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層色譜又叫薄板層析,是色譜法中的一種,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屬固—液吸附色譜,它兼備了柱色譜和紙色譜的優點,一方面適用于少量樣品(幾到幾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離;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層板時,把吸附層加厚加大,因此,又可用來精制樣品,此法特別適用于揮發性較小或較高溫度易發生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質。此外,薄層色譜法還可用來跟蹤有機反應及進行柱色譜之前的一種“預試”。
薄層色譜(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常用TLC表示,又稱薄層層析,屬于固-液吸附色譜。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微量、快速而簡單的色譜法,它兼備了柱色譜和紙色譜的優點。一方面適用于小量樣品(幾到幾十微克,甚至0.01μg)的分離;另一方面若在制作薄層板時,把吸附層加厚,將樣品點成一條線,則可分離多達500mg的樣品。因此又可用來精制樣品。故此法特別適用于揮發性較小或在較高溫度易發生變化而不能用氣相色譜分析的物資。此外,在進行化學反應時,常利用薄層色譜觀察原料斑點的逐步消失來判斷反應是否完成。
薄層色譜是在被洗滌干凈的玻板(10×3cm左右)上均勻的涂一層吸附劑或支持劑,帶干燥、活化后將樣品溶液用管口平整的毛細管滴加于離薄層板一端約1cm處的起點線上,涼干或吹干后置薄層板于盛有展開劑的展開槽內,浸入深度為0.5cm。待展開劑前沿離頂端約1cm附近時,將色譜板取出,干燥后噴以顯色劑,或在紫外燈下顯色。
薄層色譜法,是將適宜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后,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作對比,用以進行藥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
1.儀器與材料
(1) 玻板 除另有規定外,用5cm×20cm,10cm×20cm或20cm×20cm的規格,要求光 滑、平整,洗凈后不附水珠,晾干。
(2) 固定相或載體 最常用的有硅膠G、硅膠GF<[254]> 、硅膠H、 硅膠HF<[254]>, 其次有硅藻土、硅藻土G、氧化鋁、氧化鋁G、微晶纖維素、 微晶纖維素F<[254]>等。 其顆粒大小,一般要求直徑為10~40μm。薄層涂布,一般可分無黏合劑和含黏合劑兩種; 前者系將固定相直接涂布于玻板上, 后者系在固定相中加入一定量的黏合劑,一般常用 10%~15%煅石膏(CaSO4.2H2O在140℃加熱4小時),混勻后加水適量使用,或用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0.5%~0.7%)適量調成糊狀,均勻涂布于玻板上。也有含一定固定相或緩沖液的薄層。
(3) 涂布器 應能使固定相或載體在玻板上涂成一層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勻薄層。
(4) 點樣器 同紙色譜法項下。
(5) 展開室 應使用適合薄層板大小的玻璃制薄層色譜展開缸,并有嚴密的蓋子, 除另有規定外,底部應平整光滑,應便于觀察。
2.操作方法
(1) 薄層板制備 除另有規定外,將1份固定相和3份水在研缽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去除表面的氣泡后,倒入涂布器中,在玻板上平穩地移動涂布器進行涂布(厚度為0.2~ 0.3mm),取下涂好薄層的玻板,置水平臺上于室溫下晾干,后在110℃烘30分鐘,即置 有干燥劑的干燥箱中備用。使用前檢查其均勻度(可通過透射光和反射光檢視)。
(2) 點樣 除另有規定外,用點樣器點樣于薄層板上,一般為圓點,點樣基線距底 邊2.0cm,樣點直徑及點間距離同紙色譜法,點間距離可視斑點擴散情況以不影響檢出為 宜。點樣時必須注意勿損傷薄層表面。
(3) 展開 展開缸如需預先用展開劑飽和,可在缸中加入足夠量的展開劑,并在壁 上貼二條與缸一樣高、寬的濾紙條,一端浸入展開劑中,密封缸頂的蓋,使系統平衡或 按正文規定操作。 將點好樣品的薄層板放入展開缸的展開劑中,浸入展開劑的深度為距薄層板底邊0.5 ~1.0cm(切勿將樣點浸入展開劑中),密封缸蓋,待展開至規定距離(一般為10~15cm), 取出薄層板,晾干,按各品種項下的規定檢測。
(4) 如需用薄層掃描儀對色譜斑點作掃描檢出,或直接在薄層上對色譜斑點作掃描 定量,則可用薄層掃描法。 薄層掃描的方法,除另有規定外,可根據各種薄層掃描儀的結構特點及使用說明, 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吸收法或熒光法,用雙波長或單波長掃描。由于影響薄層掃描結果 的因素很多,故應在保證供試品的斑點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呈線性的情況下,將供試品與 對照品在同一塊薄層上展開后掃描,進行比較并計算定量,以減少誤差。各種供試品, 只有得到分離度和重現性好的薄層色譜,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