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柳葉刀》重磅!

      日前,最新一期《柳葉刀》上線,重磅發表了武漢首項長期新冠抗體血清學研究。對2020年4月武漢“解封”后以及持續隨訪至2020年12月的研究數據表明:武漢6.9%人群擁有新冠抗體;在抗體陽性人群中,40%檢測出中和抗體且穩定保持9個月,82%為無癥狀感染。

      這項里程碑結果提示了中和抗體的持久保護作用,同時也表明大部分人口仍未受到感染,需要大規模疫苗接種才能獲得群體免疫。

      論文通訊作者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王辰院士、王健偉教授和楊維中教授。

      這項研究采用了嚴格的多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從武漢所有13個轄區系統抽樣了100個社區,并從每個社區系統抽樣住戶,邀請住戶樣本的所有家庭成員參與采樣。所調查的均為自2019年12月1日以來在武漢居住至少14天的人員,覆蓋所有年齡段,但排除了患有嚴重疾病(如晚期癌癥或嚴重精神疾病)的個體。最終覆蓋了3556個家庭共計9542名居民的代表性樣本。

      研究人員在2020年4月14日-15日對這些居民采集靜脈血進行了免疫學檢測和相關問卷收集,并在2020年6月11日-6月13日以及2020年10月9日-12月5日期間進行了兩次采樣和隨訪。

      1.評估真實感染率

      在所有9,542名受試者中,共532人檢出新冠抗體陽性,經調整其他影響因素后,相當于武漢人群的血清陽性率為6.92%。

      數據顯示,女性的血清陽性率高于男性, 66歲以上人群的血清陽性率高于其他任何年齡段,醫護工作者的血清陽性率高于其他職業人群,過去五個月里有過醫院就診經歷的人群血清陽性率也更高。

      研究領銜作者,王辰院士表示:“評估已感染新冠病毒和產生免疫的人口比例,對于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減少大流行病再次爆發都至關重要。鑒于輕度感染者可能沒有就醫,并且可能篩查不足,實際感染病例數和所報告病例數之間可能存在較大差異,這也與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數據相仿。”

      他進一步指出,這些數據表明整個人群仍然缺乏免疫力。“即便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截至2020年4月8日確診病例超過5萬例,武漢居民的血清陽性率仍然很低,抗體陽性人群只有約40%產生了中和抗體。”

      2.評估無癥狀感染比例

      在所有532例抗體陽性受試者中,有437例(82%)無癥狀。這遠高于此前全球其他研究所報道、估計的40%-45%無癥狀感染比例。研究團隊指出,這可能是由于回憶偏倚所致,受試者是在疫情爆發5個月后自我報告癥狀;但同時,這也不太可能有太大偏差,因為疫情期間武漢采取了嚴格措施來發現病例,武漢居民也對自己的癥狀相當警覺。

      這一結果也補充了此前全球血清學研究的數據。在瑞士、西班牙、美國、冰島和荷蘭等多國開展的血清學研究都試圖確定人群真實感染率,特別是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尚不明確(全球估計范圍在6%至96%之間),因此,此類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3.揭示抗體持久性

      2020年4月的檢測中,抗體陽性受試者中,約40%(212例/532例)檢出中和抗體——具有預防未來感染的潛力。在兩次隨訪期內,中和抗體陽性比例基本穩定,2020年6月檢測結果為45%(162例/363例),2020年10月-12月檢測結果為41%(187例/454例)。其中335例抗體陽性受試者接受了全部三次血清學檢測,對這部分人的數據分析表明,無論是否出現癥狀,中和抗體水平在研究9個月內都沒有明顯降低。但整體而言,無癥狀感染人群的中和抗體水平更低。

      ▲連續接受三次血清學檢測的335例受試者的新冠抗體滴度變化,包括(A)中和抗體滴度整體變化(B,C)確診病例(紫色)、有癥狀抗體陽性者(藍色)和無癥狀感染者(綠色)中,IgG抗體和中和抗體的變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團隊表示,盡管無法明確受試者的具體感染時間和抗體產生時間,因為大多數血清陽性個體是無癥狀的,而且感染也未通過核酸檢測得到證實。但由于2020年3月中旬-2020年4月,武漢報告的新冠病例已經很少,因此預計絕大多數感染都發生在血樣采集前至少4周。

      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任麗麗研究員表示,“對于新冠病毒的免疫應答的長期持久性尚不明確。我們發現新冠抗體陽性人群比例在9個月內保持穩定,更重要的是,發現中和抗體的效價保持穩定至少9個月。”

      在《柳葉刀》同期發表的評論文章中,來自澳大利亞Doherty研究所(Doherty Institute)的感染和免疫學專家Richard Strugnell教授團隊指出,“這項研究是描述新冠感染以及我們理解大流行背景下人群免疫力的重要里程碑。針對受新冠疫情影響的重要城市武漢,這些發現為自然感染后的血清學變化帶來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凸顯了在檢測、溯源和診療資源缺乏的情況下,武漢疫情得到成功控制。”


    相關文章

    針對柯薩奇病毒A16型的中和抗體并揭示其分子機制

    2022年12月21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叢堯研究組與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黃忠研究組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線......

    沒有無癥狀感染者?張文宏回應

    據“浦東發布”10日晚發布的視頻顯示,張文宏近日到上海浦東新區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查房”“開處方”,指導新冠醫療救治工作。視頻中,張文宏對一名正在輸液的老人檢測了血氧飽和度,他指出,如果老人的發熱(......

    多地宣布無癥狀和輕癥可正常上班

    多地宣布無癥狀和輕癥可正常上班,抗原試劑一盒難求局面或將扭轉。連日以來,抗原試劑盒“一盒難求”,成為了搶手的香餑餑。受各地陸續取消核酸檢測點的影響,抗原試劑成為了居民判斷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

    鐘南山:大概率都會感染越晚變陽癥狀越輕

    鐘南山: 大概率都會感染越晚變陽癥狀越輕。鐘南山表示,奧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絕大多數可在7—10天完全恢復。 目前還沒陽性的人的生活狀態,他提到,現在有種說......

    關于無癥狀感染,你關心的都在這里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當前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實行“愿檢盡檢”為主的策略,許多無癥狀感染者不再參加核酸檢測,也無需去醫療機構就診,難以準確掌握無癥狀感染者的實際數量,從2022年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無癥狀感......

    北京新增本土“274+1164”含社會面207例

    11月21日0時至24時,新增274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164例無癥狀感染者(含12例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其中316例已通報),1219例隔離觀察人員、207例社會面篩查人員,無新增疑似病例;無新增......

    北京一日新增近千例:社會面266例2例死亡是因為……

    11月20日0時至24時,新增154例本土確診病例和808例無癥狀感染者(含11例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其中516例已通報),685例隔離觀察人員、266例社會面篩查人員,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3例境......

    本土新增2277+24547!廣州超8000例

    11月2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365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88例(廣東38例,福建15例,江蘇9例,重慶9例,上海5例,北京3例,浙江2例,四川2......

    重大突破!鼻噴式中和抗體藥實驗證明可防奧密克戎感染

    2022年9月7日,《科技日報》頭版以《鼻噴式中和抗體藥實驗證明可防奧密克戎感染》為題報道了重慶醫科大學科學家團隊攀登科研高峰、勇于擔當作為的最新抗疫科研成果。以下為全文內容鼻噴式中和抗體藥實驗證明可......

    衛健委:31省份新增本土108+827

    7月1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50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42例(廣東17例,福建6例,天津5例,北京2例,上海2例,江西2例,四川2例,遼寧1例,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