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宮頸糜爛是宮頸癌的先兆嗎?
A:宮頸炎是指在宮頸區域發生的炎癥,分成急性和慢性兩大類。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醫學上按宮頸糜爛面積的大小劃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3種。當發現患有宮頸重度糜爛時,要及時、徹底治療。因為宮頸糜爛常常合并HPV感染,所以,它是引起宮頸癌的可疑信號之一,千萬不能忽視。
Q:宮頸癌為什么容易被忽視?
A:除了疏于婦科檢查之外,因為宮頸癌前病變并沒有很明顯的癥狀,或者和慢性宮頸炎的癥狀相似。在檢查時,與一般的宮頸糜爛非常難以區分。即使發現問題,也容易被當作一般的宮頸疾病對待。等到癥狀出現時,多半已經轉為癌癥了。
宮頸癌VS生育
還記得2002年年底,電影演員李媛媛因患宮頸癌不幸去世引發了全國大批女性爭相做宮頸癌篩查的現象。她是在懷孕期間被診斷出宮頸癌的,而且她對的是生下寶寶,還是保全自己的痛苦抉擇。要想避免生命的發生,那么:
*懷孕前一定先做全面婦科檢查(絕不能省略宮頸癌篩查)
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在早期時不會影響懷孕,即使有陰道出血的癥狀,也往往會被誤認為是先兆流產的現象而被忽視。有些女性在懷孕前就已經有癌變,只是當時沒有進行檢查或是沒有檢查出來。因此,女性在準備懷孕2到3月前,一定要做全面的婦科檢查。
*懷孕會導致宮頸癌變加速、惡化:
經醫學研究表明,懷孕后身體的抵抗力會有所下降,再加上雌激素、孕激素分泌的改變會使癌變加速、惡化,等生下孩子以后再治療就晚了。所以,一旦發現了病變,醫生會根據孕婦的年齡、病變程度、對生育的要求等進行綜合考慮,制定解決方案。必要時以保護母體為原則,終止妊娠。
*患了宮頸癌并不意味著絕對不能保留生育能力:
這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如果是宮頸癌前病變,治療基本上都能在門診進行,不需要住院。現在的治療方法很多,比如激光、冷凍,LEEP(一種電動手術刀,用來切除宮頸病變區域部分)手術等。如果是原位癌,可以采用錐形切除手術治療,手術后3到4天就可以出院了。這樣就能夠保留生育能力。
如果病情發展到了侵潤癌,那就不得不采用子宮全切除術,配合放療、化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就無法保留生育能力了。
Q:宮頸癌會遺傳嗎?
A:宮頸癌的遺傳性不是很明,一般情況下,宮頸癌跟以下一些因素有關,比如早婚、早育、多產、衛生習慣不良及HPV感染等。
Q:流產是否容易誘發宮頸癌?
A:有一些關系,特別是人工流產,對子宮有很大的局部刺激,肯定有不良反應。不過,人工流產和宮頸癌沒有必然的聯系,不是這種癌癥的直接誘因。
明明白白做宮頸癌篩查
擔心身體是否異常已經夠讓人煩心了,糊里糊涂的檢查過程想起來就讓人生畏,醫生口中蹦出的一連串聽不清楚的醫學術語,還有看不懂的化驗單……難怪很多女性總是對婦科檢查抱著能躲就躲的態度呢。
別擔心,讓我們告訴你宮頸癌篩查是如何進行操作的,讓你做好心理準備,對婦科檢查不再懼怕。
1.傳統的巴氏涂片5級分級檢測系統(簡稱PAP涂片)
大家肯定還記得,以前曾經介紹過這種檢驗方法,PAP的稱謂來自于發明這種方法的希臘醫生名字的前3個字母。
方法:婦科醫生用一個軟木刮板,在宮頸處輕輕刮取采集宮頸脫落的細胞,然后涂抹在醫用玻璃片上,由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檢驗結果分為1、2、3、4、5個“級”,級別越高,患宮頸癌的可能性越大。
缺點:誤診、漏診率較高。因為醫學專家發現,用“級”來表示細胞改變的程度容易造成假象,好像每個級別之間有著嚴格的區別似的。這樣會使醫生僅僅根據級別的特定范圍來進行治療。實際上,各個“級”之間的區別并沒有一個嚴格的客觀標準。
提醒:現在,大中型城市的醫院已經基本上不再使用傳統巴氏涂片檢驗方法。
2、電腦輔助宮頸細胞學檢測系統(簡稱CCT)
是目前大中型醫院普遍采用的篩查手段,引入計算機技術,是對傳統巴氏涂片的改進,
方法:采集細胞樣本的步驟和巴氏涂片的方法一樣,不同的是涂片被送到檢測中心,在顯微鏡下,用計算機自動掃貓、存儲,識別出可疑細胞。
提醒:醫生可能會籠統地說:“做一下PAP涂片檢查吧”,最好問清楚到底是“巴氏”還是CCT。
3、膜式液基超薄細胞學檢測系統(簡稱TCT)
利用“細胞保存液”來分離出被采集樣本中的雜質,形成清晰的細胞涂片,更加提高了篩查的準確性。
提醒:CCT和TCT只是采樣方法不同,費用有所不同,是“PAP涂片”篩查的2種改進新方法。
4、HPV-DNA病毒學檢測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為增加篩查的精確性為增加篩查的精確性,已經采用TCT+HPV聯合手段進行篩查。
方法:和CCT、TCT采集細胞樣本的步驟一樣,不同的是采集后的細胞樣本被分成2部分,一個用于檢測可疑細胞,一個用特殊儀器檢測是否有HPV感染。
提醒: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個別醫院有這種聯合檢查,但尚未普及。
5、陰道鏡指導下的定位“活檢”(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
經CCT或者TCT檢查發現可疑細胞后,醫生需要做病理切片以進行確診,已經不屬于“篩查”的范圍了。
方法:醫生通過陰道鏡的放大功能觀察宮頸表面血管上皮的形態結構,能迅速發現肉眼看不見的病變。并能在陰道鏡的協助下,用細小的“宮頸活檢鉗子”和“宮頸管刮勺”從宮頸上夾取幾塊組織,分別裝在小瓶子里進行病理切片檢查。
提醒:根據病理切片的結果,醫生可能會要求再次進行“活檢”,以確保精確。
Q:做上述這些體檢的費用大概是所少?
