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4-23 13:58 原文鏈接: 清華大學,成立“集成電路學院”!

      4月22日,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成立。這是清華大學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家關鍵領域,推動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科發展,加快培養集成電路緊缺高層次人才的重要舉措。

      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將由原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與電子工程系共建,發揮清華大學多學科優勢,探索“1+N”聯合機制,與相關院系成立交叉研究中心,實現完整覆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人才培養和科研攻關。清華集成電路學院首任院長由清華教授吳華強擔任。在師資團隊方面,將通過兼聘、雙聘等靈活務實的用人機制,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同時,學院將與產業鏈各個領域的頭部企業進行全方位產教融合,面向產業最先進技術和最迫切需求,開展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學研究。在人才培養方面,集成電路學院將招收本科生、專業型碩士生、學術型博士生以及專項博士生等不同層次和類別的學生。本科生培養將采用大類培養和書院培養模式,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將以高層次創新人才為主。據了解,自1956年設立半導體專業,清華大學在集成電路領域迄今已培養本科生4000人以上,碩士生3000人以上,博士生500人以上。2016至2020年,超過七成的畢業生進入集成電路產業和科研一線。2020年10月,清華大學在全國率先通過設立集成電路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點。2021年4月,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國家關鍵領域,加快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科的發展,經清華大學第十四屆黨委第一百五十八次常委會會議討論通過,決定成立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將布局納電子科學、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與EDA、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集成電路器件與制造工藝、MEMS與微系統、封裝與系統集成、集成電路專用裝備、集成電路專用材料等研究方向,致力于在破解當前“卡脖子”難題的同時讓未來不再被“卡脖子”。

      吳華強,教授,清華大學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主任、微電子學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微納加工中心主任,北京市未來芯片技術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200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獲得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學士學位(雙學位)。200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獲工學博士學位。隨后先后在美國Spansion公司和美國Primet Precision Materials公司分別高級工程師和技術主管。2009年,加入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吳華強教授長期從事新型存儲器及基于新型器件的類腦計算研究,涵蓋了從器件、工藝集成、架構、算法、芯片以及系統等多個層次,先后承擔863國家重大項目、973國家重大項目、軍委科技委基礎加強項目、軍委科創新特區項目、裝發預研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在Natur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Electronics, Nano Letters, Advanced Materials等學術期刊以及IEDM、VLSI、ISSCC等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美國授權發明ZL21項,中國授權發明ZL32項。已有4項ZL轉讓給北京新憶科技有限公司,10項ZL轉讓給廈門半導體工業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實現了阻變存儲器技術的產業化。2019年獲科學探索獎,2020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相關文章

    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團隊:揭示基因信息如何利用細胞形成組織空間形態

    近日,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可以利用單細胞轉錄組數據重構細胞的空間組織。研究表明,這種名為DeNovoCoalescentEmb......

    清華李景虹院士與精儀系合作發《Science》:納米精度普適3D打印法

    9月29日,清華大學化學系李景虹教授、張昊副教授,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孫洪波教授、林琳涵副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在全球頂級科研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3Dprintingofinorgani......

    清華大學主辦國際期刊《碳未來》創刊

    2023年9月17日,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碳未來》(CarbonFuture,ISSN:2960-0561)在太原舉辦創刊儀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徐春明教授,《碳未來》主編、......

    事關二氧化碳排放量!清華大學最新Nature

    2019年,高能耗的鋼鐵工業貢獻了全球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約25%,其對減緩氣候變化至關重要。盡管在國家和全球兩級討論了脫碳潛力,但特定于工廠的緩解潛力和技術驅動的途徑仍不清楚,這累積起來決定了全球鋼......

    廣大聯合清華編制《碳中和高校規劃設計規范》

    近日,由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牽頭編制的《碳中和校園規劃設計規范》在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通過專家評審啟動。據悉,《碳中和校園規劃設計規范》的編制將為全國低碳校園高質量發展建立起一......

    清華大學再添一級學科博士點

    清華新聞網8月24日電8月17日,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23年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王希勤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姜培學,副校長、醫學培養......

    清華大學再添一級學科博士點

    清華新聞網8月24日電 8月17日,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23年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王希勤主持會議并講話。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姜培學,副校......

    清華大學王希勤校長: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邀請信

    清華大學王希勤校長清華歡迎你,新征程上的筑夢人——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邀請信清華大學校長 王希勤親愛的考生朋友們:你們剛剛經過了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高考,我衷心祝福你們取得好成績,祝賀......

    聚焦綠色發展,清華大學成立新書院

    6月5日,清華大學秀鐘書院成立儀式暨書院院長聘任儀式在該校舉行。據悉,秀鐘書院取名來自清華大學校歌“水木清華眾秀鐘”,立意“鐘靈毓秀,水木雋永”,蘊含著“匯聚各方資源,培育致力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

    清華大學最新天文觀測成果,揭示星系形成演化

    5月5日,清華大學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由清華大學天文系牽頭的國際團隊通過全波段數據,直接探測到早期宇宙中星系周圍氣體進入星系的詳細過程,證實了重元素豐度較高的“循環內流”是驅動星系恒星形成的關鍵,為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