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消化道出狀況的時候,一旦去醫院,大便常規成了必不可少的檢查。
你以為做個大便常規就是隨便取點寶寶便便那么簡單?告訴你,一半人的大便常規標本都不合格!這里面需要注意的事情可多著呢!
趕緊學習起來吧!不要再帶寶寶做無效的檢查啦!
震驚!
你平時帶寶寶化驗大便可能用的都是錯誤的方法!一半標本都不合格!
寶寶到醫院經常被要求化驗便便。小羽在值班過程中發現,很多家長并不是特別了解化驗大便常規的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據小羽自己目測、心算、不完全統計,大約50%的家長初次送檢的標本都是不合格的!如果不給化驗,家長覺得寶寶留一次便便很不容易;化驗了又影響結果,可能影響醫生的診斷和后續治療,這讓我們很是無奈。
今天咱們就仔細說說化驗便便最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Question 1
什么情況下需要做大便常規?
主要是查什么?
答:大便常規是三大常規之一,主要反映消化系統的一系列疾病。針對寶寶,簡單來說假如出現拉肚子或者疑似腹痛的癥狀,大便常規可以用來查找病因。檢驗大便常規,醫生可以通過便便的顏色、形狀以及在顯微鏡下是否能查見紅細胞、白細胞、脂肪顆粒、蟲卵甚至成蟲,從而對寶寶的疾病做出診斷。
Question 2
標本怎么留?
答:很多家長認為,直接從寶貝的尿不濕上取便便標本是最容易的辦法,但是,這是萬萬不可的!所有吸水性的東西都會迅速破壞便便中有意義的細胞有型成分,使得結果出現假陰性,影響寶寶的診斷。同理,衛生紙、尿布、棉簽這類東東都不能接觸準備送檢的便便!
可不可以先留到廁所或者便盆里再挑到盒子里?不可以!廁所以及便盆里有許多肉眼不可見的真菌,會造成誤診。
可不可以留在洗干凈的食品盒或者藥瓶里?不可以!您認為的干凈和顯微鏡下的干凈不是一個意思。各種殘留的結晶成分都會干擾檢查結果。
那怎么辦?
小羽個人認為最簡單的方法是:
“可以先留到干凈的一次性保鮮膜或保鮮袋里,如果醫院提供了專門取便的器皿,可以用棉簽上端的木棍(不是棉花那頭),或者其它潔凈光滑不吸水的勺子、棍子、牙簽等等挑入取便器;如果沒有提供取便盒,也可以直接用保鮮膜包著拿去檢驗科。
Question 3
需要多少量的便便才夠化驗?
小羽曾經遇到過家長拿著一丟丟肉眼都不容易輕易發現的便便來化驗,也遇見過拿著滿滿的巨大的一盒便便來的(請各位自行腦補畫面!)。其實一般的大便常規需要大約蠶豆大小的便便就夠了。量過少無法進行準確的檢驗,當然量過多也沒什么不行,但實在也是沒必要……-_- #
Question 4
應該挑取什么樣的標本?
簡單來說,就是挑取您認為最不正常的部分。比如有疑似血的部分、有黏液的、有膿的、疑似蟲的等等。應注意千萬不要將寶寶的尿液混入便便標本!
Question 5
寶貝在家留好,
家長送到醫院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是一定要按照上面說的方法留取合格的標本,并于一個小時之內化驗完畢就可以。
Question 6
寶寶拉不出來,
用點開塞露可以嗎?
絕對不可以。開塞露里大量的油脂成分嚴重干擾實驗的結果,無法判斷顯微鏡下看到的脂肪滴成分是來源于便便還是來源于開塞露,可能影響醫生的診斷。
Question 7
如果有問題,
大便常規一定能查出問題嗎?
一次的大便常規并不一定能查出病因,跟挑取部分的標本有關,跟寶寶的病情發展有關,跟醫生的識別能力也有關。當結果與癥狀不符時,也可以重復送檢。
現在醫院的除了大便常規之外,還有大便潛血、大便轉鐵蛋白、大便輪狀病毒等等其它項目,這些都是為了更準確更具針對性的對便便進行檢測,總體的標本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項都跟小羽之前說的基本一致。
有關便便的問題就暫時說到這,具體的一些問題還是應該在就診時聽取醫生意見。
【延伸閱讀】
媽媽:為什么要做糞便檢測呢?
主任:做糞便檢測,是為了了解消化道有無炎癥、出血、寄生蟲感染、惡性腫瘤等情況;根據糞便的性狀、組成、間接地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系統的功能狀況;了解腸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檢查糞便中有無致病菌以協助診斷腸道傳染病。因此,標本的正確采集和送檢就顯得很重要了。
媽媽:做糞便化驗的標本我們應該如何取呢?
邊主任:糞便化驗應該注意裝糞便的容器、采便量、送來化驗的時間等方面。
1、選擇干凈、干燥的容器
應該采取新鮮糞便,裝在潔凈、干燥無吸水性的有蓋容器(或塑料袋)內,糞便不能混進尿液或水。
因為糞便里可能含有診斷意義的紅細胞、白細胞,如果由于內外滲透壓不同及其他原因,使這些細胞破碎了,就會造成化驗假陰性的結果,誤導醫生的診斷,造成病情延誤,或者加重。
2、拇指大小的糞便量:
采集標本時建議用干凈竹簽選取含有粘液、膿血等的糞便;大概的量為大拇指末段大小(約5g),如果你只取了正常部位的糞便,檢驗人員就會看到正常的鏡下結果,只有得到陽性標本我們才能得出陽性的檢驗結果,從而為醫生提供準確結果
3、一小時內的糞便:
標本采集后一般應于一小時內送檢,時間過過長可能因為糞便的酸堿度及糞便里含有的消化酶等影響導致有形成分破壞分解,出現假陰性結果。
聽了主任上述的講解,家長們是不是終于知道孩子尿不濕上的糞便為什么不能拿來化驗了吧,原來取個孩子的糞便標本也有這么多的學問啊。
下列糞便檢驗注意事項:
1、糞便隱血試驗:做糞便隱血試驗,建議應連續檢查三天,選取外表及內層糞便,及時進行檢查,以免因長時間放置使隱血反應的敏感度降低。但是如果你有服用鐵劑或者維生素C等特殊藥物或食用動物血以后的時候,要提前告知下檢驗者,及時溝通病情。
2、糞便細菌檢驗:糞便細菌檢驗,應用無菌操作收集,及時送檢。
3、糞便病毒抗原檢測:做糞便病毒抗原檢測的標本送檢條件可適當放寬,該檢驗不受細胞破壞的影響。
邊主任提醒:對于排不出糞便而又必須檢查時,醫生會采取經肛門采集標本,這種標本也要及時送檢。
小貼士
兒童醫院可以進行腸道病毒抗原的檢測,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諾如病毒、星狀病毒。根據多年的臨床統計和調查,有些寶寶的腹瀉不都是因為消化不良,或者細菌感染引起的,還會有一些病毒在作怪。因此,腸道病毒抗原的檢測,能夠了解導致腹瀉的原因對癥下藥。總之標本留取直接影響檢驗結果,從而影響醫生的診斷。因此寶寶的健康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