A:檢查價格因地區、醫院性質和使用儀器的不同而不同,大致的參考價格如下:
CCT:100元
TCT:150元
TCT+HPV:400元左右
活檢:?
Q:萬一被確診為宮頸癌,醫生還會做哪些檢查?
A:確診后,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做胸部X射線檢查、淋巴造影、膀胱鏡、直腸鏡檢查等,以確定宮頸癌的分期,然后施以不同的治療方案。
要注意宮頸涂片細胞學檢查時的“級”和宮頸癌的“期”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診斷是否患有宮頸癌,后者則是已經確診后為制定不同治療方法而做的。
0期--癌細胞的侵害僅限于宮頸上皮內。
I期--癌細胞的侵害限于宮頸內。
II期--癌細胞已經超出宮頸,但還沒有擴散到盆腔壁,也沒有央及陰道的下三分之一。
III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盆腔壁,并央及陰道下三分之一。
IV期--代表癌細胞的傳播已經超出骨盆、或侵犯膀胱或直腸粘膜。
婦科醫生鄭重提醒:
1、盡管各個國家的婦產科學會的建議不同,但總的來說,
1)過早有性生活的女性。
2)即使沒有性生活,但年齡超過21歲的女性。
3)只要保持有性生活的女性,特別是年齡過了30歲以后的女性
4)性伴侶超過1個的女性
5)配偶有其他性伴侶的女性
6)吸煙的女性
都應該每年做宮頸癌篩查。
2、不要在月經期間做篩查,還要注意在檢查前3天內不要沖洗陰道、或使用陰道內藥物。另外,24小時內不要有性生活,以免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提醒大家:
1、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成宮頸癌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所以,對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減少宮頸癌發病率的關鍵。
2、如果發現自己近來白帶異常、陰道不規則出血、或者性行為出血,應盡快到醫院做篩查,不要因為工作忙、沒有疼痛感、或者沒有不良性行為就放松警惕。
有必要補習一下巴氏染色法,以免失傳了
傳統的手工方法(巴氏涂片)由希臘醫生Papanicolaou(巴氏)發明,于20世紀40年代開始用于宮頸癌篩查。因其方法簡便,患者無痛苦,且成本較低,非常適合大范圍人群的普查,至今沿用了近半個世紀,有些地方仍然在使用。
(1) 檢查方法
最常用于細胞學檢查的方法是巴氏涂片法。女性患者取外陰和/或陰道分泌物,男性患者多采用病灶刮片或用生理鹽水磨擦病灶涂片、尿道口印片,以獲取脫落的上皮細胞,然后待干,經巴氏染色后進行細胞學檢查。
巴氏染色法:
1、 涂片固定
2、 水洗
3、 蘇木素染色2-5分鐘
4、 水洗
5、 分A
6、 水洗,藍化;
7、 80%酒精脫水
8、 95%酒精脫水
9、 桔黃G6染30秒^,.
10、95%酒精迅速洗滌二、三次
11、在EA36中染2-3分鐘,至胞漿著色鮮艷為止
12、95%酒精迅速洗滌二、三次,洗去多余的顏色
13、無水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樹膠封固。
桔黃G6: 桔黃G 0.5克溶于5 ml 蒸餾水中,加入純酒精100 ml,然后加磷鎢酸0.015克,用時過濾。
EA36 : 是三種染料配合而成。(不可多配,不能久置)
淡綠: 0.5克加入95%酒精500 ml
俾士麥棕: 0.5克加入95%酒精100 ml
醇溶性依紅:2.5克加入95%酒精500 ml
三種染料不易溶解(久置也會出現沉淀),需水浴加熱溶解。也可用先溶于5 ml 蒸餾水中,再加入95 ml的無水酒精。
配制方法:
淡綠液: 45 ml
俾士麥棕液: 10 ml
醇溶性依紅液: 45 ml
混合后加磷鎢酸0.2克,再加碳酸鋰飽和溶液一滴。
(2) 結果判斷
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凹空細胞(見組織病理檢查中)。若見到凹空細胞則為陽性。除凹空細胞外,還可見到病毒包涵體和角化不良細胞。病毒包涵體特征為在脫落的上皮細胞核內或核旁胞漿內可見圓形、橢圓形大小不等均質紅染質塊。角化不良細胞特征為細胞深伊紅染色,核小而濃染。
(3) 臨床評價
細胞檢查找到凹空細胞對診斷尖銳濕疣有重要意義。有報道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的特異性達90%,但其敏感性差,對HPV感染者只有15%~50%為陽性。盡管凹空細胞出現在有HPV生殖道感染中具有診斷意義,但有許多HPV感染的組織、特別是哪些HPV潛伏感染的組織不出現凹空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