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氬離子、半導體、氦氖
2.可見光激光器應用最多的是氬離子激光器,可產生10種波長的激光,其中最強的是488納米(藍光)和514納米(綠光)激光器,現在最為常用,性能十分穩定的是514納米激光器;另外,532納米固體二極管泵浦激光器、632.8納米(紅光)、780納米等可見光激光器;以及785納米二極管、830納米近紅外激光器;摻釹的釔鋁石榴石(YAG)激光器被用作傅里葉變換拉曼光譜的光源,其激光波長為1064納米(紅外);染料激光器是目前較成熟、應用較為普遍的可調諧激光器,是共振拉曼研究時的理想光源。
一般來說,拉曼光譜與激光的波長是無關的,選擇不同波長的激光主要取決于研究的對象,如果研究生物蛋白質、細胞等,則需要波長較長的近紅外光,避免了熒光對拉曼光譜的干擾。但對于一些深色、黑色粉末樣品,由于近紅外的熱效應,而使熱背景干擾拉曼光譜,這時選擇可見光區的激光比較合理。對于研究化學發光和熒光光譜,則選擇紫外激光器。所以在研究顏料時,選配514納米和785(或830納米)納米兩種波長的激光器就夠用了,對于紅、黃、白色顏料采用785納米的激光器進行分析,對于藍、綠色顏料則采用514納米的激光器進行分析。
3.激光出現以前主要用低壓水銀燈作為光源,目前已很少使用。為了激發喇曼光譜,對光源最主要的要求是應當具有相當好的單色性,即線寬要窄,并能夠在試樣上給出高輻照度。氣體激光器能滿足這些要求,自準性能好,并且是平面偏振的。各種氣體激光器可以提供許多條功率水平不同的分立波數的激發線。最常用的是氬離子激光,波長為514.5nm和488.0nm的譜線最強,單頻輸出功率為0.2~1W左右。也可以用氦氖激光(632.8nm,約50mW)。
4.在光纖測量和光纖傳感系統中使用的光源種類很多,按照光的相干性,可分為非相干光源和相干光源。非相于光源包括白熾光源和發光二極管(LED),相干光源包括各種激光器。激光器按工作物質的不同,可分為氣體激光器、液體激光器、固體激光器和半導體激光器等。半導體光源是光纖系統中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光源。其主要優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亮度足夠、供電電源簡單等。它與光纖的特點相容,因此,在光纖傳感器和光纖通信中得到廣泛應用。半導體光源又可分為發光二極管(LED)和半導體激光器(LD)。這兩種器件結構明顯不同,但卻包含相同的物理機理。增益帶寬高于任何其它媒質,主要由于光子發射是因兩個能帶間的電子運動所致。半導體激光器的典型增益曲線延寬到 1012Hz。
5.紫外的也有的比如214nm
利用紫外激發產生特征熒光的原理,用于測試微量物質的含量與成分,是當前最靈敏的痕量檢測方法之一,在生命科學、食品安全和環境監測中具有重要應用。但在這一領域,國產高端儀器仍是空白。大連理工大學黃輝教授課題......
(1)氬離子光束拋光制樣技術具有樣品制備簡便快捷,觀察視域廣、圖像景深大,放大倍數范圍寬且連續可調,可迚行單組分細微結構的多方位觀察,能對樣品表面迚行多種信息綜合分析等特點。(2)能夠清楚地觀察到巖石......
單層二硫化鉬是一種典型的二維過渡金屬硫屬化物,由于其特殊的能帶結構、半導體性質等,在納米電子器件和光電子學等諸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單層二硫化鉬由三個原子層(硫-鉬-硫)堆疊而成,不同的堆疊次序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