醫學的構想。而美國塔夫茨大學發育生物學家MichaelLevin致力將這種構想變為現實。4年前,Levin和同......

    半導體所在仿生覆蓋式神經元模型及學習方法研究中獲進展

    人工神經網絡是模擬人腦神經活動的重要模式識別工具,備受關注。近年來,深度神經網絡(DeepNeuralNetworks,DNN)的改進與優化工作集中于網絡結構和損失函數的設計,而神經元模型的發展有限。......

    Nature:科學家成功揭示神經遞質轉運蛋白的精細化結構

    神經元能通過一種稱之為神經遞質的化學信號來彼此交流溝通,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上題為“Mechanismsofneurotransmittertransportanddruginhibi......

    連接數千個人工神經元,自適應神經連接光子處理器問世

    德國明斯特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聯合團隊現已開發出一種所謂的基于事件的架構,該架構使用光子處理器,通過光來傳輸和處理數據。與大腦類似,這使得神經網絡內的連接不斷適應成為可能。這種可變的連接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